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的工资:年薪,月薪,年终奖,福利待遇,辞职,你懂多少?

内容摘要:无论是已经工作的,还是即将要工作的,最关心的莫过于“工资”二字了。月薪是多少?年薪是多少?福利待遇如何?有没有五险一金?给不给解决户口?挣得钱能不能养活自己?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古人的工资


那么在古代,古人的工资待遇是怎样的呢?

首先从年薪说起

我们现在实行的年薪制,通常是对高工资的白领级别而言。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当官的,到打长工的,主体实行的都是“年薪制”,以现代的年薪制概念来理解,那时的中国人,都是白领。实际不然,年薪也分三六九等。古时的“年薪”,并没有现代工资的概念,民间多叫“工钱”,官方称“年俸”。俸,当然是指俸禄,是官宦之人才能享受的,普通人叫口粮,或工钱。中国古代的“年薪制”,是真正的年薪制,要到年底才发,按年结算。给地主老财家打长工的无地农民,也是这样,要到过年时,才能领到一年全部的劳动报酬。如果家中实在急需,手头实在拮据,或是闹钱荒怎么办?答案就是:可以“支”,即临时借点用用,到年底一并抵扣。


那么,年薪发的是什么呢?

古人的工资

古代所发的年薪,并非今天花花绿绿的钞票,也不是黄金白银,而是实物工资。一般发的都是粟、谷这类粮食,虽然也有发金银的现象,但是很少。那时拿工资叫“吃皇粮”,“皇粮”一词的产生,便缘于工资发粮食的缘故。据史书记载,一直到东汉刘隆当皇帝的延平年(公元106年),才有“红头文件”形式的工资改革:发工资时,可以发现金,但还不是全发钱,而是一半发货币工资,一半发实物工资,即所谓“半谷半钱”。这笔钱,叫“月钱”,是在年薪的基础上,对工资发放方式的一种变通。到了唐代,中国的工资改革,才出现全部用货币来发工资的形式,但大多数的单位和部门,仍**惯发实物工资,当时的说法叫“职田年米”。一直到明代中期,实物工资才渐渐退为次,货币工资成为重要的选择,受到工薪阶层的欢迎。当时有的部门有时候发金子,但绝大多数,是用银子来支付,称为“月费”,后来改称“柴薪银”。现代的“薪金”、“薪水”等名词,都是由此而来。明代仍以“年薪制”为主。


除了“年薪制”,中国古代也有“月薪制”。“月薪制”的真正出现,始于南朝宋。

南朝宋虽然是个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但在布衣开国皇帝刘裕的领导下,做了不少有利于本国人民的事。刘裕三儿子刘义隆即位后(宋文帝),继承和推进了一套改革,连老百姓欠官府的税租债款也不要了,一笔勾销,即免去“通租宿债”,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因其年号叫元嘉,史称“元嘉之治”。刘义隆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按月分俸”,这是现代“月薪制”的雏形,对中国工薪阶层影响巨大。


有了年薪,有了月薪,那么古代的年终奖是什么样的呢?

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年终奖了。每年的腊月,皇帝就会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那时称为“腊赐”。

具体赏赐些什么呢?

以大将军的年终奖为例:钱20万;牛肉200斤(汉朝的一斤约等于我们现在的半斤);粳米(大米的一种)200斛(约等于我们现在12000斤);据说,当时大将军的月工资才17500钱。也就是说,这年终奖快抵得上一年的工资了。当然,这是顶级官员的工资,普通的“公务员”的工资就很低了,补贴也很少,甚至没有。月工资也低,只有1000钱左右,快接近高级官员的二十分之一了。所以要想赚钱,只能拼命往上爬,争取当个大官。


那么,哪个朝代的工资最高呢?

古代钱币

毋庸置疑,当然是宋朝。在我们的印象中,宋朝一直是“积贫积弱”的一个朝代,成天被人欺负,这完全是误解!撇除文化和科技上的成就不说,就经济而言,宋朝绝对是整个封建时期最富有的一个朝代。宋朝百官的俸禄是历朝历代中最为优厚的,月薪具体不说,因为各个朝代衡量的标准不一样。不过,比较而言,宋朝官员的月薪是汉代的10倍,是清代的2.6倍。他们的工资构成除了俸钱以外,还有禄米、绫、罗、绵等。此外,还有各种福利补贴,如:茶酒钱、厨料钱、薪炭钱、马料钱等。就连官员家中供使唤的仆人的工资都由政府“埋单”。

其实,宋朝的皇帝是很穷的,他们倡导节俭,但在自己下属的身上算得上是舍得花钱的。据说,包拯的年薪都达上千万了。不过,此种说法可能略有浮夸,但可以说明的是,宋朝的大小官员待遇还是和不错的。所以,如果哪天你能够穿越,宋朝绝对是首选,尤其是包拯所在的仁宗时期。不仅吃喝玩乐花样多,科举制度也比较公平和完善。尤其是宋朝重文轻武,皇帝对文人还算不错,至少你不用担心犯了大错就会被立刻处死,一般会把你贬官,当然,也有一贬再贬,直到把你贬死的例子。但只要不被贬死,就还有回京夺取政权的机会,比如最著名的宋代“蔡京”。


古代辞职一般选择什么时候?

“年薪”与“月薪”仅一字之差,但可以解决好多因薪水发放引发的矛盾。如果辞职、升迁等,年薪制便是个麻烦,很可能一年的工资都要泡汤。月薪相对就好办多了,月结月清,清了走人,给劳动者带来了便利(现代还有“日薪制”,干一天活拿一天的钱,当天结算,这更灵活了)。


为了解决“年薪制”带来的问题,完善工资制度,各个朝代也会结合本朝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工资改革。如在辞职和跳槽的时间上,都会作出明确的规定。南朝刘宋以前,辞职者结算工资的时间,一般以“芒种”为标准,相当于现在每年的6月5日、6月6日前后。如果在芒种前辞职,则其一年的工资(俸禄)悉归后任和替岗者。(工资泡汤了)到了唐代,结算时间固定在每年的农历5月5日。即在5月5日以前上岗的,可领全年工资(职田米),否则便不可以。这样,会算账的,便会赶在这日前,辞去旧职,去新单位报到。

辞职

据此可以看出,古人辞职最划算的时间,在年中,而不是在现在流行的年底。当然,具体什么时候辞职可以拿到全年工资,在中国古代,会因行政区和地域的不同,而有别。但是,虽然对辞职员工有明确的工资结算时间,辞职现象在中国古代,并没有现在这么流行和常见。大多数员工根本就不会辞职,有岗位的,就是“官家人”、“吃皇粮的”,那是一种身份和荣耀,能忍“十年寒窗苦”,图的就是“有朝一日吃皇粮”,谁舍得下岗?除非逼迫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辞职决不选择年底
为什么我们一到年底就想要年终奖?| 壹读百科
千年就职秘密年底辞职等于白干半年
古代什么月份辞职最划算
月薪45K,年薪200多万,华为的工资是行业平均水准吗?
北宋官员的福利待遇有多好,生活支出几乎官府全包,佣人钱都不用自己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