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同阳高县地名由来

阳高县是山西省大同市下辖县,其名字很霸气,阳高阳高,艳阳高照。但是阳高县的地名具体是怎么来的呢?

据历史考证,阳高县最早有人居住为新石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渐强,武灵王时向北攻占地盘,击败林胡、娄烦。在阳高设置行政区划,名为高柳,归属代郡管辖,此时的县名与阳高县还没有直接关系。


西汉是,在高柳县置西部都尉治,归属代郡管辖。北魏属畿内之地,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高柳、安阳(今阳原县南)二县的管辖范畴。高柳和安阳两县,注意了,这两个县名字中出现了阳高二字。

唐太宗建守捉城,就是现在的阳高县的雏形,隶属于河东道蔚州。辽置长青县,县址在今大白登附近。属西京道大同府。金初仍置长青县,后改名白登县,属西京路大同府。元朝时仍然称白登县,属中书省河东山西宣慰司大同路。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三十一年(1398年)在今址筑城,因城在洋河之畔而谐名阳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卫同治,又置阳和通判。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高山合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为县,为阳高县名之始。 

阳高县境内有诸多风景名胜,列举以下4处:

龙混山:海拔1577米,是采凉山的支脉。半山腰上的摩崖石上书写着“壮观”二字。此处“壮观”落款日期则是“大明万历二十五年”。

云林寺:县城内西隅的云林寺,明建的大雄宝殿及雕梁壁画。

古城墓群:县城东南30公里的古城墓群,为汉代墓群遗址。

守口堡:为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今城堡已毁。长城由守口堡至镇宏堡,人为破坏较少,地势稍有起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县名解析: 大同阳高县县名来历
民国初年的雁北地区,城市人口不足七万人,其中一县城仅仅六百人
山西大同:十五张民国时期的老照片,看七十多年前的阳高城
何处寻觅“参合陂”
阳高长城-景彦斌
《水经注》里的雁门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