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省的两个千年古县,名字很多人读错了!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古称河东,省会太原市。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其中,就隰县和沁县这两个县,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对于隰县、沁县这两个县的名字,非常容易被读错,对此,你能读对吗?

首先,就隰县的“隰”,不仅一读就错,而且不容易写对,这个字的正确读音为(xí),指低湿的地方。出自《国风·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就隰县来说,隶属于山西省地级临汾市。在地理位置上,隰县东临汾西,西连永和,南与蒲县、大宁接壤,北与石楼、交口毗邻,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52公里,总面积1415.3平方公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该地区在汉朝时期属蒲子县。

隋唐这一历史阶段,今隰县一带属隰州这一建制。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南隰州,天德三年(1151年)复为隰州。元朝时期,隰州隶属于山西省晋宁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该地区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隰州。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直隶州,隰州直属于山西省。1912年,改隰州为隰县隰县,属河东道,后直属于山西省。1970年,隰县属临汾地区。2000年至今,隰县属地级临汾市。如今,隰县总面积达1415.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2万人。

再者,就沁县的“沁”字,正确读音为(qìn)。沁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部。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市的平遥县接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该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期,于今县城南20千米古城村设立铜眧县。北魏徙治今县城西南20千米故县镇,改属乡郡。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铜眧县先后属沁州、潞州。唐朝这一历史阶段,将铜眧县徙今治。

最后,元朝建立后,铜眧县属沁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铜眧县废入沁州,升直隶州。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沁州直属于山西省。清朝灭亡后,沁州降为沁县。1958年,沁县与襄垣县合并为襄沁县。不久沁源县并入,称沁县。1959年,恢复这三个县原来的建制。1985年至今,沁县属山西省地级长治市。沁县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如今,该县总人口约为19万人。

文/情怀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西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名字很多人读错了!
长治历史
长治地区的“故县”现象
山西两个县与河南一个县级市 都因一条河流而得名
2017年12月30日-三聚环保携手多县人民政府开启生态农业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这9个山西地名,你一开口就会读错,不信你试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