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用5招提升孩子的逆商,走出“心理舒适圈”,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逆商是什么?它是指孩子在面对逆境时的反应,以及摆脱和超越困难的能力。拥有高逆商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出息!

朋友文文家的孩子,最近遇上了难事儿,在家生气,三天不吃不喝,妈妈愁的不行,问我到底该咋办?

后来了解到,孩子之所以“绝食”,是因为班里举办的打扫卫生活动,老师最后表扬,把他落下了。看着其他孩子都获得了表扬,却漏下了自己,孩子回到家就反锁门,谁也不理,也不吃饭,也不上学。

后来,还是家长出面,请老师上门道歉,这才把事情解决了。老师非常后怕,胆战心惊的说:“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就连说几句也不行。老师说错了话,还要赔礼道歉,真的太难做了!”

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孩子,是不是也头疼?育儿专家认为,这类孩子就是逆商低,面对困难、困境,不知道怎么处理,除了哭闹,还有的自杀了、跳楼了,不具备一点抗挫折能力,急需提升逆商。

是啊,现在的应试教育中,更多的家长把重心放在,如何帮孩子考出好成绩,如何考上名牌大学,恰恰忽略了逆商的培养。分享儿童逆商5步法,打破“玻璃心”,助力孩子更优秀

1、培养独立性

从吃饭、穿衣这样的小事情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会做,都是要在不断的尝试和反复中学会的,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他才能慢慢成长。

2、不轻易满足要求

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毕竟,现在条件好了,也不缺什么,买得起。但事实上,太轻易得到,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来之不易,更不懂得珍惜。尤其是一些价格昂贵的玩具,尽量少给孩子买。

经常满足孩子的要求,偶尔做不到,他还会怪你,为什么不给他买?不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也是为了提升抗挫能力。

3、再试一试

当孩子做一件事失败了,可以鼓励他再试一试。当然,这要在安抚孩子的情绪之后,再进行。

比如,搭积木一次没成功,可以鼓励孩子再次尝试。如果确实困难,孩子尝试了两次以后,还是没办法做到,父母就要及时给予帮助,带孩子一起努力,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不频繁的夸赞

夸赞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都能频繁的夸赞,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对自己有不清晰的定位。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一遇到挫折,可能就接受不了。有些成绩很好的孩子,一次考试失败,就情绪崩溃,也是这个原因。

5、教孩子战胜困难

我们所说的培养逆商,并不是让孩子一直受挫,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下去,太多的挫折,会把孩子的自信心打消掉,这是非常不提倡的。

所以,要正确培养孩子不怕困难,直面困难的勇气,教孩子如何战胜困难,引导他面对挫折。

在这方面,有位学霸妈妈做的很不错。她的孩子起初也是很怕困难,遇到一点事情,就哭鼻子,不敢也不愿意尝试。

后来,学霸妈妈带着孩子阅读《儿童逆商养成绘本》,帮孩子逐渐增强了逆商能力。现在孩子面对困难,已经很从容了,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击败他,在班上的好朋友也越来越多,很多小朋友喜欢找他帮忙,出主意。

一套书有这么神奇?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翻看了一下学霸妈妈推荐的这套书,我发现真不错,儿子也在我旁边,看的津津有味。

这套书的画面丰富,都是小朋友的形象,遇到事情了,怎么处理,展示的很详细,孩子很有代入感,一下子就走进去了。

学霸妈妈说,这套书能帮孩子认识挫折、战胜挫折,书中涵盖了12个主题,都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胆子小、被嘲笑了、比赛输了、被孤立了等等。

学校里、家庭中以及孩子社交可能会遇到的方方面面,应该如何处理,怎么面对,每个章节都有详细的讲述。通过读故事的形式,就能让孩子拥有战胜挫折的能力,提升逆商。

我拿着书回来给孩子读了几次,他很喜欢。经常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说:“啊哈,我有办法了!”之前呢,就只会哭鼻子,或者问“妈妈,我怎么办?”这样的变化,也是我没之前没想到的。

书本是24k大开本设计,视觉体验特别好,孩子们可以畅快阅读,图文并茂,人物也栩栩如生,通过一个小故事,收获一种抗挫折能力,真不错!需要的父母点下方链接,就能抱回家!

枕边育儿寄语:

行为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构建是通过行为来改变的。通过父母的言行以及故事的力量,帮助孩子改变不敢面对困难的行为,构建强大的内心。2-8岁是逆商培养的关键期,要抓住!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岁男孩惊险一幕,引网友点赞:一个孩子最宝贵的能力,就是反脆弱
孩子长大后是否有出息?看这3点就知道,家长快来对号入座
孩子学剪纸失败一次就放弃,妈妈:都是剪刀不好用
早课堂1042 || 父母牢记“三不惯两不管”,孩子长大肯定有出息
如何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让孩子告别“蛋壳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