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年高考作文太难,考生太惨?网友一语道破“真相”
高考第一天上午,“高考作文难”的热搜便火速冲上热搜。点开词条发现,的确不简单。今天暂且不论其他,就单以甲卷的作文为例,我们展开聊一聊。
“高考甲卷太难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领域给人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高考甲卷的全部内容,很多人在看到《红楼梦》一词,以及第一段中所提到的内容,便开始头大。有人说:“曹雪芹来了都得复读吧”;有人说:“幸好生得早,不然看着全国一卷的作文笔都下不了”;也有人说:“全国甲卷大山的孩子走不出大山”。
网友的留言,都在不同程度的表达这作文考题有多难,也在为答甲卷的考生们鸣不平。我第一眼看的时候,也觉得有点过分,答甲卷的孩子都是来自云南、贵州、西藏等这些边缘地区的孩子,他们也许极少去读《红楼梦》这样的名著吧。
其实甲卷也不难
直到阅读了3遍才发现,其实《红楼梦》情节,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作文题目在第二段。“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表示:“我看到一些网友觉得很难,可能很多朋友不习惯细读
这道作文题隐含着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理解,写得好,前提是读得懂。在此基础上,也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题目的设计是比较开放的。”
还有一位网友表示:“甲卷看起来难,其实不难。我觉得这个材料就是个引子和例子,找到本质立意——移用、化用、具体创新,选一结合自己体验和思想性,写出就行。
也可以用别的材料做引子,用《红楼梦》不过是体现它是高中必读书目,引起学子重视而已。”
如果考生能够放平心态,读懂题目,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写作,自然能够做到下笔如神。但如果没有清晰题目要求,陷入《红楼梦》情节,就会纠结对于红学了解不多,写出的东西也会偏离题目。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作文题目难不难,在于考生审题是否清晰。
培养孩子审题能力
无论是高考这种决定人生的考试,还是平时的考试中,审题对于学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平日学习不错,但在考场由于紧张或者大意没有审清楚题目,都会影响结果。所以,一定有培养孩子审题能力。

家长有心,培养审题能力并不难,抓住以下四点即可:
首先,心态要稳。
我有一位同学,平日成绩很好,在班级可以排在前十名。但是他参加了3次高考,最后被一所二本大学录取。
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他道出了高考失利的原因:“只要一上考场,我就会紧张,眼前的题目都开始混乱,下了考场对题才发现自己审题错了。”
这是一个参加过三次高考的人,在放下心结后,对自己失利的总结。可见,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心态,题目的核心审错,对成绩的影响有多大。因此,审题能力好坏的前提就是“心态要稳”!
其次,手眼要稳
有很多孩子读题的时候,没有用手指读的习惯,结果看串行、缺字漏字,是家常便饭,这样的习惯,十分影响审题。
建议从小培养孩子指读习惯手指到哪里眼睛就看到哪里。第一遍可以先读,第二遍的时候再去理解其中含义,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记在心里。

再次,思考要稳。
在指读的过程中,其实对题目内容已经有了了解,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思考,思考如何去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孩子把题目看懂了只是一小部分,还需要有解决问题能力
当然,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面就很广了。不仅要掌握每一科的知识,还要掌握书本知识。从这一次全国的作文题目来看,都是需要学生具备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

最后,下笔要稳。
以上几点都具备了,最后就该下笔了。胸中有答案,下笔才能够稳。但是,不要着急,考试最忌讳的就是着急,一但着急,就会慌张,结果自然不理想。
已经熟读题目,再加上思考到如何解决,稳住答题就好。如果为了快而快,容易出错。等到复查的时候,才发现出问题,时间有可能针真就来不及了。
看到微博上有一位应届网友说:“甲卷作为要写创新,但我全程都在写思维”。这位考生的作文成绩会得多少,她写的什么内容,这些我们不会知晓。
但从众多不满、抱不平的声音中,得到一个结论:审题能力非常重要!
凌晨妈妈来叨叨:
每年因为没审清楚题目而失分的学生有很多,老师、家长会遗憾,考生会恼火。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好他们的审题能力与习惯,尽量让孩子,在重要的考试中,少留下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常青: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好的高考作文题目应有的特点以及高考典例分析
2022年最难高考作文题「红楼梦」,它到底想让考生们写什么?
重磅:2022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名师解析、独家范文
近3年全国甲卷真题作文:审题指导+满分范文
揭穿高考作文审题陷阱!培养孩子这个能力!——成长保思维妙妙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