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考30,爸爸:你还爱数学么?大战略带娃,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

上午去参加某朋友的书店开幕酒会,席间碰到朋友的投资人。席间聊起了教育孩子的问题,因为大宝二宝还小,我基本上保持旁听状态。同席的朋友却正在为自己女儿的期末成绩烦恼。
"才二年级啊,就已经掉到全班二十名以后了,每天看起来也是在学习,谁知道成绩这么差。看来必须给她报个补习班了。"


谁知投资人听了哈哈大笑说,有一次他三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只考了30分,拿来给我看,我就问了他一句话:你还喜欢学数学么?他说他还喜欢,我就放心了。听到这儿我都忍不住插嘴:"那你不怕他以后跟不上么?"这位先生想了想说,怕,但是我看了看他学的内容,觉得如果真的想学,补上来也不太难。我只怕他被数学吓到了。
接着他给我们分享了一下他的"育儿大战略",让我们这些从孩子出生就开始深深陷入育儿焦虑的妈妈们,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看重育儿中的种种细节。反而却忽略了育儿这条路我们究竟要走到哪里?究竟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独家武器在这个世界中立足?
这位投资人说,他觉得育儿就像是投资,如果你投资一家公司,他仅仅一个季度的月报不好看,你会马上爆炸吗?对待孩子的成长我们也要有一个宏观的思维。

与其纠结细节,不如想清楚育儿大战略
理查德·鲁梅尔特在《好战略,坏战略》中提到:战略的核心包括三个要素:调查分析、指导方针以及连贯性行动。如果把育儿当作一个长达20年的巨大项目来审视,父母显然应该对教育最终走向何方,应该有一个相对清醒而深入的思考。


△ 我想让宝宝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得知自己成为爸爸妈妈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可能准爸准妈都会很多次的猜想,宝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性格是更像妈妈,还是更像爸爸?同时也会讨论,我们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是非常必要的,总有一些核心的品质是爸爸妈妈,甚至全家能够达成共识的。闺蜜就曾经跟我说过,她希望女儿是个更随和的人,因为她太"事儿"活的太累。除了那些必须拥有的品质之外,宝爸宝妈需要讨论更看重的品质并且作为教育中的指导。比如我和队友都希望孩子变得勇敢有探索精神,每次看到小家伙们在家中"捣乱",或者在公园尝试在我看起来很危险的项目,想要去阻止的时候,队友就会提醒我,我们可以希望他们有探索精神哦。
△ 家庭中有什么,是希望他传承的
美好的品质是人类公认的,而每个家庭的孩子却各有不同,在对孩子的日常养育中,爸爸妈妈甚至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必然都带着各自家庭深刻的烙印。审视我们这个大家庭代代传承的品质是什么,对指导日常孩子的教养,减少代际的育儿冲突,有非常大的作用。这就类似中国人所说的"家风",虽然没有写在纸面上,却在一言一行中体现,通过长辈的以身作则传承给孩子。


△ 孩子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预测未来:传统上,人生主要分为两大时期:学习期再加上之后的工作期。但这种传统模式很快就会彻底过时,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
"虎妈"们为什么要"狠心"逼娃,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未来竞争的预判。中产阶级家庭的教育焦虑,也基本来自担心阶级滑落。孩子将生活在怎么样的未来?是每一对父母最好都仔细考虑的问题。他所生活的时代在竞争中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他现在拼命学习的知识,在未来真的有用么?父母在学业上的选择,真的是正确的么?
其实只要抬头看看周围,就知道对未来的预测和关注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多关键。就在几十年前,考技校去工厂还是那个工业化时代的最佳选择,可短短几年时间,信息化时代来了,人人都知道孩子要上大学才算好出路。

对于学龄前宝宝什么才算重要?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讲过一句话:高效地完成本不该完成的事情是最无用的!
宝爸宝妈有了心里的大沙盘,在孩子的日常养育中,就很容易分清楚什么更重要,什么并不重要,不用把自己的焦虑放大,逼迫孩子伤害亲子关系。有位闺蜜在暑假给4岁女儿一口气报了芭蕾、高尔夫、英语、绘画、游泳五大兴趣班。不但孩子每天日程满满,姥姥姥爷也跟着全城乱转。她解释说,小学必须上双语私立,面试内容幼儿园不教,英语学习要从小抓起。光是学霸怎么行,没有兴趣爱好以后怎么开展社交促进人脉。心中焦虑可见一斑。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宝宝,什么更重要呢?


★、安全感比好习惯更重要
我们常常会对宝宝一时的行为过于焦虑,比如一顿饭不好好吃,宝妈就会脑洞大开,万一宝宝一直这样,营养不均衡,身高不达标,以后只有150怎么办。然后就开始训斥威胁宝宝,或者强行喂饭。但其实被放大的焦虑,恰恰让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感。好习惯建立固然重要,但如果为此过于严厉的管教,牺牲宝宝内心的安全感,则会导致宝宝日后的心理问题,即便习惯再好,也难获得幸福的人生。
★、有趣比有用更重要
在带两个儿子去书店的时,遇到过一位妈妈,孩子喜欢《熊出没》那本书,但妈妈却认为那本书没什么"营养",偏要孩子看《幼儿科学探索》,孩子表示不感兴趣,又拿起自己的书看。而这位妈妈还不死心,拿着书给孩子继续讲解。最后孩子也丢下自己手里的书跑开了。我们常常会让宝宝做一些我们认为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在学习上,记忆力发展书、注意力开发绘本、生活常识故事......但我们却忘了宝宝的学习必须从兴趣出发,要想让书发挥作用,首先这本书在宝宝眼里,必须是一本有趣的书。
和二宝一起上亲子游泳课的小朋友中,安安是一个非常怕水的宝宝。几乎每一节课前,安安都要在更衣间折腾一阵。安妈妈安抚他很久,才肯下水。而面对头顶浇水的指令练习时,他显得惊慌失措,有时会直接躲回妈妈的怀抱,他抗拒有水的游戏和活动。


★、玩好比学会更重要
隔壁鹏鹏的妈妈带鹏鹏来我家做客,看到大宝二宝在地板上搭积木,鹏鹏也加入进来。但是他并不会像大宝那样搭出房子,也不会像二宝那样反复观摩一块积木。而是把积木举过头顶,然后咻的一声扔出去。鹏鹏妈妈见状亲自下场来教鹏鹏,看哥哥怎么搭,妈妈一边说一边示范着"正确的方式",但鹏鹏却并不买账,还是我行我素地玩着丢积木的游戏。鹏鹏妈妈生气了,拿走了他身边的所有积木,说你不会玩也不要乱扔!鹏鹏气的哭了起来。
我对鹏鹏妈妈说:"他扔的不是也很开心么?"对于小宝宝而言,玩具根本没有什么正确玩法,如果推着滑行车跑可很开心,学不学的会骑又有什么重要呢?孩子的创造力正产生于此,如果没有哪些"非正常使用方法"哪里来那些伟大发明呢?
枕边育儿寄语:
面对纷繁复杂的育儿知识和育儿流派,在加上身边一个个看起来打了鸡血的宝妈,和神童般的娃。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们总是很容易被焦虑裹挟,每天奔波在去早教、去亲子有用、去智力开发的路上却没有时间和娃好好聊聊天,或者无限发放大孩子身上的小缺点,小习惯,甚至在对孩子教育上总是自相矛盾。可能宝爸宝妈更需要从忙碌的育儿生活中,暂时抽离出来,想想我们教育的蓝图和大战略,才能让育儿方法更加连贯且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完美方案 五招培养100%聪明孩子
老公每天下班陪宝宝,宝宝却跟我说:妈妈,我再也不想和爸爸玩了
【思维培养】数学能力早培养
2岁就要给孩子做数学启蒙了,这些小游戏是好帮手
0-3岁都爱看的绘本书单,读这18本绘本,宝宝大脑发育快更聪明
孩子算数能力差,钱志亮:5岁前打好这个基础,数学答案脱口而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