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无理取闹,家长如何充当情绪“消防员”?试试4步谈话法

前段时间哥哥学校开了学,有天他下课回家,一脸不爽挂了衣服就往卧室走。妹妹正好在做数学作业,就上去问他两道题。

没想到哥哥一脸不耐烦:“问问问,每次都问我,就不能自己想想么?”说完就摔门进了自己房间。

晚上睡觉前,因为我说明天可能要刮大风,别穿得太少了。他就特别生气地说:“我又不是个傻子,每天需要别人管那么多,要不然你把我每天穿什么都指定好算了。”

跟朋友说起这件事儿,朋友替我鸣不平,现在的孩子也太过分了,就是找碴欠收拾。并且跟我分享起她“收拾”孩子的方法,而我却不打算这样做。相信很多初中孩子,甚至像我一样的小学生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么该如何处理呢?

孩子“邪火”哪里来?

亚里士多德说过:任何人都会生气,但要情绪适时适所,用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对象生气,那就难上加难。

有天下午我正在家写文章,突然听到门外有吵闹声,开门一看,是对门的爸爸正在打儿子。忙过去劝架,平静下来邻居对我说,孩子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他像平常那样,纠正了几下儿子的作业,他就又是摔凳子,又是拍桌子。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爸妈,我们总会觉得是孩子不正常了。其实,这是孩子再正常不过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的情绪被压抑,无法疏解时。会将这种情绪转移到另外的对象身上,以此来疏导自己的情绪压力。

如果这个对象是比较弱小的,就会被称为“踢猫效应”。而孩子向父母发无名火,是因为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和我们在一起他感到安全,就会不由自主地发泄情绪。

家长建立情绪防火墙,沉着应对

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即便成年人也会因为工作的不顺利之类的事儿,对伴侣、对孩子态度很差,对于情绪控制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但很多父母却觉得这是孩子在“无理取闹”,采用更加激烈的手段去回应。或者被孩子的情绪感染,产生亲子冲突,就像上文中邻居那对父子一样。

在面对孩子这类状态的时候,作为更加成熟的成年人和孩子父母,我认为,家长至少要做到下面两方面:

一方面要有意识,意识到孩子是在“情绪转移”。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我看到哥哥进门的脸色,就知道大事不妙。我们就避其锋芒,躲着走,看看他自己是否能够消化这个情绪。

另一方面,有了对他情绪的正确认识

在孩子“找碴”的时候,我们就能建立起一个情绪防火墙,而不是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你怼我一句,我训你两句,最后引发更大的冲突。有了这堵防火墙,我们才能更加理智的帮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让自己也陷入情绪的泥潭。

四步走给孩子情绪“灭灭火”

内心有情绪得不到转移和发泄的孩子,就像一个行走的大火炬,到处寻找能够点燃的物品。爸爸妈妈如果被他的情绪影响,就会变成“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果能够冷静下来,不仅有机会成为孩子情绪的“消防员”,甚至还能教会他如何表达情绪,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做吧!

首先,帮孩子消除紧张情绪。

哥哥本想安静下来,回到房间里。但因为焦虑烦躁,不断地出出进进,带着阴沉的情绪,让整个家氛围都怪怪的。他怼完我之后,就一直在家里走来走去。

我请他来游戏桌这里,帮我拼拼我没有完成的乐高模型。好在他答应了,坐下来我们就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起来,我觉得他的情绪渐渐地松弛了。

Tips:当你意识到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千万别忙着问他发生了什么,最好先用你们熟悉的方式,让他的神情舒缓下来,放松下来,再进一步了解发生了什么。

其次,帮助孩子回顾发生了什么?

有时候孩子面临的状况,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复杂, 而且他们也很难用精准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爸爸妈妈可以从“今天过得怎么样?”或者你们常用的问候来入手,让他主动说出不开心的事儿。

哥哥说,今天前半段还好,后半段很糟糕,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后面的一位同学一直在说话很烦。他转身过去维持秩序,老师却误以为他也是在捣乱,根本不听他讲,还当众批评了他。

再次,找到问题所在。

对于哥哥而言,这样的经历他或许只会说:“老师真扯”或者“我不爽。”作为家长,我们却能用经验和对孩子的了解,把情绪分析得更加透彻。

比如,哥哥比较爱面子,在这件事儿中,当众批评可能比冤枉和误会更加讨厌。找到问题所在后,先和孩子共情,对他说:“我完全能理解你的感受,被这样冤枉真的很难堪,不过,我觉得同学们也不会一直误解你的。你说呢?”

最后,教孩子“消除”负面情绪

当孩子的负面情绪被消解后,就该来点有技术含量的分享了。如果不想让他以后成为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向伴侣孩子发火又悔恨莫及的成年人。那么,从他开始“情绪转移”开始,你就要试着教他更有“建设性”转移方式。

比如,用运动的方式消除情绪,用写作来回归理性,又或者用音乐来舒缓情绪等等。等到自己情绪平复后,再回到家人身边,而不是让最亲密的人成为情绪的“垃圾桶”

枕边育儿寄语:

成为家长以后,我最大的长进就是情绪管理能力。这可能跟我有一对脾气火暴的儿女有关。更重要的是,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之前的种种“劣迹”,包括情绪转移。上文中提到的方法,不但适用于对待孩子,也适用于夫妻在亲密关中应对情绪时的种种反应哦!

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茂生生的小二班(91)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和孩子较劲,高层次的父母......
家长八不该!
让孩子做最优秀的自己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事儿了,你会无条件接纳吗?
中年女人轻生时崩溃:“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