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的作品被称为中国书论的开端

崔瑗,字子玉,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他是东汉著名学者崔骃的中子。

在他幼年时父亲去世,他专心好学,全能继承他父亲的学业。

他十八岁时来到京师洛阳交游问学,因而通晓天文、律历、数术、《京房易传》,受到学者们的推崇。

他和扶风人马融、南阳人张衡友谊很深。

崔瑗好养士,常以丰盛酒菜招待宾客,从不考虑家产,

不过自己日常饮食却是疏食菜羹而已,世人皆以“清廉”称之。

崔瑗年四十余,始为郡吏,后因事触法被囚于东郡发干县狱中。

当时的狱管,精通礼学,每次提讯时,崔瑗都顺便请教一二。

不久获释,为度辽将军邓遵所征召。邓遵因案被诛,崔瑗因此被免职。

之后车骑将军阎显征召崔瑗,当时阎太后临朝称制,先是令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

以北乡侯嗣,崔瑗深知此举不合正道法度, 预料到阎显终究会招来祸害,想加以劝阻。

哪知阎显日日沉醉,不得面见,便请陈禅代为转告,

陈禅犹豫不敢说,没多久北乡侯死,顺帝即位,阎显兄弟伏诛,

崔瑗连坐遭到斥退,于是辞归,从此不应州郡征辟。

大将军梁商征召崔瑗,崔瑗以疾恳辞。

当年年中被举为茂才,迁汲县令,视事七年,为当地开稻田数百顷,

长老用歌颂赞:“上天降神君,锡我慈仁父。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穿沟广灌溉,决渠作甘雨。”

汉安初年,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同荐举崔瑗是宿德大儒,既有好的政绩表现,

不应久在下位,因此迁济北相。当时太守李固,极为钦佩崔瑗的文才。

致信、赠礼极为殷勤。这一年末,光禄大夫杜乔用臧罪弹劾崔瑗,崔瑗上书辩白 ,最终免罪。

崔瑗工书,尤善章草,师承杜度,书史上并称“崔杜”,

梁袁昂《古今书评》中说:“崔子玉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绝望之意”。

他对后代草书的影响最大,张芝即取法崔,杜而成为汉代草书的集大成者。

崔瑗的《草书势》是我们迄今可以见到的第一篇专论书法艺术的文章。

它的出现,表明书法进入了一个自觉时期,书法脱离了作为学术与文字附庸的地位,

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这种自觉是随着草书的成熟而出现的,由于草书的笔画和形态比较自由,

较之篆,隶,草书更富于飞动变化的形态美,也更易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主观因素,

因而中国书论的开端不在讨论篆,隶,而正是围绕着对草书的评价而展开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知识
草书书势的解析(摘自中国草书网)
崔瑗 (音:员) (东汉)
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崔瑗
中国第一篇书法论文:东汉书法家崔瑗《草书势》
王羲之的另一位老师,被誉为“草圣”,二王虽得其法,但自叹不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