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的激情涌动——记著名画家王世利

艺术家简介

王世利,1998年学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黄润华、张凭、姚治华、贾又福诸先生主修山水画理画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民主建国会委员、人民大学画院特聘艺术教授、北京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理事、黄河绘画创作代表性人物。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和探索,采众家之长、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浑厚自然、洞达博大、既重笔墨、更重意境、诗情画意、气势磅礴、相得益彰。具有时代气息,别具特色的艺术风貌。他自创一格,始终不渝追求“抛开世风去追求真正艺术上的自我”。以山河为民族造像,它不仅是一位用浓墨重彩铸就大自然的杰出艺术家也是一位创造生命同祖国和人民命运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东方之子。

王世利创作的黄河系列及其林木景象作品,一动一静,大相径庭,别具风格。具有时代精神之艺坛经典。对前人有大幅度突破,他以热烈、奔放、大气、壮美、拙朴、苍劲、细腻的画风内涵创作出一件件气势雄伟、大气磅礴或情调古雅凝重的杰作,表现出他对中华民族终生不渝的热爱。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国际展览,1991年作品《黄河在咆哮》获得“全国书画作品展”一等奖,2006年中国美协主办的“壶口赞提名展”作品《黄河惊涛》荣获最高奖。1999年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北国秋韵》荣获中国画三百家荣誉称号。作品《关东野韵》获得“联合国1999年世界和平教育大奖”。多次出访各国举办的联展、个展。

多年来曾无数次奔赴黄河两岸实地写生、体验感受一年四季酷暑严寒黄河生活。2006年被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特聘为“黄河壶口瀑布形象大使”。同年被评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多幅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博物馆、台湾国父纪念堂、各省博物馆美术馆等重要机关收藏。

作品鉴赏

生命激情的涌动

——画黄河壶口瀑布有感

文/王世利

自然,永远是艺术家讴歌的主题。它永恒而多变的生命体征,给艺术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源泉。崇尚写实的我,几乎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寻找震撼自己心灵、契合自己趣味的景观,是我始终的追求。

《华夏雄风万古扬》 1400cmx240cm

那一年去山西临汾写生,我爱上了壶口。那波浪滔天、一泻千里的气势,那雷霆万钧、所向披靡的气魄,仿佛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脚步,一下子走进了我的心里。此后,我一年四季都要去壶口写生考察,感受它在春、夏、秋、冬里的不同变化,细心观察瀑布般的河水自天而降时,那动态的湍流所形成的肌理。时间久了,画壶口便有了一些心得。

《东方巨龙》200cmx450cm 2017年

九曲黄河,从源头巴颜喀拉山一路走来,蓄千里之势,聚万均之力,穿峡破谷,浩浩荡荡,到了壶口,河床由四五百米宽骤然收缩为四五十米,倾泻而下,形成了“悬流千丈、雷奔电掣”的奇观——黄色大瀑布。因其形如巨壶倾汤,故曰“壶口”。

《春朝晖》 97cm x 150cm 2013年

虽然黄河一年四季水色不同,但因为含沙量极高,在黄河是永远见不到“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在泥沙的作用下,它的水呈浓烈的赭黄色,像石油,像咖啡……

《夏奔湧》 97cm x 150cm 2013年

但是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壶口的水会呈现不同的水流变幻。它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水的千姿百态,摄人魂魄,蔚为壮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而壶口则被国人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与壮观姿态融为一体,使我的画笔再也不能离去,壶口成了我一心要攻克的绘画主题。为了塑造黄河雄风,我倾注了十余年的精力与热情。记不清多少寒暑流连于黄河壶口,观其形、闻其声、赏其势,只见滚滚黄河倒悬倾注,“声若雷滚撼天地,势如江翻腾蛟龙”。每一次与之对语,都是一种震撼,一种洗礼,胸中浩荡之思、奇逸之趣油然而生。

《秋华章》 97cm x 150cm 2013年

随着不断的探索与尝试,我画壶口有了自己的角度。黄河水那磅礴翻滚的气势,如今在我的笔下有了独到的表现。为了“得其形而贯其气”,我研习了多种表现手法,用传统的笔法塑造历尽沧桑的岩石,力求墨色厚重;为了忠实地描绘泥沙俱下的黄河,我采用大量的赭黄类颜料画河水,这种颜色看上去充满“火气”,但它准确而贴切地表现出咆哮感,呈现了一种真实而略带扭曲的美;我精心调整岩石之间的关系,前后、聚散、大小,突出险、奇、正等地貌特征,调动干、湿、浓、淡,以色度变化完成水色交融、水势千变万化的韵律,把握水的动感和质感,让岩石与水产生刚柔对比。从审美角度,它有一种夸张的真实,但正好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一真理。

《冬流韻》 97cm x 150cm 2013年

作为一名画家,对自然的思考,应该是超越自然本身而触及文化观照的。在我的作品中,自然的景象也该是与生命的意义紧密相连的,该是当代人文化情怀的折射,也是画家对生命的体验和感受。我试图把这样的人文关怀与对黄河壶口的描绘结合起来,力求在形式、符号中注入自己的文化思考与血脉情怀。

《黄河在奔流 》76cmx220cm

如果说奔腾的黄河壶口正契合了我内心深处对中华文明的颂扬之情,是激昂的乐章;那么,山林景象则是我的另一种向往——内心深处对和谐宁静的期盼,是舒缓的乐章。

《华夏乐章》130cmX410cm

山林是我着力刻画的又一个题材。它们与黄河作品完全不同,没有了咆哮与奔腾,画面温润丰茂,手法细致工整,格调舒展轻松,追求的是闲雅馨逸的气象。

《华夏巨龙》 140x360cm 2017年

在这类作品中,我使用了类似小写意的方法,运用双勾,充分发挥线条造型的力量,在景物的深层次上找到既丰富又概括的技法,求得画面充盈、立体。这类作品在染色上多采用清润色调,青与绿在墨色中得到调和,或青霭袅袅、碧峰隐隐,或天朗气清、林木葱茏,或新雨初霁、丹枫如画,或奇峰环秀、晓翠依稀,有流云、飞瀑、羊群点缀其间,流溢着生命的节律和大自然的活力。

《古木清风》200cmX360cm

我崇尚传统,曾全身心与古代圣贤对话,同时立足现代,向内心挖掘对生活与艺术的感悟。每当看到古人的杰作,我会顶礼膜拜,日夜揣摩;看到当代大家的力作,我也敬佩至极,尽心体悟。我倾心范宽、王蒙、石涛,更爱傅抱石、李可染。他们的山水画从气势到用笔、用墨都可谓独树一帜,自由洒脱,让人身临其境,感受非凡。在继承传统的道路上我博采众家,试着把一些精华融入到我的创作之中,如我早期作品“太行山”系列,层峦叠嶂骨体坚实,山石纹理运用了金钩铁线的笔法,吸收了宋人的小斧劈皴。勾勒出山势结构关系后,石面则融合了西画光影、明暗技法,这样石块的肌理就更加丰富了,从整体效果上突出了太行山的浑朴雄壮,厚重庄严。

《华夏巨龙》 76cm x 220cm

从事艺术创作需要才情,更依赖于苦修与妙悟,实无坦途,故我常有瓶颈之困。我的作品虽于世纪之交屡屡入选大展或获奖,但如何再进一步,更深一层,仍是难关。邓以蛰先生在《艺术家的难关》中,对艺术家的灵性、境界、修养与自然的关系,讲得非常透彻,也给了我不少启示。我深知,艺术创作需要探索,更需要思考,如今,我正在致力于在准确的写实与浪漫的写意之间找准自己的方向,“不滞于手,不碍于心,不期然而然”是我最终追求的目标。我会努力奋进、虚心学习,继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冲破这一难关。

▲《金涛映朝晖》180cmX96cm 2013年

▲《林泉圣境》180cmx70cm

▲《千古华章》180cmx70cm

▲《万泉奔涌舞清风》190cmX300cm 2016年

▲《无尽的涛声》 140cmx360cm 2014年

▲《华夏乐章》130cmX410cm 2016年

▲《古木清风》90cmX240cm 2016年

▲《黄河雄风》180cmx240cm 2015年

▲《黄河之水天际来》102 x 200cm 2015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法自然”的审美意境 ——郭晓光油画写生艺术论
伍宇芳——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
不是同人不予答 | 李孝萱
画家朱琳作品
“画家” | 洪佳锐个展
《天下黄河—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作品展》甘肃站巡展网络展第二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