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骨文字典说字——俘
userphoto

2023.06.17 山西

关注


【甲骨文字典,俘】


【甲骨文字典,孚】

今天我们学习俘虏的俘,这个字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加了一个人,就从人了,但实际上在甲骨文的时候并不从人。甲骨文的时候是一个会意字,从小篆之后从人孚声就成了形声字,所以在这里我还想重申一下跟文字学相关的六书,实际上是根据文字相关的不同的字形,它的六书所属也是不一样的。跟六书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形声字,很多人把形声字作为文字成熟的一个因素,或者说是形声字的比例,所占的比重表明这个文字系统的成熟与否。显然在甲骨文的时候就有形声字了,只不过它的比例不是很大,至少也可以说明甲骨文已经属于偏成熟的文字了,或者是正在趋于成熟的文字,那么今天的文字当中形声字的比例占了70%多。


【俘,演变】

相比于甲骨文,今天的文字它的成熟性更高,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形声字比例更多了。所以在甲骨文中有些比如说是会意,或者是象形等等一些的六书所属,在后期的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就变成了形声字了,所以这个后来的形声字它的比例就越来越大,那么今天介绍的俘字就是其中一个,就是从开始的会意变成了后来的形声了。


【不同骨片上的俘的甲骨文写法】

那么俘这个字的甲骨文写法怎么是会意呢?我们看它甲骨文的写法,虽然有不同的字形,但是主要的结构一个是子,一个是手,有的字是两只手,有的字是一只手,有的字还从行一半儿,或者是彳,或者是亍,不管它的字形组成如何,其实完全可以看出它的含义来。就像甲骨文字典中对这个字的解释:从又从子,又或作収就是两只手,或作爪,就是手在上边,或又从彳,这些意思都是相同的,象以手逮人之形。从彳者,表示驱俘虏以行之意。说文解字:俘,军所获也,从人孚声。从人作俘乃后起之形声字。这里也解释的非常清楚,所以这个字的字形和它的字义之间的联系还是非常清晰的。而且在甲骨文字典中收录的辞例来看,就已经表示俘虏的含义了。

那么甲骨文字形该如何理解呢?那个从的手或者从的収,不管是一只手还是两只手,都表示对人的控制,就像一只手把一个人控制住,有的时候又从彳,就是听这个人的指令,让他往哪边儿走,他就往哪边儿走这意思。这么理解的话,这个字就是俘虏的意思,甲骨文字形完全可以反映出来,而且甲骨文字典中收录的辞例也用的是它的本义。不光是甲骨文字典中引用的辞例表示俘虏,后期的这些字用法用的也是它的本义。今天说俘的时候一般都说是俘虏或者是俘获,它的含义还是比较稳定的。说明这个字的在演变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过大的字形的变形,字义也没有其他的引申,所以这个字相对演变的过程还是比较清晰的。


【孚,金文字典】

值得说的一个地方就是它的甲骨文字形可能会有新的解释,因为有些人理解这个俘的字形表示的是另外一种情景,他对甲骨文的那种写法理解的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们还是看俘的甲骨文写法,他说下边那个其实不是子,像是一只手,有一个方框,这个方框可能表示一个器物,或者表示某种特殊所指的一种东西,也就是说上边一只手,下边一只手,然后拿着这个东西,或者是控制着这个东西。尤其是我们看金文字形的时候(见上图),就非常清楚的可以看到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中间有一个特殊的一种符号。有些人推断中间就是鸟蛋,两只手认真的在孵化,说这个俘是孵化的这个字的本字,所以这个字有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理解,其实都解释得通。


【风泽中孚卦】

这里值得一说的就是周易当中有一个卦叫风泽中孚,上卦为巽,下卦为兑,风泽中孚,其实在古文字当中孚和俘是同一个字,它应该有这个俘虏的意思。因为有人也分析过,就是上卦和下卦之间的主客关系,说这个主卦要随着客卦。

本人对周易没有非常细致的深入的学习,对于卦象,卦辞爻辞之间,还有卦名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别的深入,我只能从字面上和卦象上做一个大概的解释,也就是说主卦和客卦之间差别比较大,但是事情还是有可能,中孚,也就是说如果要发生直接的冲突,就有可能被对方俘获。如果不发生冲突,不发生面对面的这个硬磕,就应该就没事儿,如果合作应该是双方都会共赢,双赢,中孚有这样的一个卦象,所以卦辞说: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就是坚持下去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不要互相侵犯,就应该没事。


【取,甲骨文字典,表示取下敌人耳朵以邀军功】

在甲骨文字典中收录的辞例我们说过都表示俘虏。在古文当中的一些引用,表示的也是俘虏。比如说著名《春秋传》当中的一句话:以为俘馘,俘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俘虏的俘,馘它有两种写法,从耳或声,或者是从首或声,不管是从耳还是从首也好,馘字的字义也是非常血腥的,有的时候是割掉对方的头颅,取项上人头,就是从首或声,如果是从耳或声,就是取掉对方的左耳,表示在战场上可以凭这个评定自己的军功。就是在战场上曾经杀死了多少人,杀死多少人也不能把尸首背回去,有的时候就把对方的头颅割下来,有时候只把对方的左耳搁下来,所以就有两个字,一个是从手或声,一个是从耳或声。表示把对方杀死的人叫做馘,那如果生擒的人就叫做俘。


【馘,小篆有两种写法,从耳或从首】

据说在殷商时期,当时对待俘虏的方式大部分都是斩首。少有的沦为奴隶,当时可能他不会想到人权这个词,因为战争本来就是反人类的,所以当时战争还是非常惨烈的,对生命来说是一种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的无视,甚至是对生命的一种践踏,那近代史上为了宣扬人权,就连战争相关的俘虏也要讲究人权。

近代战争当中对俘虏有明确的保护措施,不许对俘虏进行二次伤害。有些明确规定不许随意的杀害俘虏,否则的话就触犯了严重的法律。我觉得这个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吧。虽然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只能某种程度上降低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所以对俘虏的一种优待其实真的是人权的一种表现,当然人权更高级的一种体现就应该是和平,而不是战争。

我不喜欢任何方式的战争。可能有些国家,他们为了一己之利,不惜牺牲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生命为代价,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反人类的。随着人们整体意识的水平的提升,我相信世界的未来不要有战争。我也不喜欢任何形式的对战争的鼓吹,因为这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对生命的一种践踏,不是新时代的人类文明的内容。

希望世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将来都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都要尽量的避免任何战争的冲突,让我们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祈求世界和平。好,朋友们,对于俘这个字,我们今天就说到这儿。

文字整理:淑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胄”和“冑”居然是两个字?【撞脸的汉字S1E01】
甲骨文字典丨每天每月的“每”字
我从两千多年前的古文字中,看“见”了长江七号
甲骨文识字|听、缶
殷代金文甲骨文午字写法,午原是杵形假借为地支,字形有虚有实
运用字理纠正错别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