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7条)

从头学中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7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吐下之后,反伤中阳,脾虚不运,水饮内停,则中焦阳气更加阻塞,不能上养清窍则头眩,起身运动则水饮上攻更为明显,眩晕加重。寒饮阻塞虚弱之中阳,中焦升降不能,故而心下满;水饮有上冲之势,故称“心下逆满”,这种心下满或可有伴有上冲、上顶感。沉则为里,紧主寒饮,脉沉紧说明在内有寒饮,当以温药和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是倒装结构,宜置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后面,意为此证若不温阳化饮,反而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则更伤阳气,不能温养筋肉,而出现身体肢节动摇不定的症状。“动经”是指触动、损伤经脉;“振振”是摇动的样子。这其实是个真武汤证的“振振欲僻地”,可以用真武汤来治疗。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病机是中阳不足,寒饮内停,病在中焦。故而用茯苓四两,健脾利水以去饮;配桂枝三两,以通阳化饮兼以降逆;白术二两,以健脾化湿共为臣药;炙甘草二两调和诸药。全方除桂枝外,皆为中焦之药。而真武汤则针对下焦阳虚寒饮,以姜附温阳,苓、姜、芍利水,白术健脾化湿。茯苓用量也较本方少一两。

附: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芍药、生姜各3两(切)    白术2两,附子1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4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5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6条)
字帖获取请点击:
伤寒论字帖
现已更新至65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枣甘汤的区别与联系
《类方讲伤寒》--理中类方之二
《伤寒论》学习笔记67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090625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28
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