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语歌坛的顶级神作,中国风比周杰伦早20年,被日本人称作完美梦幻

分享经典音乐,笔耕原创评论

喜欢音乐的你,加个关注吧

董小姐按:说起中国风的音乐,如今的年轻人可能首先联想到周杰伦和方文山这对华语乐坛的黄金搭档。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天后邓丽君就曾推出了一张“无敌”的中国风专辑。

为什么说是“无敌”呢?因为整张专辑的歌曲,全部根据宋词名作谱曲演唱,每一阙词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文学精品,每一首歌都是跨越千年的经典合作!

“曲调和雅,古人未闻必觉新鲜。 词作永恒,凡识字者无有不知。”

这张梦幻专辑中,传统与流行结合所达到的高度,成了一座景行行止的丰碑,此后再也无人能够问津,包括邓丽君在内。

这张神一般的专辑,名为——《淡淡幽情》。在日本被称作“最梦幻的大碟”。深入研究亚洲流行歌曲的音乐评论家筱崎弘,是亚洲民族歌乐研究所的教授,他考评了二十年以上的亚洲流行音乐之后认为,这张唱片是中国人的骄傲,值得夸耀,并且是几近完美的“绝作”。

豆瓣评分9.4,几乎就是一个神话,看看文艺青年们是怎么评价这张专辑的。

《淡淡幽情》于1983年面世,享誉乐坛30余载,是一张继承传统、承载古韵集大成者的唱片。如果说中国风歌曲始于此,一点也不算夸张。不经意间,天后邓丽君也成了中国风歌曲最早的践行者。

《淡淡幽情》集结了黄霑、顾嘉辉、左宏元、刘家昌、翁清溪、梁弘志等港台两地最顶尖的音乐精英,精心锤炼遴选出来的12首宋词作品,再加上邓丽君的完美演绎,缔造出这张皇冠明珠式的专辑,多年来一直被音乐发烧友们视为最完美人声的试音碟。

邓丽君坚持不用词牌名作为12首歌曲的曲名,而是创造性的选用了每首诗词中的词句为曲目命名,使歌曲与众不同,更富诗意,也使得整张专辑在意境上更加统一。

天后又邀请到岭南画派单柏钦为每首词绘画,以邓丽君本人作为灵魂人物,使当代景与古代画,对比强烈,浓郁的中国风气息扑面而来。

1《独上西楼》

这首歌的词来自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李煜已经归降宋朝,结束了他的帝王生涯,描述的是他去国怀乡的愁绪。由台湾音乐家刘家昌谱曲,我们熟悉的《往事只能回味》便是他的作品。

邓丽君开头的清唱,宛若天籁缓缓沉降到人世间,最简单的声音却最不简单,没有任何炫技,也足够当下歌手仰望止息。中间一段念白亦是婉转动听,字字珠玑般滚落玉盘。

一段离情,几番咏叹!凄婉的情愫,别有一番滋味,听这首歌的时候,可千万不要独上西楼!

2《但愿人长久》

为这首歌谱曲的是台湾音乐人梁弘志,蔡琴唱的那首《恰似你的温柔》便是他高中时代创作出来的作品。《但愿人长久》能够广为传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苏东坡写得《水调歌头》太深入人心,小学生都能背的出来,再就是天后王菲也翻唱过一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苏轼在中秋之夜写下这首词来怀念他的弟弟苏辙,这份情谊,千百年之后被邓丽君吐气如兰、行云流水般的演绎出来,淡雅素净却又深厚宏大的意境,想必东坡先生听闻之后也会赞不绝口吧!

但愿人长久,不变的,还有那颗被苏东坡、邓丽君和我们共同守望过的月亮。

3《几多愁》

这首词来自李煜的《虞美人》,也是后主被毒死前夕所作的“绝命词”,用自然永恒对比生命无常,抒发了他亡国之后,命途堪忧的心境,这首命运的哀歌由台湾音乐人谭健常谱曲,他的代表作品有《梦驼铃》、《三百六十五里路》。

整首词都是自问自答,先是设问天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后又问君自己“能有几多愁”。李煜都作出了隽永的回答。邓丽君的歌声也如同江水般奔涌而来,声声啼泪,字字泣血,意存婉约,直入人心。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些被赶去台湾岛的人,对这首歌的感触应该会更深一些吧。

4《芳草无情》

这首词取自范仲淹名作《苏幕遮》,是一首思乡之词,沉郁雄健的笔力勾勒出一幅苍阔辽远的秋景图,展现了范仲淹驻守边塞时的羁旅乡愁。由香港音乐人钟肇峰配曲,他活跃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乐坛,作品较多的服务于罗文、叶丽仪、叶振棠这些老一代的殿堂级歌手。

写出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正公,亦能作出“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样低回婉转的柔美之词,又被邓丽君唱得千娇百媚惆怅生姿,还能让人听出《红楼梦》里《枉凝眉》的滋味,董小姐真是不知道究竟该赞美词、曲,还是唱的人了。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不管是屯兵塞外的范仲淹,抑或是乘风归去的邓丽君,此歌当值一哭!

5《清夜悠悠》

这首词是名列“苏门四学士”榜首秦观的名作,他亦被后世奉为“婉约派”的词宗,这首《桃源忆故人》描写的则是古代女性幽闺深锁困居高楼的情形。为这首词配曲的则是台湾音乐家左宏元,经典台剧《新白娘子传奇》的配乐皆是出自他手。

闺中思妇的题材,对于“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的秦观来说,本就是他的拿手绝活。邓丽君的演绎也是情思缠绵,意境凄婉。尤其是那一句“无端画角严城动”,韵味典雅到了极致,让人心底卷起的波澜,简直可以于梅花三弄相争辉!

清夜悠悠,月华霜重,寂寞心事锁在深闺就好,愁绪蔓延的时候,就听听邓丽君的歌声。

6《有谁知我此时情》

这首词作来自宋朝名妓聂胜琼的《鹧鸪天》,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聂胜琼与一位有家室的朝廷官员相爱,耐不住相思之苦写下这首情诗,不料被官员的太太发现,却感动于她的深情,敦促丈夫明媒正娶的把她迎进家门。这个典故被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进了书里,和这首词一样流传至今。

配曲由香港的音乐大师黄霑完成,邓丽君罕见的演唱了国语和粤语两个版本,由于作曲的黄霑以粤语为基调的缘故,所以这首歌的粤语一版全部押韵,唐宋雅音的感觉声声入耳, 让人痴醉。

邓丽君把这段缠绵悱恻的相思之苦绵绵地传递开来,闻之动容。

7《胭脂泪》

这首词取自后主的另一篇《相见欢》,词牌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尤以李煜的作品最为著名。这首《相见欢》字面意思是感怀春逝,更深一层的含义即是咏叹“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和前面《独上西楼》一样,这首歌的谱曲仍由台湾音乐家刘家昌完成。

邓丽君演唱此曲,除了表现出词作原著后主李煜的失意情怀,淡淡素雅的歌声背后,也为她自己的命运画上注脚。她把这首歌处理得委婉悲戚,又恰到好处得感同身受,像是在对听者倾诉着这位孤绝天后的美丽与哀愁,引人无限追思。

胭脂泪亦是邓丽君的泪,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人生长恨水长东。

8《万叶千声》

这首词出自欧阳修的《木兰花》,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描述思妇念远的离愁别绪,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负责谱曲的亦是刘家昌老师,曲子渲染得颇有些旧上海式的情致。

邓丽君对于此曲的演绎,深入细腻地刻画了思妇的内心世界。寒秋之际,风吹竹叶原本视为平常,但在邓丽君的歌声里,万叶千声都籍蕴着离愁别恨,哀婉幽怨的情韵袅袅不断。“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这千古名句经由邓丽君唱出,自是柔情万种,道不尽别离愁。

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

9《人约黄昏后》

这首词出自欧阳修的《生查子》,通过对照去年、今年元夕情境,表达对昔日恋人的相思之苦。为这首词配曲的是台湾已故音乐人翁清溪,他是一位无师自通音乐传奇大师,《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皆出自他的手笔。

欧阳修这首“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的《生查子》,与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邓丽君的演绎充满了自然的民歌风味,对去年与今年喜悲交替的情境捕捉得十分到位,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到淋漓尽致。画面感十足,亦是十分醉人。

10《相看泪眼》

这首词名为《雨霖铃》,全词优雅从容,不着痕迹的抒发离情,是奉旨填词的宋代词人柳永的千古佳作,同时也被视为婉约词的代表作。为这首词作曲的是台湾音乐人左宏元,代表作台剧《新白娘子传奇》配乐。

柳永因作词冲撞到宋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邓丽君把这首千古名作演绎的恰到好处,略带清冷的声音自带一种悲凉的气氛,配合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别场景,绵绵不觉的愁绪贯穿整个歌曲始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欲说还休

这首词来自辛弃疾的《采桑子》,词牌名亦作《丑奴儿》,词中万般愁绪积压胸腹,却只能说道一下天气,是辛弃疾罢官之后“一腔忠愤,无处发泄”的赋闲之作。谱曲由香港音乐家钟肇峰完成,他较多为罗文、叶丽仪、叶振棠等老一代的殿堂歌手作曲。

辛弃疾在词中回顾自己“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待到“识尽愁滋味”,却只能“欲说还休,天凉好个秋”。其中的悲愤愁绪,被邓丽君款款深情的演绎出来,哀婉绵长的滋味更是寸显寸长,余音袅袅,触人心弦。

少年几回眸,芳华成悲风,却也只能欲说还休了罢!

12《思君》

这首词是李之仪的作品《卜算子》,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用江水悠悠譬喻思念绵绵不绝,构思新巧,灵秀隽永。由台湾作曲家陈扬谱曲,《鲁冰花》即是他的代表作。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的这首词作隽永绵密,堪称古人写情诗的范本,历来被天各一方的情人们在兹念兹。邓丽君的演唱清澈深情,极显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风韵。

愿有岁月可回首,如今的歌名《思君》,又添一层深意,承载了歌迷们对逝去邓丽君的满满思念之情。

邓丽君的这张专辑,唱得是《淡淡幽情》,我们听得却是如痴如醉。触电的感觉,迷人的沉醉,假使你对音乐有感触,董小姐相信,这张唱片绝不会辜负你。

邓丽君的中国风,是最古典最正宗的中国风。宋词中的长短句,经由邓丽君的歌声娓娓道来,让人由衷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邓丽君推出宋词概念专辑《淡淡幽情》之后,又策划了一张唐诗专辑名为——《春梦秋云》,准备完结之后,邓丽君发现这些歌曲的总和不过是第一集《淡淡幽情》的延续,邓丽君认为,音乐制作应该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若无法超越《淡淡幽情》,便不能算成功。

因此,《春梦秋云》这张主打唐诗概念的专辑也就没有发表,令世人万分惋惜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邓丽君对于歌唱艺术的执著和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丽君的歌声,总能深深的温暖和打动人心
台湾地区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之第12位
邓丽君?[淡淡幽情]?--独上西楼
经典 | 听!12首宋词构成邓丽君这张专辑,魅力空前绝后
她把宋词吟唱成歌,淡淡幽情
邓丽君淡淡幽情 | 古诗歌和现代音乐的完美融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