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建会:这幅隶书作品取法多样,风格独特。网友:离美术字不远了

隶书作品最容易写成美术字了。以前刘炳森所写的隶书书法,曾被人们称为是美术字,这不,后来的电脑字库当中,就收录了他的隶书字体。所谓美术字,就是指把字写得很工整,没有大小、疏密等多种变化,这与书法艺术本身就不是一回事了。书法艺术,就是在书写中,注意作品的变化关系,注意这里所说的变化,其实就是书法创作的根本方法,与美术字相差很远。

上面的这幅隶书作品,在隶书书法展上获得过书法奖项,这个奖项就是提名奖,是中书协副主席张建会提名的,他在评语中这样说到:

这幅作品取法汉碑,而以《张迁》为主,兼采其他,且有简帛意味,因此融合出之,显得整饬大度,而不乏生动自然之趣。其用笔简朴,体势方严。章法能于空间构成之中,将字内与字外之对比关系进行艺术强化,细微处颇见大小、松紧、疏密之匠心,而又能统一于整体之内,紧凑浑成,不滞不闷,可见视角之独特,别开生面。然仍须留意者:外化形式不可过度,要在自然天成中寻得;用笔稍显单调,要于沉雄迟涩里锤炼笔墨内韵。

这个评语有时候也并不好懂,但我想大致意思有这么几个:

一是说这幅作品的取法问题,是以东汉名碑《张迁碑》为主的,也有简帛,学过其它的一些碑帖,所以这幅作品是作者对书法的融合创作,写得很大气整饬,也很自然。

二是用笔和章法问题。用笔很简朴,简单朴实,结字以方为主,章法上主要强调字内空间的安排,并且有疏密、大小之别,这种方法创作出的作品,既有个性,也有整体感,还有独特的视角感。

三是存在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作品创作的形式感有些过度化了,二是用笔上的笔法也很单调。

但一些书法爱好者看到这幅作品后则认为,这不是在写美术字吗?以前还说人家刘炳森写的是美术字,现在张继也写美术字,一些创作者也写美术字,看来美术字将要进入到书法展中了。也有一些创作者认为,这幅作品是生搬硬凑起来的,是用点画堆积起来的,并没有多少书法的艺术性,还是缺少基本功。而一些人则说,这美术字又怎么了,只要好看就行。

当代书法除了艺术性的分析以外,还更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取法问题。“取法乎上”一直是文人们所追求的,只有取法乎上了,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有高古气象。这幅隶书作品虽然写的是隶书,但它仍然是有高古的味道,这个高古就是以隶书风格表现汉简风格。这一点难能可贵。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隶书就是隶书,其它就是其它,为什么还要揉合在一起?其实这就是当代书法所追求的一种现象。不仅如此,还有人把楷、行、隶等融合在一起,创作楷书作品,也成为书法获奖的一个看点了。

第二,笔法问题。张建会在评语中说到,这个作品的笔法有些单调,意思是说,虽然作品高古,但人家不只是看高古,还要考察笔法等问题。为什么会说这幅作品的笔法很单调?其实说的就是笔法缺少一些变化,笔法中大都是方笔,都是逆入,少了一些提按,也少了圆笔,这种笔法就是单调的笔法。

第三,墨色问题。虽然张建会没有提及墨色问题,但这幅作品中的墨色变化很少,当代书法还有一个考察要素就是墨色的自然书写问题,这幅作品中墨色中没有干湿浓淡枯的变化,全部覩是“一笔书”,在墨色上缺少应有的变化,让作品的质量打了折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欣赏基本要领,搞书法不得不看!
【批 评】高岩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品集评
书法家吴江隶书作品赏析
奇丑的楷书入选了国展,专家说了两个原因,他都做到了
书法大赛评审现场上,为什么许多评委都看上了这幅隶书作品?
朱志刚《桃花源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