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镛:林散之不是当代草圣。书法家认为,但他的书法的确有创造性

中央美院教授王镛曾说到,很多人都认为,林散之是当代草圣,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林散之写的就不是草书,怎么能说他是草圣呢?他的这一观点一出,也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有一些人说,林散之是不是当代草圣,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称呼,也有人认为,我觉得王镛这次说对了,林散之被称作草圣,的确是有点过了,他的所谓的草书,根本没什么高级之处,一堆乱字而已,但也有书法家觉得,林散之是现当代的一个标杆式人物,他创造了草书写法的许多过人之处,是值得肯定的。

于是,有人对林散之的草书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五个方面的结论,而这几个结论,恰恰说明了林散之草书是具有创造性的。

第一,林散之创作草书作品时,善用长锋羊毫和生宣来写字。作为一般写字的人来说,长锋羊毫是很难驾驭的,原因是它的笔锋很软,根本写不出所需要的笔法及字法,加上在生宣上写字时,由于停留时间长了,就会使其出现潴墨,而林散之在书写时,能够熟练驾驭这种毛笔,并且在宣纸上游刃有余,这本身是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的,书法作品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第二,林散之的书法作品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出用墨效果。墨法是在明清两代经常所采用的一种书写方法,例如王铎、傅山等人的书法,就把墨法用到了极致,为后世书法创作带来的可以借鉴的方法。而林散之的书法当中,可以看到,他在书写时把水和墨较好地用在书法创作中,给书法增添了很多的表现力,可以说是当代书法创作中对墨色运用非常到位的一个典范。

第三,林散之的书法是碑帖融合的大作。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笔力够不够,笔法到位不到位,就要看他对历史的名碑学习得如何。林散之曾说,他自己把古代的诸多碑版书法写了三十年之久,而三十年之后,他才进入到草书的学习与实践中,从林散之的草书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线质饱满而厚重,笔力雄强而富于韧性,这就是因为他长年对碑版书法学习所带来的好处,加上后来对帖学的学习,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第四,裹锋书写的创造性发挥,使得林散之书法的技术水平更高。裹锋,就是当你把毛笔写得笔锋散开的时候,调整笔锋,转动笔管,使笔锋裹起来聚在一起,以便下一步的中锋行笔。裏锋书写也是用笔的一种方法,很多人在写字时,往往会出现毛笔笔锋的分叉等现象,这时就要通过蘸墨或者润笔来调整状态,而林散之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由于是长锋羊毫,他便采用捻管、转笔等方法来用裹锋书写,效果大大增强,同时也增添了画面感和用墨的层次感。

第五,在章法上开创了虚实相间、黑白分明的书卷之气。一幅书法作品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书写上的整体感来传达作品的意境之美,而意境美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笔墨、章法来来传递出来的。林散之很注重作品的章法之美,他用虚实、疏密、黑白等对比关系,增加作品中的审美理想,这也是林散之书法的一个重要创新之处。

对于林散之写的是不是草书?他能否被誉为“当代草圣”?而王镛认为他写的并不是草书,怎么能够称为当代草圣?上面的书法家分析林散之草书的五个核心要点,大家是否赞同?欢迎在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一起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圣”林散之草书欣赏——:瘦劲飘逸,网友:学不来!
名不副实的‘草圣’一一林散之
当代草圣-林散之书法[组图]
头条创作挑战赛
遒健豪放、空灵飘逸“草圣”林散之书法赏析
号称当代“草圣”的林散之,六十学草,七十大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