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主任提问:激素冲击疗法,可用于儿童哪些疾病?

1

什么是「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大部分适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如重度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等,使用一般 ≤ 5 天。

激素使用期间必须配合使用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因疗程短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3] 认为甲泼尼龙可用于冲击疗法。

因为它与激素受体的结合率显著高于其他 GC 药物,约为泼尼松的 230 倍,起效时间很快,因此可以迅速抑制酶的活性,并使激素特异性受体达到饱和,且甲泼尼龙对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弱,水溶性强易达到血浆高浓度,故可大剂量冲击,快速控制症状。


《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 版)》[4] 指出,「地塞米松 0.6 mg/(kg·d),最大 40 mg/d,连用 4 d,骤停」方案中地塞米松的暴露时间明显长于中效激素,因此也属于冲击方案。

2

冲击疗法的部分儿童适应症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ITP 患儿 3 级-4 级出血时,建议优先选择 IVIG 开展紧急治疗,随后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 0.6 mg/(kg·d),最大 40 mg/d,连用 4 d,骤停。

偏向 4 级出血时可选择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最大 30 mg/(kg·d),总量不超过 1 g/d,连用 3~7 d 后酌情减量,总疗程 <6 周[4]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轻型:小剂量或不用糖皮质激素。

中型:糖皮质激素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2]

重度活动的 SLE 患儿:≥ 1.0 mg/(kg·d) 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的其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进行治疗,最高剂量不超过 60 mg/d。

SLE 危象患儿:排除感染后可进行激素冲击 [5]大剂量甲泼尼龙 15~30 mg/(kg·d·次) 冲击治疗,最大 1 g/d,连续使用 3 d 为 1 个疗程,每周 1 个疗程,可连用 2~3 个疗程。间隔期间及疗程结束后口服 1.5~2.0 mg/(kg·d)泼尼松,但具体疗程应视病情而定,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

狼疮性肾炎

通常口服制剂选用醋酸泼尼松,静脉制剂选用甲泼尼龙。在狼疮性肾炎的诱导和维持治疗期间均有使用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

1~26 周为诱导治疗阶段,27 周后为维持治疗阶段;原则上推荐每 4 周调整一次糖皮质激素的剂量 [6]

诱导治疗阶段:

初始 4 周:体重 ≥ 40 kg,每日口服激素最大剂量为 40-60 mg;体重 <40 kg,等效最大剂量为 1.5 mg/kg.d。

如病情改善,第 5 周开始减量,30 天(即第 8 周)减量至 30 mg/d,每月调整激素剂量,至 26 周时需达 10 mg/d。

如病情较重,允许最多 3 次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0 mg/kg/次,最大 1 g)[6]

维持治疗阶段:

诱导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重复肾活检,然后根据 (重复) 活检结果选择糖皮质激素剂量 [6]

儿童幼年皮肌炎(JDM)

初治非重症 JDM:推荐足量 GC 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环孢素可作为甲氨蝶呤不耐受者的初始治疗替代药物。

初治重症 JDM:推荐大剂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尽早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和(或)静脉环磷酰胺治疗,序贯口服足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 [7]

儿童自身炎症性疾病(AIDs)


一般予泼尼松 0.5~2.0 mg/(kg·d),最大剂量为 60 mg/d,分次口服。

炎症明显的患儿可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剂量为 15~30 mg/(kg·d),连用 3~5 d,每日最大剂量为 1 g [8]

儿童白塞综合征(PBS)


全身激素:口服 GC 对大多数临床表现都有效;静脉激素多用于后葡萄膜炎、急性深静脉血栓、脑静脉血栓、动脉受累和严重胃肠道受累的患者;推荐全身激素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可用于治疗急性进展性葡萄膜炎,推荐剂量每日 15~30 mg/kg,1~3 d 后逐渐减为小剂量口服维持 [9]

IgAV 肾炎(IgAVN)

IgA血管炎旧称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

目前指南建议及临床回顾性研究推荐,对于持续性肉眼血尿、肾脏病理呈弥漫性损伤并伴有新月体形成、严重持续蛋白尿口服激素效果欠佳的患者,可以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剂量 15~30 mg/(kg·d),每日最大量不超过 1 g,每天或隔天冲击,3 次为 1 个疗程,必要时可以重复 [10]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

甲泼尼龙 10~30 mg/(kg·d),使用 1~3 d,每次静脉输注时间为 2~3 h,建议甲泼尼龙治疗开始前 2 h 同时使用肝素 10 U/(kg·d) 抗凝,持续输注 24 h,或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并行凝血、超声心动图和血压监测 [3]

川崎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


甲泼尼龙 10~30 mg/(kg·d),连续应用 3 d,每次静脉输注时间为 2~3 h

序贯泼尼松口服 ,1~2 mg/(kg·d),直至 MAS 完全控制缓解后逐渐减量停药 [3]

儿童多发性硬化(MS)


糖皮质激素仅用于急性发作期治疗,应该在确认急性发作后尽快给药 [11]

对于有客观神经缺损证据的功能残疾症状,例如视力下降、运动障碍、小脑或脑干症状等,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12, 13]

儿童建议甲泼尼龙 20~30 mg/(kg·d),3~5 d 一次

如果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恢复,可以直接停用,如果恢复不明显,可以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 1 mg/(kg·d),每 2 天减 5 mg,直至停用,总疗程不超过 4 周 [13]

3

冲击疗法注意事项


激素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多。

短期不良反应:呕吐、行为改变和睡眠障碍。

长期不良反应:代谢紊乱、眼部(包括青光眼、白内障等)和肌肉骨骼系统(包括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生长抑制等)损伤,继发感染风险增加,并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治疗易发生感染或者加重感染,冲击过程中可能出现高血压、高血糖、低钾血症、心律失常、消化道溃疡等。

冲击过程中需使用心电监护,测血压,必要时口服或静点质子泵抑制剂,建议每天测血糖,每周监测血钾。

对于存在严重感染、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发热性疾病,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积极予抗感染治疗 [14]


附:表 1.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1]

附:表 2. 糖皮质激素的常用剂量和疗程 [1, 2]



本文审核专家: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蔡泽政
策划:张洁;排版:彳亍口吧
投稿:zhangjie4@dxy.cn

参考资料 (上下滑动查看):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3 版)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 39(4) : 289-296.
[2]  左亚刚, 晋红中. 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专家共识 (2018 年)[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8,12(01):1-7. 
[3]  杜忠东, 张维华, 杨晓东等. 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03):225-231.
[4]  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指南改编工作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 版). 中华儿科杂志,2021,59(10):810-819. 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0509-00397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指南 [J] . 中华儿科杂志, 2021, 59(12) : 1009-1024. 
[6] Chalhoub N E, Wenderfer S E, Levy D M,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for the dosing of corticosteroids in childhood‐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ith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J].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2022, 74(2): 263-273.
[7]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风湿免疫病联盟. 中国幼年皮肌炎诊断与治疗指南 [J] . 中华儿科杂志, 2022, 60(12) : 1236-1247. 
[8]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儿科学组,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儿童学组, 等. 儿童自身炎症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3):161-172.
[9]  陈风华, 唐雪梅, 安云飞等. 中国儿童血管炎诊断与治疗系列专家共识之三——白塞综合征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3,38(06):407-412.DOI:10.19538/j.ek2023060602.
[10]  王辉, 梁颖. 儿童 IgA 血管炎肾损伤治疗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2,37(01):29-33.DOI:10.19538/j.ek2022010607.
[11]  吴晔, 方方, 蒋莉等.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专家系列建议之四——儿童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2,37(05):338-340.DOI:10.19538/j.ek2022050605.
[12] McGinley M P, Goldschmidt C H, Rae-Grant A 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a review[J]. Jama, 2021, 325(8): 765-779.
[13]  邱伟, 徐雁.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8 版)[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8,25(06):387-394.
[14]  姜玉武, 方方, 彭镜等.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专家系列建议之一——总论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2,37(05):328-3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素使用的7大副作用汇总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篇掌握: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神经内科疾病有关的糖皮质激素使用(根据指南总结)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
激素递增法、递减法、冲击治疗剂量总记不住?看这篇就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