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样畸形的肺动脉的吊带,有见过吗?
患者,男,6岁,因“咳喘四天余”入院。

CTA
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干,其绕气管远端右侧、后方及食管前方向左侧走行;气管分叉位置偏低,约平T6水平,左右主支气管受压变窄。左右心房似相连,未见明显房间隔。其余心脏及心外大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肺动脉吊带畸形


概述
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又名迷走左肺动脉,是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的后方,呈半环形跨过右主支气管向左穿行于食道前和气管后到达左肺门,常合并气管下段、右主支气管和食管不同程度的压迫。此外,动脉导管或韧带向左后方与降主动脉相连,此结构和异常的左肺动脉一起形成的血管环可压迫左主支气管。50%的患儿还合并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另有报道患儿合并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胆道闭锁等其他器官畸形。临床上,气道不全梗阻引起的通气障碍是本病患儿最突出的表现,气管内分泌物的滞留可引起肺不张和肺炎,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反复肺部感染是患儿就诊的最常见原因。如无外科治疗,本病病死率达90%。
临床表选
PAS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2,绝大多数患者有症状(约90%),这些症状90%出现在生后的第1年,无症状的PAS患者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偶然被发现。

呼吸道症状最为常见,并且以呼气相延长的哮鸣和喘鸣为特征。主要的症状有咳喘、气促、发绀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抽搐等表现,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异常形成的左肺动脉绕行于气管后面所形成的吊带压迫气管,且婴幼儿气管发育不够完善,支撑能力较差,长期受压部分可致塌陷进而形成狭窄,发生气道梗阻,造成组织缺氧加之易合并呼吸道感染,从而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由于异常的左肺动脉绕行于气管和食管之间,不仅压迫气管,对食管也有压迫作用,从而小婴儿可出现呛奶,年龄较大儿童出现吞咽困难等。
因为本病患儿又多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相对肺血量较多,兼之小婴儿各项免疫功能及气道屏障功能发育不够完善,且存在气道梗阻,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而易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影像学表现
正常情况下,左肺门的顶部较右侧高约1.0cm左右,在气管隆突层面相当于第5胸椎水平主肺动脉向左后延伸为左肺动脉,左肺动脉位于左主支气管的前方及外侧廷伸进入左肺门;右肺动脉从气管分叉前方横向右行,出纵隔右缘前先发出右上肺动脉(前干),然后移行为右下肺动脉(叶间动脉)出纵隔进入右肺门区。肺动脉吊带CTA表现则显示主肺动脉明显扩张,主肺动脉根部向右后延伸为右肺动脉,而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紧贴气管末段或左主支气管后壁向外延伸,同时显示气道受压情况。CTA可全面、立体显示心外大血管形态、走行、气管狭窄的范围和程度以及血管环与气管之间的关系,直观、无创、可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超笔记】(78)《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肺动脉吊带
肺动脉吊带(上)
【头条】肺动脉吊带
一起来认识肺动脉吊带的影像诊断与解剖模式
遇到胎儿肺动脉吊带,你需要掌握这些
肺动脉吊带的影像诊断与解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