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实了知身心真相
禅修即是认识身与心,认识它们是无常变化的一种自然现象,终归于苦,而且不属于你或我;若能对身心的真相了知到这种程度,禅修者就不会去追逐它们。身心实相使心开始放弃执着,没有执着就没有痛苦。
禅修者一旦了知到身心只是一种不断生起消失的变化现象,那么,任何人也不会再去执着身心以及由此相关的一切事物。这种不执着身心世界的心理现象被通俗地称为放下,这是以真正的了知身心实相为基础的不执着,这种了知被称为真正的智慧。修行者一旦获得了这种智慧,他的执着程度开始消退,与生俱来的痛苦也会由此而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消失。
佛法禅修的目的在于如实了知身心实相,并由此建立智慧。如果在有我的错误基础上,任何的努力都不会使修行者真正放下身心,没有放下,痛苦就无法消除。人们要不断地行动,以求取足够的成绩,用来满足自我。所以,完全彻底地不再执着,要以认知身心的本质为前提。
心知道身体在衰老并趋向不归,而那个身体就是我自己,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下,你如何能保持完全的平静呢?!错误的人我理念使人们成为身心的奴隶,由此而产生无量的痛苦。但身心终究是无我的,物质色身的衰老过程是无法停止的,透彻地了知这一点,就可以止息痛苦。
如果禅修者通过观察,了知到身体只是色法(物质),衰老是一个必然的自然过程,它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中,任谁也无法阻止——无人能阻止自然规律——这是真正的无我,由此可以了解到身体的本来面目。如果能这样认知身心,修行就是正确的,在这种如实之智的认知下,痛苦就无法生起。
相反,如果把身体看成是自己的,是我的,那么,身体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带来烦恼痛苦。它在老化,它在走向某个方向。在身体是自我的层面上,人类永远都是被动的,你可以改变它的一时状态,但改变不了它的本质——无常逼迫下的老化与痛苦......
在生命的进程中,如果我们错把身心认为是我,那么,痛苦与烦恼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欲望使我们无法接受身体的事实,但现实中又无法改变身体的任何本质形式——它无法被改变,生老病死不能被改变,这是人类一切行动的最大局限。生命像河水一样流动,谁也不能让它停止下来。
佛陀教导我们禅修,以发现身心的无常为目的。身心不是我,也不属于我的,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在这一点上,禅修者找到了平静,心被转化了,于是痛苦也被转化了。禅修者若能于此获得透彻的智
能,生命的过程就成了一种坦然的流程。当心不再执着身体为我时,欲望带来的一切痛苦都将消失殆尽。
在有我的错误基础上,没有人能真正放下什么。身体是我的,是血肉之躯,容易受到伤害,在这个脆弱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来讲,人们的担忧与恐惧是无法根除的——无人能在这样的基础上获得永恒的安宁与自在。佛陀发现,一个人若想放下并获得自在,他需要认识身体与心理的本质。若能透彻地了知身心的本质,心则不放自放。
佛陀教导的修习方法,从不无端地教人放弃一切事物,他教导“如实认知”身心的本质,这是止息痛苦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从佛陀的经典中看到,佛法的修行就是从终极真理上认识身心,而不是尝试着先去放下。
人们在身心之中已经沉浸太久,在其中追逐、索取并因此而痛苦,习惯已经养成,所以人们在修行之初很难去做纯粹的身心认知,因此,禅修是需要再学习的。纯然地认知身心不太容易,所以我们需要佛陀的教导,我们依着他的教导来学习纯粹地认知身心。
身心是人类执着的中心点,身心也是人类产生痛苦的中心,如果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佛陀所教导的观察身心本质的伟大意义。在执着的地方观察,就抓住了重点;如果认识到身心的本质只是无常,于是执着就会在瞬间消失。心是非常聪明的,它不会执着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事物。一旦它认识到身心的本质,它即刻会放下——心不可能在无我的地方发生执着。
执着只有在“有我”的地方才能发生,在“无我”的境地下,执着没有生存的空间。佛陀发现的身心本质是无我,于是在那里,执着停止,痛苦也随之完全根除。我们真切地看到,在无我的地方才有痛苦的止息,这让人们振奋不已,也给了人类以希望。无我的真理让心理宁静下来,在这种宁静之中,五蕴身心依然存在,那个被称为生命的身与心依然在发生着无常的变迁,但痛苦却停止了——这就是解脱的含义。
本文作者:如是
2008-9-19
推荐阅读:
《尊者阿迦曼传》http://www.515888.net/mybook/zzajmz/index.htm
《尊者阿迦曼传》节选
念住常现前
  头陀行比丘们习惯于游走前进,在偏远的地区找寻
隐居之处,以便全力投入灭除烦恼。长老阿迦曼也是一
样,每年三个月的雨期安居之后,他便循例前往山区森
林中,附近则有聚落或小村子可以托钵。他在东北地区
的时间比在其他地区来得长,因为这地区的山岳和森林
较多,也邻近一些城镇,如那空番诺、沙口那空、乌东
泰尼、诺格海、洛伊、洛沙克和寮国的达盖克、宾丁尼
、兰拉邦,那儿有着大森林和高山。不论身在何处,不
管是白天或晚上,对他来说,灭除烦恼是最重要的。
  他的心里从来没有任何建居处的想法。他全心全力
投入灭除烦恼和心意的开发。因此,他总是宁愿隐居,
独住独往,以解脱做为唯一目标。
  他始终坚定不移,这是他精勤努力的特点。自从他
发现了正确的方法,由于一再的练习,他的进步也持续
地增强。身体一再地被解析,然后用慧眼加以分解消除
,直到身证成就。心意,因为不间断的精进而强化,由
轻安宁静而增加了猗息喜乐。依照他说,他的每一个行
为举止都未曾离开灭除烦恼,不论他在何处。
不管是外出托钵、扫地、清洗痰盂、缝衣或漂染僧服、
用餐、往来于寺院内外,他的念住恒常现前,就像这些
行为举止和身体姿势后面的一个控制元件一样,硕大的
福利果证用此利器而可获得。只有在睡眠时,念住方才
不在。一旦醒来,他决不继续躺卧,因为那会养成懒惰
和贪着睡眠的习惯。相反的,他立即起床,洗脸并开始
精勤地灭除烦恼。
如果盥洗后睡意还浓,他会延后一会儿,才开始禅思静
坐,以免自己不经意地睡着了。他藉着经行禅思来消除
睡意,增快经行的速度来驱除顽强的睡意。当睡意已经
消退了,或当身体疲累需要休息时,他就重新开始静坐
禅思。
  早上当托钵的时间到了,他穿好三衣—内衣、上衣
和外衣。一边的肩膀上,交叉背着的袋子里装着钵,念
住恒常现前地走入村子里。走路往返于村子里是另一种
念住的练习,心意持续地在控制之下。回到他住止的地
方,他会从钵里取出食物加以分类整理。他通常拒绝后
来送到的食物,只接受托钵时放入他钵里的食物。只有
后来,当他很老的时候,他才允许自己接纳后来送到的
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空海法师:出入息念修习的问题(上)
如何正确地消除烦恼
把修行法则变成行动的指南
【推荐】与证悟者相遇
观心提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转如是老师博文:超越人类的思维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