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人怎样在海外建国?



NO.378 - 兰芳共和国

作者:小蔡

编辑:Q先森  /  出品:冷热军事史


1777年,正当英国东印度公司于印度急速扩张之际,一家华人成立的贸易公司在东南亚的婆罗洲岛上建立起了一个小国家。


这家公司叫做兰芳公司,而它所成立的国家叫做兰芳共和国——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 婆罗洲,圈内大致为兰芳共和国的范围

那么问题来了,华人为什么要在海外建国呢?


为谋生计,华人远下南洋


华人在东南亚活动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宋未元初时期。


由于生计问题,广东、福建的不少沿海居民都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地区经商、打工。久而久之,东南亚各地就出现一个又一个华人社区。当地的邦国领主为与中国开展商贸关系,对当地的华人份外优待,不少华人因而致富。


到了元未明初,华人已经在南洋拥有一定的地位影响力

▲ 东南亚与南海周边地区,图下方的加里曼丹岛即婆罗洲岛

对于当时华南沿海居民来说,有一个在南洋谋生的亲戚绝不稀奇。其中中最著名的例子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期间,在马六甲一带剿灭的海贼首领陈祖义。陈祖义是海盗首领,是一位华人,当时他的实力甚至比东南亚地区的邦国还要强,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尽管当时华人在东南亚已经相当活跃,但总体数量并不多。直到清中叶时期,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 郑和


清朝人口暴增,批量涌入南洋


清朝自康熙帝收复台湾之后,政治及社会局势安定,尤其是沿海地区更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康熙帝为了稳定民心,承诺“永不加赋”,其后的雍正、乾隆也能基本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因低成本、产量被中国农民广泛种植,清中叶时期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社会安定和粮食充足的条件下,清朝人口急剧上升。以广东为例,雍正初年的人口只有3百多万,到了乾隆37七年(1772年) 上升到7百多万,再到嘉庆十七年(1812年)更超过了2千万

▲ 乾隆帝

人口暴涨的后果也随之出现,土地资源分配不均、劳动力供多于求是当时普遍的社会问题。村落与村落之间因争夺资源而发生的械斗和冲突在当时层出不穷。


因此,大批华南沿海居民远走他乡,到南洋打工谋生,又或者投靠当地亲戚。当中有不少是因械斗失败的客家人,也有些在家乡混不下去的福建人潮州人


刚好在这时,婆罗洲的苏丹国正打算大量开采当地的金矿和锡矿。大批贫穷的华人就被南洋的机遇吸引过去了,为海外建国提供了人口条件

▲ 客家村落


华人经济和军事实力壮大


随着大量华工来到东南亚,不少华工公司、团体也相应出现。这些公司主要是华工在当地的中介人,负责跟苏丹商讨工作合同,继而收取中介费。


另一边,这些团体也为华工们提供其他服务,例如帮助他们寄信、汇钱回自己老家,提供归葬服务给客死异乡的华工等。


与此同时,由于荷属东印度公司经常骚扰在婆罗洲的华工,这些公司也从广东招募团练,当中尤以客家人最多(因为客家人有械斗传统)。这些团练来到南洋担当保镖以及僱佣兵,负责保护当地矿产及华工的安全。


团练基本沿用清代的军事组织,经常训练,纪律严格,火枪火炮多采购自葡萄牙人,故作战能力不逊于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僱佣兵。

由此可见,华人公司在当地已发展得极具规模,拥有不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东南亚当地政府也甚少理会,所以华人公司拥有很高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是团结当地华人向心力的标杆


到18世纪后半期,南洋华人已拥有建国的先决条件,包括人口、财力、军力,但还差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就由一个失意的广东书生罗芳伯开始。


罗芳伯建立兰芳共和国


罗芳伯于1738年生于广东梅县,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34岁那年,罗芳伯因乡试失利,遂毅然与百余名同乡到婆罗洲谋生,并立下“壮游之志”。

▲ 罗芳伯

在婆罗洲的华人聚居地,罗芳伯先是当起了一名教书先生。后来,他投靠了由同乡吴元盛所创立的华工团体——聚胜公司


由于华工文化水平比较低,罗芳伯这种知识份子在当地备受重用及尊敬,很快就成为吴元盛的左右手。罗芳伯本人亦精通武术,可谓能文能武。


靠着胆识和领导才能,罗芳伯成功团结了当地华人,亦能与婆罗洲的土著建立良好关系。后来,罗芳伯的威望超过了自己的老大吴元盛,各地同乡会也一致推举他为聚胜公司的领袖。


罗芳伯将聚胜公司改名为兰芳公司,继续维护华人利益。


当时最令罗芳伯头疼的问题,是七家华人公司因采矿而频频内斗,外患则有荷属东印度公司虎视眈眈婆罗洲。

▲ 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

罗芳伯打算从解决外患来提高威信,向各华人首领展示自己的领导能力。


一方面,罗芳伯购买葡萄牙新式军火加强军力,一方面说服婆罗洲苏丹和土著头目出兵支持对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军事行动。


最后,罗芳伯带领联军两次击退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成功夺取荷兰人在婆罗洲建立的据点东律万。兰芳公司亦协助婆罗洲苏丹平定当地土人叛乱,苏丹对兰芳更加信任和支持。


凭借上述成功行动,罗芳伯树立了极高的个人威望。他利用此政治资本重新划分了华人公司的矿权,一举解决了华人内斗问题


1777年,在华人及婆罗洲苏丹的支持下,罗芳伯以东律万为首都,在婆罗洲西部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罗芳伯成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称号为“大唐总长”。



依附清朝,对抗荷兰人


罗芳伯深知婆罗洲苏丹支持兰芳建国的考量——希望能够有一个政治势力去缓冲甚至阻止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入侵。


于是在1778年,罗芳伯派代表赴北京,以“兰芳公司”的名义(不想因为共和国称号引起清朝不满)向清廷进贡。乾隆皇帝欣然接受,兰芳共和国遂成为清朝名义上的海外属国。


罗芳伯将兰芳共和国成为大清属国的消息大肆宣扬,果然荷兰人十分忌惮清朝,不敢轻易开启战端,放弃了入侵婆罗洲西部的计划兰芳共和国因此成功地争取了百余年和平时期

▲ 荷兰舰队

罗芳伯再次解决了外患后,遂专心发展共和国的内政。他带领国民发展农业、扩大矿产量,又创办学校及交通事业;在军事方面,则设立兵农合一、全民皆兵的制度,又开办兵工厂增加防务......兰芳共和国呈现一片繁荣安定的景象。


罗芳伯执政22年后因病逝世,终年58岁,临终前推荐另一威望极高的华人领袖江戊伯继位。

▲ 罗芳伯之墓


兰芳共和国灭亡,新加坡建国


兰芳共和国之所以被称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于其百余年来,无一任总长是世袭继承的,历代总长都因德高望重而被当地华人推荐任职。


一个政权推行既有禅让特点、又有民主共和特征的制度,在亚洲历史上是第一次


清朝晚期,清朝因为1884年中法战争失利而丧失了对东南亚地区的控制。荷兰人趁机对兰芳共和国用兵。由于军备相差较大,兰芳共和国在激烈抵抗五次后落败,国土遭荷兰人吞并。

▲ 中法战争中的一次战役

不过,荷兰人还是担心清朝报复,所以灭亡兰芳后,另立一个傀儡政权,以蒙弊清朝视听。1912年清朝灭亡后,荷兰人才正式将兰芳共和国旧地划入其殖民地管治


兰芳共和国的遗民为了避开荷兰管治,透过苏门答腊迁往马来半岛一带。现今马来西亚华人有不少是兰芳共和国的后裔,而兰芳共和国的故事亦因这些遗民而广为流传。


1930年代,在英属海峡殖民地的图书馆内,一位年青人读到了有关兰芳共和国的文献。他深受罗芳伯和兰芳公司奋斗史的启发鼓舞,认为华人绝对有资格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国家


1965年,这个年青人在马来半岛建立起一个华人国家。这个国家叫做新加坡,这位年青人便是李光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客家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为何坚持了百年就灭亡?
从落魄书生到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缔造者——罗芳伯的传奇人生
爱看
这位中国人做不了官,赌气跑到南洋创业,竟建立了亚洲首个共和国
清朝一个秀才,跑到海外建立世界第一个共和国,至今国民仍说汉语
除了中国外,还有一个国家一直还在讲汉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