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荆霄鹏:与古为徒 书道写心

?

荆霄鹏近照
简介
荆霄鹏 1976年生,字昊之,田英章先生入室弟子,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书法教师,国标书法教材《书法练习指导》(晋人版)副主编,九年义务教育《写字》教材范字书写者。现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硬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编著出版书法教材400余部。曾获“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当代硬笔书坛最具影响力书法家”、“二十年中国硬坛百家”、“中国硬笔书坛百杰”、“欧楷十杰第一杰”等称号,多次担任全国书法赛事评委。
   山西青年报:作为全国知名的书法家,您的书法博涉多能,软硬兼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书法的,真正进入书法的大门又是在什么时候,请谈一谈学书过程中让您记忆犹新以及一些有意义的事儿。
   荆霄鹏:曾经的无知少年,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其中最不能割舍的就是对书法的喜爱。幼年懵懂,少年天真,不知道书法是什么,对字好坏的理解,却在成长中逐渐清晰。父亲喜欢写毛笔字,每年春节,总会将写春联的边角料裁成小块,写上“木门”“桌子”“粮仓”这样的字样,贴在相应的位置。我每日相对,印象很深。我的二爷爷是一名中学教师,毛笔字写得很好,春节时我也常去他家拉纸倒墨,耳濡目染,亦增其爱。老舅的字在方圆百里很有名气,幼时能在很多地方看到他的字,大小方圆、虚实顿挫,每看一次都会让我羡慕不已。
  由于对写字的喜爱,我常常留意身边的好字,小学时期的曹继业、翟林设老师,初中时期的文东祥、张汝赞老师,他们的板书都非常漂亮,都成了我学习的对象。在去中学的路上,有一块用毛笔抄写在白灰墙上的《村民公约》,寸大楷书,我每次经过时都会驻足流连、细细体味。临走时仍然不舍,就用小刀偷偷撬下一些带字的白灰皮,装进口袋回家琢磨。后来才得知,抄写者竟是鼎鼎大名的书法家雷崇善先生。又有一年暑假,受到老舅的一番教导与强化训练,我才知道“中锋”“侧锋”等笔法概念和“板与活”等结构规律,写字水平也有了质的提高,也真正进入了书法的大门,其时大约十六七岁。在学校学习之余,练字便成了我重要的课外活动,学校的板报、海报、通知、会标都是我发挥特长的平台。1995年毕业后留在太原工作,书法依然是我主要的业余爱好。
   山西青年报:从小便对书法耳濡目染的您,一直将书法作为业余爱好来做,这一坚持便是数十年。在您学书的过程中真正的转折点是在什么时候,从中让您感悟最多的是什么?
   荆霄鹏:由于当时没有老师指点,便订报购帖,自学自练。那时学得很杂,颜真卿、欧阳询、米芾、赵孟頫、唐寅、文征明、王福庵等,都是我学习的对象。到了1997年,我首次参加书法赛事,以一幅颜体楷书作品在全国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于是练字更勤,参赛更多,各种大赛成为我检验学习成绩的平台,诸多奖项成为我学习书法的动力。
   在我学书的过程中,除了身边的书友,还通过网络认识了五湖四海的书友,他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之后遇到了影响我书法命运的贵人——我的恩师田英章先生。先生常常教导我们,欧体是一座书法的高峰,也是取之不竭的宝藏,终其一生的精力也未必能达到什么水平。虽然有时候似乎有了一些进步,但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因为“差一点就是差很多”。他让我明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书法的知识是无穷的,人不可能诸体兼善,也不可能凡事皆明,书法的学习总要有所侧重和选择。
   参加工作20年来,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书法。“跬步由卑自登高,人生乐趣是多劳,细流不择方为海,粉米抟来可做糕。”在这些时间里,我一方面读书写字,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另一方面身体力行,潜心编写出版各类书法教材。
   山西青年报:学书30余年,您在全国各大书法赛事中获最高奖20余次,被清华美院特聘为书法高研班教师,参与编写的《书法练习指导》已成为国标教材,独立编著的400余种书法字帖畅销全国各地……是怎样的一种信念让您取得如此成就?
   荆霄鹏:之所以收获颇多源自于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执著追求。真正的书家是半个出家人,生活中我很少推杯换盏,而把对生命的热爱都放在了书法上,多少年如一日——每晚四个小时、每个双休日、每个节假日,我都会选择一间室、一盏灯默默地做着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一路走来早已忘记了人生应有的其他乐趣。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要懂得“舍得”二字的真正内涵。
   如今,我依然把业余时间都放在书法上,读书、写字、编写书法教材、回复来自全国各地书友的邮件、完成永远无法还清的“字债”和各种书法活动的邀约……而处理这么多的事情需要忙而不乱,从容面对。
   山西青年报: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感到徘徊、迷茫的时候,您是怎么去解决的,又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荆霄鹏:学书30余年,其中也有过徘徊和迷茫,尤其是在学习欧楷方面。当“艺术性差”、“状如算子”、“难以突破”、“不利于发展”等声音不断在耳边响起时,我感到了抉择的痛苦与折磨,这种痛苦持续了数年。直到有一天,我专程求教于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先生的一席话,坚定了我学习欧楷的决心。我非常感谢师友们提出的不同意见,这是对我的真心关怀。后世习欧者众,历代高手林立,虽然同宗,然风格各异,足见欧字之潜力无穷,我已经选择了这条主攻之路,就要一直坚持走下去。
   这个不变的决定成就了我内心的宁静。而内心的宁静与自身的阅历、对生命和书法的认识是分不开的。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对自己定位要准确。看清眼前的道路,面对困难和挫折就让勇往直前的光芒冲刷道路的坎坷。
   另外,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入之弥深,望之愈远。我学书虽有30多年,但越来越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学生。面对着灿若繁星的历代书法大家和浩如烟海的经典碑帖,真令人望洋兴叹。对自己的字,也常常有恨铁不成钢之感,作品写出来总觉得不满意,总希望下一幅会写得更好。所以近几年虽然一直想出一本像样的作品集,但苦于没有满意的作品一直拖延至今。翻拣所集作品,笔墨仍属幼稚,境界尤欠高雅,也真是无可奈何,仅供观者一笑耳。如能得到贤达方家之教正,是为幸甚。
   山西青年报:您钟情于欧楷,再加上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使您的书法水平愈发精进。在您看来,学习书法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荆霄鹏:“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严谨之风应该贯穿于每一个细节。我对每一幅作品绝无半点应付,内容、用字考证都要有理有据,准确无误,有时甚至不惜毁掉已经写好的作品。同时,我每天都要回复很多邮件,邮件中的问题多种多样,或求教书法理论,或求释字体源流,或探究异体字形,或咨询当代规范字的规范原则、笔顺,等等。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积累和严谨的考证,给予正确或相对合理的解释。
   此外,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论人、论事、论书要毫无门户之见,所谓“虚其心以察,平其情以出,实事求是”,而包容的心态源于眼界的开阔。书法之美是多元的,或俊美,或朴拙,或正气凛然,或奇崛生姿……只要是传统的经典,都可毕其精力而行之。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是要有眼界,要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每个人的审美各有不同,主攻方向也不一样,通过长时间的潜心学习,总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喜欢不同的声音,而且是发自真心的喜欢。包容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人书法所能达到的高度。胸怀决定高度,海纳百川的胸怀,一定会吸收更多的经验,从而促使自己更进一步。(来源:山西青年报杨伟义 王文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家荆霄鹏:清秀俊逸 工稳端庄
荆霄鹏的硬笔书法欣赏和学习
荆霄鹏—山西高瓴
著名书法家荆霄鹏题词
书法家荆霄鹏
〖書法欣赏〗荆霄鹏书法作品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