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三桂的失败前兆湖南失守

王辅臣败降,吴三桂失去西北羽翼。此时,只有东南战场的耿精忠可以依靠了。

  康熙十五年六月,得知精忠叔父耿继善焚毁营盘从建昌、新城撤走的消息,康熙帝判断耿精忠和郑经之间闹翻,即刻严命大将军杰书、贝子傅喇塔、赖塔以及江西总督李之芳等人迅速剿灭福建的耿精忠部队。

  入闽之后,清军势如破竹,很快进抵建阳,攻克建宁,打得耿军败退连连。

不久,耿精忠手下大将白显忠不敌清军攻势,被迫投降。雪上加霜的是,在耿精忠最倒霉的时候,台湾郑经乘虚逼其后方,不断派兵攻袭兴化(莆田)和福州等地。

  面对如此的前后夹攻,耿精忠内心惶惧无比。这时候,为了活命,也只能向清朝重新投降了。但如果投降,被他扣押久之的范承谟,肯定要在康熙帝面前一五一十揭发他当初的叛逆起因。为此,耿精忠在投降前所要做的最重要一件事情,就是先把范承谟杀掉灭口。

  康熙十五年九月三十日夜半时分,耿精忠派兵冲入范承谟被拘押的地点,把范承谟和他的幕客、亲属、甚至看守他的狱卒,共50多人,统统秘密杀死。然后,耿精忠又下令手下将范承谟等人的尸体焚毁,以图不留任何痕迹。

康亲王杰书在进兵的同时,依旧按照康熙谕旨招降耿精忠。此时,耿精忠还想讨价还价,回信表示说,希望朝廷能够再下一道赦诏,自己和手下才能放心投降。

  此时的康亲王,也不敢擅自做主应承。福建距离北京太远,往来传递信息太费时间,万一台湾的郑经再和耿精忠重新联手,他也负不起这个责任。于是,杰书不再理睬耿精忠要求,促令大军继续向福州进军。

  九月底,清军已经抵达延平(今南平市),守城大将耿继美献城投降。福州遥遥在望。

  到了这个地步,耿精忠没招儿了,马上派人赶赴延平,献上吴三桂给他的“总统将军”大印,表示向清军投降。为显示诚意,耿精忠还派他儿子耿显祚同先前被自己扣留的朝廷两位使臣一起,前往延平迎接康亲王来接收福州。

  十月一日,康亲王杰书先遣侍读学士尹泰携带康熙赦免诏书到福州宣读,正式接受耿精忠投降;三天后,耿精忠率文武官员出福州城,跪迎康亲王杰书,呈献福建的官兵册籍。

  得知耿精忠投降,康熙帝非常高兴,马上下诏,依旧保留耿精忠的靖南王爵,命令他率旧部随清朝大军征剿台湾郑经军队,以立功赎罪。原本为耿精忠固守温州的大将曾养性也只好献城降清。不久,广东原清朝的潮州总兵刘进忠、碣石总兵苗之秀等人也先后表示投降。

  对这些人,康熙帝依旧一概赦免,并且命令他们仍任原职,戴罪立功。

  有了这种投降保命保官效应,散布在江西、浙江的残余叛将领纷纷前往清营缴械投降。

  随着浙闽战事的平定,清军对台湾郑氏部队开始猛攻,陆续收复兴化城、泉州、漳州、海澄等城,打得郑军最后不敌,狼狈逃回台湾。一时间,闽地悉平。

  尚之信降清,稳定广东形势

  王辅臣降,耿精忠败,康熙帝和他的清廷,就得以倾注全力剿灭吴三桂了。

  面对清军得胜的大势,广东原本叛清的尚之信很快表示乞降。他当初向吴三桂投降,根本原因在于自保和泄愤(生气朝廷和父亲把平南王王爵转给弟弟)。这么久以来,他从未为吴三桂派出一兵一卒,也不曾跟清军交过战。

  康熙十五年十二月九日,尚之信派人携带他的一封亲笔密信,前去和硕简亲王喇布军前乞降。人在北京的康熙得知消息后,马上下一道敕谕,表示对尚之信不究既往,也不责斥他先前举动为反叛行为,而是说成“变异”,还对尚之信“深为恻悯”。

  稳住尚之信后,康熙下密旨,催促康亲王杰书派人速进广东。很快,清朝的“镇南将军”莽依图率领清军急行军,从江西赣南统兵赴粤……

  康熙十六年五月四日,尚之信在广州率领省城文武官员及兵民向清朝“归正”,还派遣他弟弟尚之瑛代表他本人到韶州迎接清军。

  为了酬报归降,康熙下旨,把尚可喜的亲王爵转给尚之信承袭。

  一看尚之信都“归正”了,先前叛清的广东文武大吏也纷纷投诚。所以,清军在广东全境,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

  康熙大感满意,下诏再次“表扬”尚之信。同时,他还指示尚之信马上率领军队进攻广西的吴三桂军队,争取再立大功。

  尚之信归降,清军入粤,吴三桂大骇。如果处理不好,后路被断不说,还会即刻有腹背受敌之险。所以,他马上派出三万精兵,进至湖南与广东交界的宜章,企图分兵进攻乐昌(广东乐昌)和南安(江西大余),进而想夺取韶州(韶关),如果得计,就必能控制交通要道。韶州,乃江西与广东的咽喉之区,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指挥得力,清朝各军赴援。最终,清军把吴军杀得大败,广东全省形势进一步稳定。

  吴三桂一看在广东不能占得便宜,就退而求其次,派出精锐奔赴广西,派大将马宝取道宜章,进入广西富川;派其孙吴世琮等人至桂林,诱杀孙延龄之后,占领了桂林要地。所有这一切,目的就是巩固湖南后方。

  而清军在广西方面呢,由于尚之信被调去韶关增援,先入广西的清朝莽依图部队因为缺少船只,就没能和清军傅弘烈部队会师。清军诸将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派遣傅弘烈和莽依图邦合军之后联合攻取平乐和桂林,派遣尚之信、将军额楚以及都统勒贝等人进攻宜章、郴州。如此一来,吴三桂军队首尾不能兼顾。

  随着平乐、桂林、南宁的攻克,清军基本占领了广西全省。吴世琮本人身负重伤,狼狈逃跑。

  由此,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清军从战略上已实现了对吴三桂的大包围。

  草包韩大任率先投降

  由于清军陆续在湖南东部、南部开辟出新战场,步步为营,建立起稳固据点,使得人在衡州的吴三桂,日益处于清军进逼之中。

  至此,吴三桂叛军的灭亡,其实已经是早晚之事!

  得意之时花添锦,失败时成落井石。由于吴三桂在军事上接连失利,逐渐开始出现了内部的互相倾轧。其手下将领各怀异心,或死或降。

  吴三桂手下有一名大将高得捷,非常勇猛善战,其部卒也都是敢战精兵。康熙十五年初,高得捷率手下数万之众攻取了江西重镇吉安,清军数次重兵进攻,均被其杀败!但是,高得捷副手韩大任由于擅于巴结,被吴三桂晋升为“扬威将军”,从此就在军中能够和高得捷分庭抗礼。对此,高得捷深感受辱,郁郁成疾,竟然不久病死于吉安。

  高得捷病死,草包韩大任独掌吉安兵权。

  韩大任以儒将自诩,每天诗酒自娱,在军事方面完全是外行。这时候,清朝的简亲王喇布率江西总督董卫国等提军十万,把吉安重重包围。

  面对汹汹而来的清朝大军,韩大任自然不敢出战,只懂闭门坚守。

  吴三桂得知吉安被围消息,心内如焚,忙遣大将马宝率领万人前往增援。

  抵达吉安之前,马宝派人混进城,通报自己的援兵消息。但韩大任却说:“我听说马将军已降清,如果他真来增援,可到城下摘下帽盔,如果他没有剃发,我就出城当面会他!”

  当时的马宝,由于部队被江水阻隔,不能即刻达于城下。如果当时韩大任能够率领城内吴军顺势杀出,马宝在外面杀进,里应外合,肯定能给清军来个反包围,消灭清军围城部队,应该一点没有问题。

  望眼欲穿,过了好久吉安城中寂然无一炮相应,马宝生出疑惑,也不敢前进。

  趁吴军犹豫,清军却忽然掉头攻击马宝援军,把马宝所率的吴军杀得大败而逃。这一路救援部队无功而返,悻悻退还湖南。

  被围困二百多天,吉安城中粮饷早已断绝,最终,韩大任想出了一个“妙计”——跑!

  韩大任逃出吉安之后,在宁都、乐安、万安、泰和等地往来兜转,没头苍蝇一样瞎跑。由于韩大任所率都是吴三桂精兵,清廷严令追截。

  逃跑途中,韩大任手下有一酒肉幕客叫王怀明的人(原名孙旭),就婉转劝说韩大任降清。岂料,这个草包统帅马上答应。不久,又在老虎洞被清军追及,于是韩大任趁势,决定派人到福建康亲王杰书军前投降。

  康熙帝听到消息后很高兴,派人把韩大任驿送京师后,当面接见嘉奖,特赦其叛逆之罪。

  听闻主帅投降,本来归于韩大任名下统领的江西吴军顿时丧失了主心骨,在很短时间内,四万多人被歼,近5万人投降。

  至此,深受吴三桂宠信和重用的草包韩大任,率先为吴三桂集团敲响了失败的丧钟!

  继韩大任之后,吴三桂的水师将军林兴珠也秘密降清。这个林兴珠熟悉湖南水道,掌握许多吴军水师机密,投降之时还携带了所属船只和大炮,使吴军一直赖以得胜的水师优势顿时失去。日后,长沙、岳州决战中吴军大败,和林兴珠之降大有关系。

  吴三桂称帝

  兵力丧失,数将投降。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由于这么多大军驻扎湖南,拖延日久,吴三桂的粮饷也逐渐出现了大问题。

  由于军需不足,吴军只得加税田亩,军用急切,征催严迫,致使百姓怨声四起。

  日复一日,吴三桂逐渐失去民心,先前希望他战胜的老百姓,逐渐就不再支持他这个巧取豪夺的“大周”,开始转向支持清廷,希望“王师”重返……

  康熙十七年,须髯斑斑的吴三桂起兵已有五年,年纪也67岁了。五年多来,终日操心军事,心力劳瘁。随着时间的流逝,初期的胜利如同泡沫一般,迅即消失。失败、背叛、逃亡,等等坏消息,相继不断。这些压力,更促使他衰老的速度增快。

  眼见老王爷日趋憔悴,情志不舒,吴三桂手下的心腹党羽们就纷纷劝进,让他马上继位当真皇帝。

  想想称帝之举能够安抚军民之心,鼓舞士气,再想想自己年已垂暮,吴三桂叹息良久,就决定称帝来娱己娱人了。

  康熙十七年三月一日,吴三桂在衡州继位为帝。称帝这天,吴三桂身穿大红衣,头戴翼善冠,到郊外登坛。众人正行礼间,忽然天降大雨,这位“周帝”的仪仗、卤簿顿时被雨水打湿,泥污不堪,黄漆涂抹的瓦片也顿时变黑,使得参加仪式的“群臣”大为扫兴。内心哀叹,吴三桂也兴味索然,大有不祥之兆的感觉。

  虽然形同儿戏,毕竟也当皇帝了。于是,吴三桂宣布国号为“大周”,改元“昭武”,以衡州为都城,并改衡州为 “定天府”。

  吴三桂不在兵势极盛的时候继位,而在耿精忠、孙延龄、王辅臣等人非死即降的倒霉时候继位,完全就属于一种政治儿戏。看到吴氏政权即将败亡还称帝,当时吴军统治区老百姓和士大夫也不再拥护吴三桂。

  吴三桂年号“昭武”一经颁布,民间马上传出一首民谣:“横也是二年,竖也是二年”——因为“昭”字,横竖都是二笔!

  人心向背,已见端倪。

  长沙大战

  吴三桂占领湖南后,一直以长沙、岳州为战略重点,各派7万重兵精锐驻守。而他本人,时常“御驾亲征”,前往长沙坐镇,以坚将士守御之志。

  康熙十五年三月一日,清朝的安亲王岳乐统率大军自江西进逼长沙。此时,吴三桂从松滋率领精兵强将至长沙增援,他的意图是先败岳乐军,然后赴援吉安。

当时,他有一个自江西吉安来长沙搬请援兵的文人,名字叫梁质人。吴三桂和这个文人很谈得来,就把他留下来,对他说:“你作壁上观,看我从容破敌。然后你回去,替我鼓励东方诸豪杰!”

  当时,吴三桂军出城西布阵,分兵十九路,横亘数十里,军容之盛,近古未见!吴三桂安坐于谯楼之上,羽扇纶巾,亲自观战,并让梁质人也坐在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欣赏”双方在城下激战。

  有皇帝御驾亲征,吴军将领精神顿起。吴军大将王绪率先率领手下数千人荡阵,他呐喊拍马,领头冲入清兵阵中。

  令旗一挥,清军合围,把王绪的数千人困围数重。一时间,吴军旗帜已淹没不见,只听见清军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城上诸人大惊失色之际,忽然砰砰声响,鼓声骤急,火枪连发,先前被包围的王绪军队,忽然从阵中杀出,白刃闪过,血雾弥漫,清朝骑兵纷纷坠马,吴军将士锐不可当。这当口,吴三桂的侄儿吴应正、大将马宝、夏国相等人,也一齐纵马挥兵,从城下冲入清军之中。

  大战期间,吴军得势。不巧的是,激战中吴应正忽中流矢,被射个透心凉,翻落马下;如此,清军见吴军大将落马,也来了精神,反败为胜,追杀退却的吴军。

  清军刚刚追至城下,忽然一阵锣声,城内冲出一队巨象,一下子就把清军冲垮。人害怕,马也受惊,清朝骑兵顿时大败。

  双方继续血战,互相杀伤,各自血战不退。战至中午,忽降大雨,双方只得收军……

  此次交战,吴三桂本以十九路对阵,余军驻于岳麓山上,本来准备前赴后继用军取胜,抱定了必死必胜的决心。但福兮运兮,吴应正中箭,天落大雨,吴军最终未得全胜。

  长沙大战,双方投入兵力达十余万,杀伤相当。但从战争总体上讲,清军还是处于下风。惧于吴军勇武,清军只得在城下扎营掘壕,与吴军相持。

  康熙十七年五月十八日,在康熙严命下,“安远靖寇大将军”尚善、湖广总督蔡毓荣、提督桑格等人,统帅清军水师,浩浩荡荡驶入洞庭湖,发起对岳州的总攻。

  岳州战事正紧,吴三桂所在的衡州,却出了大事!

  吴三桂中风而死,湖南失守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突然得病,据说是“中风噎嗝”(根据《东华录》记载)。也就是说,老头子忽然半身不遂加上吞咽困难,实际上就一下子处于病危状态了。紧急诊治后,病情稍稍安稳数日。

  吴三桂正回光返照期间,忽然看到有条大狗蹿到他病室的几案上端坐,安静地看着自己。古人迷信,狗坐几案,乃大不祥之兆。本来就病重,心中又迷信,待吴三桂看到这条大狗之后,精神一下子就垮了下来。不久,他又添“下痢”症状。上不能吃,下面狂拉,铁打的汉子都不行,更别提吴三桂一位67岁老人了……

  临死前,吴三桂遗命孙子吴世璠(吴应熊庶子,当时在昆明)来衡州继位。

  康熙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吴三桂病逝,终年67岁。

  有家有国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带着巨大的遗恨,吴三桂撒手尘寰。吴三桂死后,由于他手下一些重要将领仍在前方指挥作战,为防止军心涣散,在衡州的吴军将领们就密不发丧,下令将衡州城门关闭,每天照旧派遣仆从给三桂进奉衣食,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当时,不仅衡州百姓不知道吴三桂死了,清军也不知道。

  四天后,正在外面打仗的胡国柱、马宝、吴国贵等人接到密令,率部疾回衡州。这些大将会同吴三桂的侄、婿等心腹将领齐聚之后,公推吴国贵总理军务。同时,还派胡国柱回云南,迎取吴世璠前来衡州奔丧。

  胡国柱返奔云南,向留守的郭壮图传达众将的意见,准备护送吴世璠去衡州。但郭壮图马上表示反对,他认为,云南才是吴氏政权的老窝,乃根本重地,作为“皇太孙”,吴世璠绝对不能轻易离开。

  为此,胡国柱痛哭流涕,跪地死劝,郭壮图依旧丝毫不为所动。

  吴三桂身死,岳州防守的吴军也就岌岌可危了。本来,城下已经有十多万大军围城,如今粮草断绝多时,城内军士又不断有人降清,吴应期不敢再死守下去了。

  康熙十八年正月十八日下午,吴应期率部众数万人丢弃岳州,出城纵马,向东南方向溃逃。

  过了一阵子清军才明白过来,即刻合军,追逐吴军达二百余里……

  吴军坚守岳州坚城长达五年,清军死伤无数。至此,清军终于收复了这个战略重镇。

  得知岳州收复,康熙并不高兴,反而气恼在心——岳州不是被攻下,而是敌将弃城而得!

  但无论如何,清军得到了岳州,也确实意味着战略大进攻时期的真正开始。吴氏政权的灭亡,从此就开始以天数来计算了。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十三日,大将军简亲王率清军挺进衡州,这个曾被吴三桂更名为“定天府”的临时“首都”,也被清军攻克。

  接着,清军陆续攻克耒阳、祁阳、宝庆(邵阳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自北而南,吴军闻风即逃,势如退潮,湖南绝大部分地区都被清军收复。

  康熙十九年(1680年)初,在大将军察尼率领下,清军向辰州发动猛攻。三月,辰州地区的吴军将帅接连不敌,各率所部投顺清朝。

  至此,湖南全境被清军收复,吴军残部大踏步后撤,最后皆溃退回云贵地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军攻灭吴三桂叛军最后一击——鸡犬不留、斩草除根的昆明之战
永兴之战:一战打断八旗军脊梁。吴三桂为何没有珍惜历史机遇?
三番那么强大,吴三桂为什么会输给康熙?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烽火西南: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初期,吴三桂占据优势却为何失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