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初三杰的结局早有暗示?从越国范蠡救子失败,就能看出其中端倪

在中国古代, 一个新兴的王朝往往由无数功臣共同建立。

但这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只能有一个。

为了不被功臣架空,开国皇帝们往往会选择“狡兔死,走狗烹”,逐一清除掉对自己有威胁的好兄弟。

汉初的情况也是如此。

刘邦年纪太大了,大到只比秦始皇小三四岁。

他可不敢放心地把大批实权勋贵留给自己的儿子。

因此刚称帝不久,刘邦就开始着手铲除功臣。

刘邦影视形象

当时,张良、萧何、韩信共称“汉初三杰”。

他们自然是刘邦的重点“照顾对象”。

不过到最后,只有韩信一个人不得善终。

其实,这与三人的原生家庭息息相关。

在一开始,他们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们对金钱、权力抱有不同的心态,并最终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而三人的不同心态,其实可以用范蠡救子的故事完美概括。

范蠡救子:贪财引发的悲剧

“范蠡携美,五湖隐迹”。

范蠡(li)在辅佐越王勾践攻灭吴国后,知道自己位高权重,易受猜忌,再继续当官的话很可能会落得“走狗烹”的下场。

因此,他决意离开越王。

而后,其先是逃往齐国滨海地区隐居,后来又迁到了“陶”这个地方。

“陶”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定陶区,是当时天下水路交通汇集之地,有很大的商业潜力。

就这样,范蠡开始从事商业,并很快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富豪,被人称为“陶朱公”。

入为卿相,出为巨富,按理说范蠡也没什么牵挂了。

但很快一个不幸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官府判处死刑。

范蠡不忍心看着次子在异国他乡被处斩,就想要派小儿子携带两万金前去找自己在楚国的老朋友庄生,让他营救自己的次子。

没想到,大儿子觉得自己身为大哥,理应由自己亲自前往营救弟弟。

定陶附近地图

范蠡无奈,拗不过长子与妻子的一再恳求,只能改由大儿子前往。

临行前,范蠡再三叮嘱大儿子,钱和亲笔信交给楚国高官庄生后就离开,不要再生事端,更不能再与庄生见面。

大儿子连连点头,但他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

前往楚国,将钱与信交给庄生后,范蠡大儿子并没有离开,反而拿自己的钱在楚国疏通关系。

他很快就得知,楚国即将大。

即使不给庄生钱财,自己的弟弟也会被释放。

范蠡坐像

这一下,大儿子开始心疼钱了。

他觉得两万两黄金花得太不值,竟然没忍住,又去拜会庄生,把钱要了回来。

当时,大儿子觉得人救了,钱也没送出去,还很得意。

结果第二天他得知,楚王要先处死他弟弟,再大赦。

原来,大赦其实就是庄生向楚王提出用来救他弟弟的。

庄生不缺钱,不爱财,本来想办完事就把钱退回去,来展现自己的美德。

结果范蠡的大儿子来要钱,把他给惹怒了。

他觉得这是范蠡看不起自己。

于是,庄生连夜进宫,劝说楚王先斩范蠡的二儿子再赦免其他囚徒。

最终,大儿子带着弟弟的尸体,愧疚地回到了家中。

但他惊讶地发现,父亲根本一点都不意外。

其实,范蠡早已经猜到结局。

他一开始就知道大儿子“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

也就是,其知道钱来之不易,不舍得白花钱,很难扛住庄生博取名声过程中的等待。

而小儿子出生在自己发家后,“轻弃之,非所惜吝”。

他对钱没有概念,去楚国营救哥哥时,哪怕知道钱白花了也不会吝惜。

所以范蠡才强烈要求小儿子去营救。

这个故事看起来和汉初三杰毫无干系。

但实际上,汉初三杰的心态与范蠡父子三人的心态其实是能一一对应上的。

“非所惜吝”,身为富贵公子哥的张良

张良的家族世代为韩国宰相。

因此张良其实是汉初功臣集团中出身最好的人之一。

他与范蠡小儿子的心态是趋同的。

那就是从小福贵,没吃过苦,也不知道赚取家业的艰难。

所以,他格外豁达,为了达到复韩灭秦的目的,一点都不吝惜钱财。

张良影视形象

韩国被秦国攻灭后,张良的家族依然能够安享富贵。

等到张良当家的时候,张家还能凑出来三百仆人。

但张良对钱一点都不在乎。

他遣散奴仆,变卖家财,求取天下力士,在博浪沙埋伏秦始皇的车队。

可惜,其没能刺杀成功。

之后张良一直致力于复兴韩国,项梁承诺重建韩国,他就跟着项梁。

项梁死后,刘邦愿意重建韩国,他就辅佐刘邦。

对他而言,钱财、功名都是身外之物。

这些他的原生家庭早已经给过他了,是他自愿放弃的。

汉朝建立后,刘邦满足了张良的心愿,将与韩信同名的韩王室后裔立为了韩王,史称韩王信。

此后,张良就像一个完成了目的的富贵公子哥一样,一心求退,尽量不参与朝廷内部的斗争。

在汉初的立储之争中,他始终保持一种“疏不间亲”的态度。

最终得以善终。

刘邦分封的韩国

张良之所以能有这么豁达的心态,与他原生家庭的富贵密不可分。

反观韩信,则更像是经历过艰苦创业的“大儿子”。

“故重弃财”:贪恋权柄的韩信

韩信的出身存疑,也许是贵族后代。

但从史记中的记载来看,韩信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经相当没落。

不然不至于天天“要饭”,受人嫌弃,以至于受胯下之辱。

韩信生活在这种原生环境中,没少受欺负。

因此在富贵后,他对权柄非常眷恋。

这种眷恋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在刚投奔刘邦时,韩信就要求刘邦给予高官。

刘邦不给,韩信竟然直接选择逃亡。

要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想必又要改换阵营了。

萧何追回韩信后,刘邦终于意识到了韩信的重要性,决定封坛拜将,将大将军的职位授予韩信。

在给了足够的面子与权柄后,他这才肯出力辅佐刘邦,并提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后来韩信的行为与范蠡大儿子要钱的行为简直如出一辙。

韩信影视形象

当时,韩信攻下了齐国,本应与刘邦会师。

但韩信想到自己的功劳还没有“变现”,就要挟刘邦,要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

不然,他就不再帮助刘邦,言语中极尽威胁。

闻言,刘邦暴怒,开始大骂使者。

要不是身边的谋臣给他使眼色、踢他脚后跟,恐怕刘邦早就要兴师讨伐了。

后来刘邦强忍怒意,说了句“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掩盖自己的冒失。

只是韩信公然要挟主公,想要拿到报酬的行为像极了范蠡的大儿子。

其实即使他们不要,这些也是他们的。

但是一旦要了,双方的关系就破裂了,或者说双方就“演不下去”了。

而且致命的是,韩信要挟了不止一次。

在垓下决战之前,韩信再次要挟刘邦。

刘邦这一次选择沉默以对,结果韩信竟然真的不来援助,致使刘邦吃了一次大败仗。

无奈之下,刘邦只能将韩信所辖土地再次大幅拓展。

韩信才同意领兵来援,在垓下与刘邦会师,击败项羽。

而在打完决战后,刘邦接着就来了一次“高祖袭夺齐王军”。

他随即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并推翻自己原本的承诺,将韩信改封为楚王。

这种看似“背信弃义”的做法是相当自然、相当合理的。

因为刘邦与庄生的心态其实也是趋同的。

那就是,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能要。

如果韩信给够刘邦面子,承认刘邦的主公身份。

那么按照刘邦的性格,他绝对会开开心心地给韩信封王、拓土,展示自己的美德。

但韩信一要,“味道”就变了,变成刘邦一个主公被韩信胁迫才给韩信封王。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要是不做出什么反应,那刘邦的权威何在?

刘邦影视形象

韩信之所以屡次胁迫,要求“变现”,主要还是因为他“穷怕了”。

他前半生一直无权无势,原生家庭什么也没给他。

所以他一直非常渴望权力、渴望尊严,急不可耐地想要把权力、尊严握到手里。

这种发自内心、无法抑制的渴望与不舍,成为了韩信与范蠡长子二人痛苦的根源。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的萧何

萧何在刘邦居住的丰邑当官,是刘邦的好友。

他看出刘邦能成大事,便觉得跟随刘邦,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

于是,其带着全族投靠刘邦,辅佐刘邦创业。

萧何影视形象

那么,萧何的抱负是什么呢?

很简单,证明自己。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既不是为了权位,也不是为了报仇,只是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萧何的心态与范蠡非常相像。

他出生于“小康家庭”,有能力,也不穷。

但社会地位总体来说不高。

所以他既不像张良那样挥金如土,执着于为自己的父辈报仇;也不像韩信那样屡次犯上,病态的追求权柄。

他和刘邦非常默契。

因为刘邦的目的很简单,权。

萧何的目的也很简单,帮助他拿到权力来证明自己。

所以他和刘邦的关系一直非常好。

刘邦在步入晚年之前,从未猜疑过他。

刘邦攻入咸阳后,萧何的第一想法不是去抢财物,而是去保护秦朝宫廷内存有的书籍、文件、地图等资料。

这是张良与韩信不太可能会注意到的。

哪怕注意到了也不会愿意去做的。

这也是萧何为什么能成为“开国第一侯”与“功臣之首”。

总结

韩信少时困顿,知发迹之艰,因此急不可耐的要求把功劳“兑现”,生怕日后无法兑换,给自己招致了杀身之祸。

张良身为贵族,不知祖先创业艰难,故轻财重义,不吝宝货,终是达成了复国目标。

而萧何小门小户,不富不贫,只求证明自己,因此在成不世之功后能不恋权,不贪钱,善始善终。

这三人的心态与范蠡父子的心态何其相似。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汉书》

《史记》

《读通鉴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性格决定命运的汉初三杰
张良萧何韩信评传
汉初三杰:韩信被杀,萧何被囚,为何只有张良得以善终?
“汉初三杰”中到底谁最杰出——萧何被囚、韩信被杀、张良遁隐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不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结局
你可知道初汉三杰谁的谋略是最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