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纵容、失误、内斗,李自成'狂妄'的苦果,最终也只得默默吃下

历代的风云大战之中,总有人胜出成功为王;但也有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缘帝位,终究化作了一抹黄沙。

明清之际,就有这样一位本该是风云霸主的人物,却因为决策失误。最终败逃天际,成为历史迷踪,那就是闯王李自成。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依旧能够凭借着身边的几十个人东山再起;但是,自从北京败退以后,他却不能再次东山再起?

一、失去了民心的李自成,便再也没有争霸天下的资本

(1)早期李自成凭借收复民心,获得了崛起和争霸的资格

明末清初,时局动荡,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个时候,李自成作为一介平民百姓,受贪官污吏陷害,他不得不揭竿而起,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但是农民出身的他,自然能够体会到那些贫苦百姓的苦楚。

因此他对待自己手底下的士兵,都是亲如兄弟,照顾体贴。不只如此,每一次作战,他总是身先士卒,自己往往都是负伤严重,但依旧能够做好一个领导者的责任。正是因为这样,李自成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聚集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义军队伍。

军中百姓爱戴他,所以即便在穷困落魄之时,李自成能够凭借顺便几十个人再度东山再起。之后更能势如破竹攻入北京,占据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聚拢了稳固的民心,是他崛起和争霸的资本。不能始终坚持如一,让李自成逐渐失去了民心。

(2)入主北京之后,李自成自毁长城、逐渐失了民心

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以后,短短的几个月内,这支军队也包括这支军队的领导者,发生了变化。当然,这变化并不是好事。本就是贫苦百姓出身的李自成和他手底下的士兵们又怎么见过北京这样繁华的城市?

在贪念和自身眼光的局限之下,李自成做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纵容士兵劫掠北京城。这些本就是饿狼一样的士兵,在李自成的默许之下,所过之处如同蝗虫过境一般,残垣剩瓦、尸横遍野。

昔日繁华的北京城,在短时间内便被李自成和他的军队弄成一个荒凉而充满着死气的城市。这一番所作所为,不仅让原本支持李自成的百姓瞠目结舌,更是让那些原本想前来投靠的百姓惊若寒蝉。进入紫禁城的李自成,更是为眼前这金碧辉煌的一切遮住了眼,一时之间什么雄图霸业、壮志雄心都被他抛诸脑后。

在紫禁城里,李自成穿上了龙袍,开始了他皇帝的梦。李自成在北京当皇帝期间,更是做出了一系列的荒唐事。首先抢了吴三桂的老婆陈圆圆入宫,更是在宫里大搞声色犬马之事。横征暴敛,让那些平民百姓、富商大贾都要交极高的赋税,搞得京城百姓被迫迁移的人不计其数。

吴三桂

在北京期间,李自成做了这一系列的混账事情,让他逐渐失去了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李自成这样作死,最终把自己的天下也失去了。以至于李自成在败逃北京之后,便再无翻身的可能。不仅如此,战略上的失误、任用馋臣又再一次降低了李自成东山再起的可能。

二、李自成在战略和用人上的失误,导致了自己失去了后续发展的可能性

(1)战略失误、不重视军队的建设,导致了军队力量的消解

李自成最初在襄阳建立了大顺政权,之后开始确立了“先取关中,再向京师”的战略,这个战略企图本来是很好的,先以地势天险的关中作为根据地发展势力,而后攻击北京。但是这个形式对于大顺军队来说,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李自成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有贫苦的百姓组成的,他们并不是专业的军人,对于当时的其他军事力量集团来说,都还是相对弱小的。 如果进攻了关中和北京,那么就是将自己的军队置于风暴的中心,周围是群狼环伺的局势。所以战略上的失误,使得李自成的军队在北京的时候受到了最为致命的打击,基本上的军事力量被消解了。

不仅如此,李世成的军队多数是由农民和贫苦百姓组成,他们并不是专职的军人,这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作为领导者的李自成并没有把握住时机,有效训练军队的士兵。哪怕李自成攻下北京之后,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都并没有投入到军事的训练中,进一步步提高士兵的军事素质。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这一支大顺的军队还只是乌合之众。这也使得李自成在败逃之后,军队被其他军事集团蚕食消解之后,难以恢复。无疑这对于李自成来说,东山再起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了。

(2)内部斗争,又一次阻挡了李自成东山再起的脚步

在大顺军队这一支由平民百姓组成的军队里,李自成比较信任的军师是牛金星和宋献策。这两个人成为了后期大顺政权的主要人物。但不得不说李自成看人的眼光并不好,这些人虽然有知识,但在人品上却深有问题。

李自成登基称帝这件事对于当时的起义军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这些读书人为了自己的权力和政权合法性的考虑,一再劝说李自成登基为帝。但他们不知道,这一波操作更是将李自成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不仅如此,牛金星为了自己的权利,害死了一直追随李自成的李岩。李岩是李自成从起兵造反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追随他的,同时也是大顺军队里得力的将领。

但是李自成败逃北京以后,听取了牛金星的谗言,下令杀死李岩。而这一番操作,更是使得大顺军的其他将领看清楚了李自成和牛金星的真面目。这时候这些将领和文武百官才看出了李自成已经变了。

不仅如此,牛金星还在李自成穷途末路之时,选择了倒戈相向、投降清朝,同时使得大顺军队又再一次被削弱了。这些政权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使得李自成失去了部下的爱戴,同时使自己政权内部开始走向分崩离析。

此后李自成败逃北京、想要再次聚拢起军心、东山再起,已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了。在败逃之后,李自成也吃到了自己当初种下的苦果,无力回天了。

三、昔日种下的苦果,使得李自成成为了丧家之犬,东山再起无从谈起

之前我们讲的李自成在北京时做了一系列的糊涂事。这些糊涂事最终种下的苦果,让李自成在败逃的时候屡屡吃瘪。那些因为承担不了高额赋税而迁移到其他地方的百姓,说起了李自成的坏话。

但这也是事实,这事使得李自成在西逃的时候,那些城池里的百姓纷纷不认可他们,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夹道欢迎;守而城将领摄于强权只能收留他们。

但是至此以后,李自成在西逃过程中,军队人数一直在削减,并没有得到兵员的补充。不仅如此,那些富商大贾也站出来指责李自成的军队是为不义之师。因此,李自成此时已经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此时想要东山再起,已经是没有任何可能的了。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失了民心,他也失了天下。人总要为自己做过的糊涂事,负责任,而李自成面对自己做下的糊涂事,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后果,而且后果便彻彻底底断绝了他东山再起的可能。

结语:

不得不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自成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也并不可惜。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变的规律。古书中的贤明君主都是收服了民心的,他们深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但是,李自成一个小农阶级的局限性,使得他无法拥有较为成熟的大局观,这使得他在军队政权建设方面都留下了较大的缺陷,使得想再次崛起的可能变得更加渺茫,而失去民心,成为了他最为致命的缺点。

战略上的失误,军事上的失误,这是可以允许的,并非致命。唯独民心这个东西,潜藏着巨大无比的力量。这些历史书页上的风云人物也在用他们一生的故事来教会我们:无论是为人做事,都不能违背历史的潮流、走历史的反向道路。如今的时代,更加注重的是追随潮流,追随时代的脚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顺应时代的脚步,做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书籍:

《清史稿》

《明史》

《二十四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自成或许有不当,地方因而失败,但绝不是因为民心
明清中间的李自成,以百姓之力起义,却亲手毁了百姓的信任
甲申之变三百年的感悟
拥有百万大军的李自成,在短短时间内灭了明朝,为何却打不过满清
解析李自成的失败:常见的五个原因非根本,失掉“官”心才是主因
多尔衮进入北京,为何没有拒绝乘辇车入宫,最后还接受万岁称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