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理解「不出户,知天下」,老子真能通神不成?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这一章,并不是很好理解,因为与我们的“常识”相悖。我们认可的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子却说“不出户,知天下”;我们推崇的是“知行合一”,老子却说“不行而知”;我们信奉的是“眼见为实”、“亲力亲为”,老子却说“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所以要想理解这一章,就需要打破我们的惯性思维。

户,是门户,是我们身心的居所;牖,是窗户,是我们窥探外界的通道。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这个“所”,其实和这里的“户”是一个意思。“不出户”,正是为了“不失其所”。

庄子说:“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内篇·德充符》)

意思是:现在你的心神就好像跃出湖泊的湖水一样,脱离了自己的神之“柢”;精力就像往外疾发的箭矢一样,脱离了自己的身体。依靠在树干上殚精竭虑地吟咏,休息的时候还要抱着槁木制成的琴不放手,天赋予你完好的形体和内在,你却因为追求“坚白论”之类的诡辩之术而损耗它们。

老子也说“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巩固自身的根本谓之“深根”,执守自己的本源谓之“固柢”,如此方能得以长久。而如果轻易就让自己的心神脱离内在的居所而涣散,让自己的精力脱离身体的居所而耗散,又怎么能长生呢?

“不失其所者”,方能长“久”。所以老子又说:“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守中”,方是久视长生之道。道家高人为何往往精神内敛朴实无华,修为越高,就越像一个平凡人?原因在于此。

“多闻”,为什么会“数穷”?在这老子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不要被外物复杂的声色变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因为它们是无穷无尽的。一颗石头,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能得到无数不同的形象。知识取用于万物,随着认知角度的不同,推陈出新而无穷无尽。

所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内篇·养生主》)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追逐无穷的知识上,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成功;把眼光专注在事物的外在形貌上,就会被无穷的声色变化所迷乱。这类事情干得越多,与道偏离得就会越远。

因此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要脱离自己的根本,走出自己赖以生存的门户,而去向外追求那些复杂的经验见识,恪守住天下万物的本源即能知晓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要被外物复杂的声色变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把握住天下万物的内在规律方能明知天道。无他,不“外”出而守“中”也。

道行天下,处处都是道的运行呈现,并不需要通过你自己的践行来知“道”,所以老子说“不行而知”。道行天下,“无有入于无间”,无处不在,所以即使已经“知”道,也不需要用自己个体的力量去“替天行道”,自有道来行道。“自有司杀者杀”,而并不需要人为去“代大匠斫”。

就像没有任何药物可以代替人体运行一样,也没有任何人能“替天行道”。我们要做的,只是“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只是把人偏离道的部分重新纠正回“中”,也就是道所在的位置,而后自有道去通行。所以老子说“不为而成”。

“不为而成”,是因为借助了道的力量。人如果只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最多也就只能发挥一个器物的作用。而作为一个器物,容量终究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去承载万物,去取得天下。正如把脑袋当成一个器物,而致力于“学”,那么穷尽我们一生,能装下的知识终究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去知悉天下。

知识是表象,是枝叶,枝叶当然繁茂;道是本质,是根源,所以很简单。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穷的表象,就等于在相反的路上越走越远。唯有减损掉这些复杂的表象,才能透过现象看到真正的本质。

因此,“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如果致力于道,当损到了“无”的地步时,它的容量就是无限的。此时就拥有了“无量”之量,可以承载天下万物,可以知悉天下,可以无所不为。

所以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如果已经知道这个道理,还仍然要依靠自己的耳目来辨识真相,还仍然要通过自己的践行来明白事理,还仍然要运用自己的力量来成就功业,则终身都没有救了——“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既无治理一方的经历,也无带兵打仗的经验,却能准确把握天下大势,隆中对折服刘备出任军师,从而三分天下,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鬼谷子隐居于鬼谷,既无治国牧民的经历,也无经略天下的经验,教出来的徒弟苏秦、张仪,却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合纵连横,搅动战国风云。

而一些经验丰富,经历广博的闯荡江湖之辈,却不过是多了一些经验之谈,添了几分口舌之便罢了,算不得真正有智慧。所以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因为他们的初始方向就错了。

道可用于万事万物,可造就无数表象,因此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的行事方法,“无不为”是适用范围。洞察万事万物的本质可以领悟得道,运用道也同样可以统御一切事物。得道者,“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岂是夸口之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烯尧秘本著述《道德经新解》八十一章之论天道和人道的玄妙演变
庄子《大宗师》《天道》全文译注
穿越千古的大智慧——老子《道德经》本义正解
浅论老庄思想的差异
《庄子》译注 天运
世界上最洒脱的人非庄子莫属!悟道最深的却是老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