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床案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伴脑梗死一例

患者男,55岁。因“左下肢活动不灵便2d”于2014年12月4日入住我院。患者入院前2d无明确诱因突然出现左下肢活动不便,行走笨拙,且持续不缓解。行头部MRI示右侧额顶叶交界皮层、双侧顶叶急性脑梗死(图1)。12月3日血常规:白细胞25.9×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3.5×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520,Hb 126g/L。既往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年,目前口服甲泼尼龙8mg/d。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入院体检:体温36.2℃,心率80次/min,血压131/78mmHg(1mmHg=0.133kPa),呼吸18次/min;神志清楚,言语流利;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高级皮层功能正常;双侧瞳孑L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向活动充分,无复视及眼震,余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V级,左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右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双侧病理征阴性,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稳准,双侧深浅感觉对称正常。


辅助检查:12月5日血常规示白细胞23.2×10^9/L,嗜酸性粒细胞13.9×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598,Hb 119g/L。尿常规、粪常规、凝血功能正常。血生化: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肌酸激酶25U/L,乳酸脱氢酶278U/L;TG 2.4mmol/L,TC 4.15mmol/L,HDL-C 0.79mmol/L,LDL-C 2.51mmol/L,脂蛋白a327mg/L。超敏C反应蛋白5.53mg/L。糖化血红蛋白5.7%,叶酸11μg/L,维生素B12>1476ng/L,同型半胱氨酸10.10μmol/L。风湿三项(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心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髓性过氧化物酶抗体、抗蛋白酶3抗体、抗环胍氨酸多肽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NP/Sm抗体、抗Jo1抗体、抗SCL-70抗体、抗rRNP抗体正常。血κ轻链13.50g/L(正常值5.74-12.76g/L),λ轻链7.28g/L(正常值2.69-6.38g/L),ESR正常。免疫球蛋白G 0.177g/L,总补体0.49g/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占25%),大部分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图2)。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颈动脉超声未见异常。脑电图显示中度异常。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略延长,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射血分数67%。心室造影示房室水平及肺动静脉水平未探及分流。确定诊断为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


入院后予低盐低脂饮食,阿司匹林100mg/d抗血小板治疗,阿昔莫司0.5g/d、阿托伐他汀10mg/d调血脂、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治疗。血液科会诊后建议:服用伊马替尼400mg/d,嗜酸性粒细胞小于1×10^9/L停药;甲泼尼龙6mg/d起服,1周后减为3mg/d,1周后停用。患者于12月4日开始服用伊马替尼和甲泼尼龙。12月12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5×10^9/L,嗜酸性粒细胞0.1×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025,Hb 111g/L,遂停药。12月14日血常规:白细胞6.0×10^9/L,嗜酸性粒细胞0.2×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027,Hb 110g/L。12月17日患者出院,出院时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2015年1月8日再次复查血常规:白细胞4.4×10^9/L,嗜酸性粒细胞0.3×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071,Hb 113g/L。随访至2016年6月,未再发生神经系统症状。




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一组嗜酸性粒细胞过度增殖和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释放致靶器官损害为主要特点。尽管已有很多特殊类型的HES病因逐渐被揭示,但仍被认为是隐源性疾病。本病为少见病,发病率不详,HES调查、流行病学及终点结局数据库研究(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估算其患病率为(0.36-6.30)/10万。HES由Hardy和Andersont首次提出,2005年瑞士伯恩国际会议修订Chusi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1.5×10^9/L(1个月内2次不同时间)和/或组织学证据证实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除外其他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3)伴或不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导致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的证据。美国一项回顾研究显示,HES的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皮肤表现(如丘疹)占37%,肺部症状(咳嗽及呼吸困难)占25%,胃肠道症状占14%,心脏表现占5%,神经系统表现占4%我国的临床研究报道,HES临床受累部位以消化道最为常见(50.8%),其余依次为肺(37.7%)、心脏(26.2%)、神经系统(21.3%)、皮肤(19.7%)。本病的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包括:(1)以多发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2)卒中,包括继发于心脏病变的脑栓塞和小血管病变导致的脑梗死;(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即脑病;(4)罕见的神经系统表现,如炎性假瘤、静脉窦血栓形成、脑膜炎、脑桥髓鞘溶解、反复视神经炎或重症肌无力等。Lee和Ahn等报道的10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例中,脑血管病占63.6%,边缘带多发病灶占45.5%,意识障碍占40.3%。

本病例为中年男性,急性起病,以左下肢活动不便入院。体检示左侧肢体腱反射较右侧活跃,出院时好转。头部MRI示急性脑梗死,弥散加权成像示细胞毒性水肿,病灶接近皮层(右侧额顶叶交界皮层、双侧顶叶)、多发且体积较小,位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边缘带。此次入院查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颈动脉超声及头部MRA均未见动脉粥样硬化征象,不考虑高脂血症所致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但2016年患者复查头部MRI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变性,不排除小血管受累可能。超声心动图和左右心室分流结果无异常,排除心源性脑栓塞;根据修订版Chusid诊断标准,结合既往病史,可以明确患者为HES,并除外因寄生虫感染、药物高敏、过敏反应、肿瘤(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管炎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曾查出血轻链增高,但骨髓检查排除骨髓异常增生疾病,因此诊断为IHES。

患者就诊时未发现心脏病变和心内膜血栓,考虑嗜酸性粒细胞毒性作用直接损伤颅内血管壁,继而血栓形成,但脑病抑或脑梗死可能需要病理检查明确病灶的具体类型。HES的治疗以限制靶器官损害和减少血嗜酸性粒细胞为目的伊马替尼和甲泼尼龙对本例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治疗效果佳,用药后降至正常迄今未再升高。同时进行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抗血小板和调脂治疗旨在减轻、延缓动脉硬化,近期随诊头部MRI发现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脱髓鞘,按照“脑小血管病的诊治专家共识”,维持上述治疗,随访仍将持续进行。本病例的诊疗过程可为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张远锦, 王梦媛, 樊东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伴脑梗死一例.中华内科杂志.2016年8期




神经病学俱乐部 微信号:NeurologyClub
神经病学俱乐部,立足一线临床,服务神经科同行,助力神经病学天天向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DWI序列散在高信号解析
扑朔迷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引起多系统并发症
病例分享 | 以癫痫为突出症状多系统受累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交班直播视频回放——杨云竣《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伴脑梗死》
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伴发多发脑梗死一例
Neurology病例:表现为多灶性脑梗死的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