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冶街道的变迁

大冶街道的变迁  

2010-09-29 23:12:3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徐家垴  街道  变迁  儒学  大冶   |举报 |字号 订阅

今日大冶报料 2010年09月21日 10:45 分类:老街旧事
 

大冶街道的变迁

      古时候,大冶县城东、西、南三面环湖,北倚丘陵,形同半岛。原名金湖镇、城关镇,是大冶县历代县署所在。  
      大冶自北宋南唐设立县治,仅有土墙一堵。明嘉靖31年(公元1552年),代理县令福建人肖云林改土墙为砖墙建大冶县城。在县城四方各盖门楼一座,东楼迎恩门,南楼通津门,西楼永安门,北楼拱极门。后各朝各代整修扩建,康熙21年(公元1682年),又在杉树排建青龙门,儒学右角建长庚门,黄狮海建小西门,儒学湾建德旗门。至此,县城初具规模。
       到民国时期,大冶县城有东街、杉树排、墈头、西桥、北门、余府、儒学湾、黄狮海等大小街道8条,巷1条,均为青条石或块石路面,且东西南北四条街道互相衔接。
       1949年,这些街道曾被重新划分,重新命名,它们是:一街民主路、二街新政路、三街解放路、四街前进路、五街建设路、六街胜利路、七街生产街、八街劳动街、九街先锋街、十街和平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述街道名称又有一些简单的变化,增加了反修、红旗等极富时代特征的词汇。到1984年,街道基本恢复原来名称,只是又增加了大冶大道、东岳路、车站路、东风路、育才路、完小路、中医院路(保康路)等新建的街道。但城区内主要街道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迁,不过是拓宽了路面,改造了房屋而已。
       东街,从朝阳门经太平坊过都察院旧第至节孝坊,今实验小学至水产局宿舍。1938年东街遭日本飞机多次轰炸,变成一片焦土。昔日大冶最繁华的一条街道就此沦为废墟。解放后,东街经多次改建、扩建,基本恢复繁荣,改名为劳动街。
       杉树排街,从青龙门经南门归市巷到五马坊,今党校门口一条街。过去,因该地临水,是繁忙的货运码头,路边常常堆放着木排商人的杉木、木炭,故名。
       墈头街,从西门经孝子坊至进士坊。原本是一条小街,后逐步发展成为一条商业街,主营百货、副食、日杂批发,是大冶声名卓著的“汉正街”。
       西桥街,从儒学经德旗门、采芹桥到贞节坊,今富达超市门前一条街,称为民主街。
      北门街,从北门经迎恩门、大有公仓至公卿台省坊,后改名为生产街,今北门小学门前一条街。
      余府街,因茗山鲚鱼地大学士余国柱在此街道建造府邸而得名。从老新华书店到特殊教育学校,以前,一度改名为和平街,今复名余府路。
       黄狮海街,从小西门至吴王庙,即老邮局到富达超市,是大冶目前最为热闹的一条商业街。
       此外还有儒学湾街、当铺巷,因年代久远,房屋改建次数过多,实体早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了街道名称,老人们还记得它们的大致位置。
       如今的大冶县城,经过数十年的城市建设,成为远近知名的卫星城。大冶大道、106国道、黄石城际快车道、沿湖路等交通干线将大冶城连接得四通八达。新街、东风路、五里牌、劲牌路正日益兴旺发达,成为大冶新兴的商业街。

 

大冶最早的学校

      明、清时期,大冶的学校以儒学、书院为主,供地方生员深造、备考应试之需。至于那些普通青少年,则就读于私塾、义学。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5年)后,光绪帝颁布教育新政,废科举、兴学堂,以“忠君、尊孔”为教育宗旨,大冶始有学校。不过这时的学校,已经不同于以往只对士子开放的书院、儒学,成为面向广大民众的大众学堂。
一、小学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大冶县衙在原金湖书院创办大冶第一所高等小学,招收学生一班,称为甲班。第二年,学校迁往武校场(老大冶师范旧址),又招收一班学生,称为乙班。甲乙两班共有学生120人,正副教员5人。1912年,大冶高等小学堂改名为县立高等小学校,1918年更名为县立高等模范小学校,1931年改为县立模范小学,1936年,始称为县立中心小学。
      1912年,金牛镇建公立高等小学堂,1939年改名为公立金牛小学,1946年改称为金牛小学,校名沿用至今。
       1913年,大冶西凉亭创办南路高等小学,1948年春,改称为南五乡中心国民学校。
       1924年,在大冶城关崇报祠(今大冶师范附小)创办县立中路小学,招收学生1个班,40余人,第二年发展到两个班,学生80多人。
       1926年,在盛洪卿(今黄石市铁山盛洪卿)创办北乡高等小学,招收学生30余人,1个班。1938年因日本人侵占大冶而停办。
       1926年,在保安镇上街头洪山古刹创办西乡高等小学,招收学生2个班,70多人,1938年因日本人侵占大冶而停办。
       1926年春,在黄石港唐家桥,创办冶东学校,招收学生2个班,学生70余人,1938年因日本人侵占大冶而停办。
       1931年前后,大冶有刘仁八黎光小学、振德小学、阮家湾明德小学、殷祖殷誉小学、金牛三益小学等十几所私立小学。
        1933年前后,基督教会在黄石、大冶金牛等地相继创办了振华小学、振德小学、圣约翰小学、老虎头小学、金牛天主堂小学、金牛福音堂小学等十几所小学。
二、中学
       1912年夏,民国政府湖北省教育司指派皮树春、叶开瑞来大冶筹办县中。8月,在大冶县武校场(老大冶师范)成立大冶县中学。11月开始招生,第一次招收学生56人,后陆续招收第二班、第三班学生……。至1923年东街新校舍(今实验中学校址)落成,共招收5班学生。1938年,日本人侵占大冶县城,学校被迫迁往南山区刘文卿祠堂,1945年重搬回大冶。1949年大冶县中学改名为大冶县初级中学,1956年更名为大冶第一中学。
       1913年,湖北省教育司在金牛镇创办鄂城虬川中学(金牛原属鄂城),1949年改名为鄂城初级中学,1955年又更名为大冶县第二中学。
       1936年,基督教会在黄石市石灰窑普爱医院院内创办振德中学,设两个班,招收学生70多人,日本人占领大冶黄石时停办。
 

1947年,保安镇开办私立儒行中学招收学生3个班120多人。
1949年,在大冶武校场创办大冶师范,二十世纪末,大冶师范并入黄石市高等专科学校,后改名为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分院。

 

(汪红光)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这里,读懂大冶|大冶文化大事记
祝成都七中111岁生日快乐!
城市在变迁
百年老校——苏州市东大街小学
南窑街的变迁
旧时余姚高等小学的兴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