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大名师系列报道(十三):潘德炉

    编者按:自2007年以来,我校一共评定了20位特聘岗教授,他们在关键岗或突出业绩岗上均取得了重要成绩。同时,在科研、教学、为师等方面均作出表率。在我校创建一流综合性大学之际,他们的精神尤其值得全校师生学习。为此,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新闻中心学生通讯社的记者们,从学生的视角对其中的部分教授进行了采访报道,并陆续在校报上刊出,受到师生们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在此,本网将这些报道进行转载,以弘扬教授们的精神风范,勉励全校师生奋发向上,为创建一流综合性大学而共同努力。

攀登人生高峰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理学院院长潘德炉教授

    攀登是一种运动,挑战极限,笑傲群山;攀登是一种精神,执着坚毅,永不言弃;攀登是一种境界,创造起点,勇往直前。他,几十年来攀爬科学高峰,不断攻关,登峰造极;他,几十年来攀爬人生高峰,挑战自我,奉献社会。

“千里眼”巡天遁海

    “千里眼”,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人们期望自己的双眼能穿透空间的限制,探索未知的世界。伴随着遥感技术的成熟,潘院士将这一传说演绎成了现实。
    借助于海洋卫星遥感器这双“眼睛”,潘院士将万里洋面置于肉眼之下。他不断专研,改进探测方法,建立新型模式,开创了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模拟仿真的新科学。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综合自然信噪比的概念,使遥感测试摆脱了浑浊的水体带来的噪音影响;发展了遥感卫星发射前预测卫星图像质量和利用率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卫星的利用率,节约了国家资金。在此同时,他又创造了卫星模拟仿真系统,这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运用到我国风云一号、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和我国台湾地区、美国、韩国、欧空局的卫星的遥感器及卫星轨道的论证、设计和研制中,不仅填补了我国遥感卫星模拟仿真的空白,同时在国际的卫星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潘院士用他的“千里眼”巡视着蓝色的海洋,探索着复杂易变的水体,发掘出更多海洋的神秘,为祖国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结缘杭师大

    2008年7月,潘院士受聘担任我校理学院院长。结缘杭师大,并非偶然。“在校领导发出邀请后,我可没有立马答应,而是经过了‘背靠背的调查’”,潘院士风趣地说道。在经过仔细的了解后,因为杭师大的“天时、地利、人和”使他接受了邀请。
    天时,即杭师大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学校已有的发展基础上,全校正力争进行又一个大的跨越;地利,源于潘院士定居杭州,“家门口”上班的便利,使他可以有更多时间关心学校工作。说到人和,潘院士由衷感叹学校和谐的人文坏境。他所在的理学院师生融洽,李宝兴执行院长的诚恳和实干更让他称道。 
    在杭师大的工作,让潘院士更深入了解了学校,对我校“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目标的实现他充满信心。他特别兴奋地谈起学校的“攀登工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规划,这正是现在我们学校要做的大事。”科技创新是综合性大学在达到高层次、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不断攀登科研高峰,对学校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学校的科研总体力量不强,缺乏竞争力,唯有沿着科研的山峰不断攀爬,提升内涵,学校的目标才能实现。潘院士又指出这一工程需要学生、教师、领导全体的参与和劳动。“要避免望而不攀,攀而不登的现象。攀登团队应做到‘为人诚信、做事精练、待人宽容’,这样学校的目标在5年,10年或者20年内一定会实现。”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杭师大在这样优越的客观条件下,就需要学校全体共谋“发展大事”,这是潘院士的预见,也是他的期望。

执着的“攀登专家”

    “攀登”是潘院士一直在进行的事业,在科研的道路,恐怕没有一个名词比“攀登专家”更适合潘院士。总结自己的奋斗经验,潘院士用“信心、实干、进取”来概括。在他眼里他的人生就是那一座座高耸的山峰,不断攀爬,不断上升,每一个制高点都是新的起点。在忙于攀爬的过程中,难免会“错失路途的美景”,因为工作繁忙,潘院士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在家,自己的小孙女也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围绕在外公膝下,对此,潘院士虽感遗憾但并不后悔,“科研路上总应该有所付出。”
    在很多人眼里,潘院士还是个“怪人”。在德国考察期间,潘院士租住在一个德国人的家里,房东多次看到他半夜突然起来摆弄筷子的情景,误以为他神经有毛病。原来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潘院士的脑子经常处于紧张的思维状态,往往在深更半夜之时会突然出现一个灵感。为了及时捕捉灵感,他立即起床,打开灯光,进行模拟试验。他把筷子当作卫星轨道,把蒸笼当作地球,不停地摆弄筷子,从升轨、降轨中寻找遥感最佳角度。后来误会解决了,房东一家对他敬佩有加。提起这事,潘院士开怀大笑,当问及潘院士的作息习惯,回答则更让笔者匪夷所思,“一般3点半就醒了,思考白天要做的事,5点起床,6点到8点单独工作,因为这时没有电话和人事干扰。”潘院士说科研灵感往往在凌晨到来,这使得他亢奋、激动,往往会忘了休息。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生活养成了潘院士的“怪作息”,可想而知,他的睡眠质量并不好,但说起那些突如其来的点子,潘院士津津乐道。正是他的这种执着乐道的精神为我国带来了遥感领域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采访中,潘院士提到最多的词是“实干”和“攀登”。科研道路没有捷径,成功绝非奇迹。当潘院士征服下一个科学山峰,立足峰巅时,每一个科学家或许从内心都会听到这样的呼唤:让我们继续攀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院士:智慧海洋建设走向深海
夜光遥感在战争领域中的应用
量子卫星即将发射:量子是什么?
潘德孚_老潘说癌(北大医学部) .
遥感卫星视频.avi
发射成功!吉林一号高分02F卫星顺利入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