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发达国家的减碳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政府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之后,陆续出台了双碳1+N政策体系。在双碳目标下,企业开始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但在一些线下会议上,很多中国企业是不了解如何制定减碳战略很多政府官员对如何实现减碳目标也是茫然的

对于如何实现双碳目标,首先应该从双碳目标的最权威可以作为纲领性的资料开始研究,即应当了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以后陆续签订的相关公约,作为首要研究目标;其次应该了解双碳目标领先的国家如何减碳,避免走弯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不同类型国家的责任不同

根据联合国1990年提准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缔约国分为三类:

(1)附件一国家:主要包括工业化国家和正在朝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

(2)附件二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

(3)其他:发展中国家。

缔约国类别不同,承担的减排任务不同:

附件一国家:承担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以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减排,如果不能完成消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

附件二国家:承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还应帮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这些不利影响的费用。”

其他国家:不承担消减任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提供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售排放指标。

从缔约国的类别来看,不同类别国家减排的紧迫性不同,附件一国家减排最为急迫而其他国家还是以发展经济为主

附件一国家从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后,就开始着手研究减碳政策及实现路径。而中国作为其他国家,2020年宣布减排目标。在此期间,附件一国家已经在减碳领域探索了10年,已经在减碳经验上有了积累。

附件一国家的经验

最近研究了欧洲的政策,我总结了附件一国家的一些治理特点:

(1)绿色新政促进治理规则改变

绿色发展带来成本的增加,工业革命以来,化石原料、化石能源的利用得到充分的发展,现在化石原料、化石能源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使用成本极低。绿色能源还处于发展早期,能源成本,绿色原料成本远远高于化石原料、化石能源。

从经济角度讲,使用绿色发展会带来经营成本的增加。如果没有治理规则的改变,只有负责任的企业会主动制定绿色发展战略,而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向绿色转型的。

因而治理规则改变带来经营许可限制、经营成本变化,是减碳的第一步

治理规则改变,要求企业对碳排放可以提供可以核查、追查的报告

(2)由治理规则指挥投资机会,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治理规则的变化,会影响高碳行业企业的经营许可,通过经营许可促进企业转型;企业转型激活绿色技术的投资市场,由资本带动低碳业务发展。最终通过资本市场、消费者认同促进企业的绿色转型。

资本市场的关注,要求企业提供碳排放相关报告与资本方、利益相关方沟通

(3)由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优化企业绿色发展

在治理规则、资本市场的带动下,企业需要将减碳相关的指标纳入到指标体系,并利用指标体系优化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通过指标体系制定战略、考核企业经营、优化企业业务。

企业需要建立绿色的指标体系,通过绿色指标体系,指导企业发展。

企业需要构建碳帐促进减排

根据附件一国家的经验,促进减碳需要治理规则资本引领指标体系指导战略,最根本的是像传统企业经营对财务信息的管理那样:

(1)建立账套,用于向管理机构提交报告,以方便管理机构的稽查。就如每个企业都有财务账套,并需要向税务部门提交财务报表。未来碳也需要建立一个向碳稽查部门汇报的报表。

(2)财务审计报告,用于与利益相关方交流。很多计划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的公司,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报告,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信息。而对于碳排放,未来也需要做信息披露,即现在要求的ESG报告。

(3)基于目标建立KPI体系。现在企业管理都构建了基于财务管理指标,用于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并通过KPI体系优化企业经营。未来也需要建立绿色的KPI体系,这个体系是基于碳帐基础建立的。

总结

根据发达国家领先企业的经验,企业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优先从建立碳帐开始。基于碳帐,满足减碳的合规性要求;基于碳帐获得资本关注,带动绿色业务的发展;基于绿色KPI体系,持续优化企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务解析 | “双碳”目标背景下通信运营商绿色采购研究
‘双碳’目标步入快车道,聚合电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十问十答
开发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举措(四)<BR>——广州知识城未来低碳城市建设措施
海南首家绿色发展信用评级机构正式落地
人行研究局绿色金融动态:广东依托“企业碳账户” “供应链金融”创新推出“绿色碳链通”融资业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