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运营好一个微信公众号之七—品牌影响力的微传播之道 社群书院115期线上分享

《品牌影响力的微传播之道》内容

分享嘉宾

许永硕

和君咨询智能制造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物联网专家,工业4.0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企业应用软件专家。2012年创办物联网智库,进入物联网专业媒体领域,借助新媒体帮助物联网智库成为为物联网专业知名媒体,于2015年9月离开物联网智库。《互联网+:政府与企业行动指南》的编委,《互联网+的科技驱动力: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与《互联网+工业》两章的作者。在新媒体以及微信社群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营销思路以及有丰富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的运营经验。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为了让大众转化为物联网爱好者以至于物联网从业者,许老师主要从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三个方面阐述他的经验和智慧。

公众号运营的关键

做公众号运营,基础用户量非常重要,阅读量需要基础粉丝群来支撑,公众号运营得好不好,就看粉丝群大不大。

为了提高“物联网智库”的基础用户量,我们想了另一个办法,从大学生入手,增加基础用户量。十年前,有两个物流领域的论坛,物流指纹,物流沙龙,做物流这个行业的时候,最开始都是从学生入手。首先向学生宣传,在获得一个基础用户之后,因为阅读量的增大,人气也渐渐兴旺了,在这两个论坛创立公众号之后,一天的粉丝增加数为800,每篇文章阅读量有5000,这在物流领域是比较大的,这是两个论坛比较成功的地方。

基于物流指纹和物流沙龙的研究,我们针对大学生做了一次推广,这次推广带来了很大的粉丝量。

内外结合提高公众号关注量

“物联网智库”在早期只有一个物联网智库公众账号,主打目标是企业内的专业人士,发的是一些行业内专业的文章。然而这部分用户量较少且文章可阅读性较低,并不适合大众传播。但真正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实际上是大众。

物联网人群中,最核心的是物联网从业人员,外围是对智能硬件的爱好者,最外面就是普通的消费者。

我们需要一个对大众的营销平台,让大众都关注这一个账号,让他们能够看到物联网相关的一些信息,再慢慢把他培养成物联网爱好者,这些物联网爱好者中,如果有人喜欢专研,他就会成为一个物联网从业人员。所以单凭“物联网智库”一个公众账号是不够的。

“物联网头条”的诞生

这个时候我在找有没有一个能够打动全部市场的的机会,后来冯站长的“新闻三分钟”给我启发。

于是我就用新闻三分钟养物联网智库。但是因为一个公众号一天只能发一篇文章,物联网新闻和新闻三分钟不能同时进行,于是我先通过公众账号把信息发到我的个人微信上,再通过我的微信发出。

由于三分钟新闻不是通过物联网智库群发出来的,用户订阅了物联网智库也看不到三分钟新闻,这并不能增加物联网智库的订阅数量。

于是我想了另一个方法让关注量成一个自增长的形式。我建了一个新闻三分钟分享群,在用物联网智库这个号发新闻三分钟的时候,就顺带一个群二维码,让更多用户进入群,在群中一方面发三分钟新闻,一方面发物联网新闻,让更多的用户进入物联网圈,成为爱好者。

在群里,我立了一个群规:规定只能分享三分钟新闻和物联网新闻,坚持了三个月。有一天群里的有一个人是福建商会的会长,人脉关系非常广,在阅读到三分钟新闻后觉得非常好,就拉了几十个人进群,这几十个人都是很多大群的群主,其中还包括国家新闻管理局局长。这个时候我这个群的影响力就非常大了,里面的内容会在很多其他的大群里面转。

随着“新闻三分钟”受众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我就新建了一个公众号叫“物联网头条”,里面就发三分钟新闻。

三分钟新闻可阅读性很强,这可以获得对物联网不熟悉的用户的关注,增加物联网智库的订阅量。用户对物联网感兴趣之后,就成为物联网爱好者,增加了物联网智库的关注量,这样物联网中三类人群就形成了。

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的现状

早期的微信用户一般是高端用户,随着微信的发展,用户量越来越大,很多工人阶级也用上微信,微信群的数量也越来越大,群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现在来说,公众号借助微信群来推广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只有专心经营微信群的人才能把微信群做好。

对于微信公众号的推广,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通道,这个通道的传播需要通过微信群或者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也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期,每一个微信公众号都会放到微信的通讯录里,后来所有的订阅号都放在订阅号栏里,结果导致了很多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的降低,并不是所有关注公众号的人都会阅读文章。

我做过一个统计,物联网智库的粉丝数在7万多的时候,第一篇文章的一般阅读量平均是一千左右,好一点的两三千左右,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所以这个通道并不是很适用。

这个时候微信群的传播驱动力就非常重要。

每周让群里人关注一小时

随着群信息量越来越大,不能指望让所有人关注我的微信群,但是一个星期里,可以让微信群里面的人关注群一个小时。

怎么让群里人关注呢?我的一个朋友叫冯国馨,是联合永道的副总裁,他经营了pm bar的论坛,为了经营这个论坛,他建了一个qq群,坚持每个星期二中午讲一小时关于项目管理相关的讲座,坚持了十年,这个群的影响力非常大。

我借鉴了他的经验,计划在每个星期选一个固定的时间,在物联网智库的微信群里开展讲座,讲一些物联网相关的内容。

挑起话题,参与讨论

一个案例是工业4.0俱乐部,这个群的群主不断激发大家讨论工业4.0的内容,讨论之后就会把一些精彩的观点分享到各个其他群里,让其他群里的人看到信息后,吸引他们进入这个群里。

如果群里有人对某个话题特别擅长,可以让他在群里发表观点,这些观点能带动其他很多人出来交流这也是活跃群的一个方法。

制定高门槛的群

有一个叫协和移动医疗的群,这个群里面的人的素质非常高,很多都是各个科的主任,还有一批年轻人,还有一批移动医疗的大咖在里面。在这个群里,他们把每一天做得内容整理出来分享,其中里面有很多精彩的观点,这些观点就导致很多人慕名而来想加入这个群。因为群里的内容质量高,如果别人要进群,只能通过群内人的邀请并要通过群内3人以上同意才能通过,这是一个高门槛的群。

对于群运营来讲,每个群里面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制定一个高门槛的群,会让这个群里边的内容更有价值,这样的话,群的关注度就会高,群质量也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制定群规

随着大众群体不断加入,微信群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这时候需要我们定群规群规矩不能一下订太多,500人不一定每个人都看得到,也记不住,需要一条条定。

第一条群规需要控制人的数量,通过立群规把符合条件的人留在群里,只有群内部的人员才能拉别人进群。

物联网智库有很多群,在各个500人群中,群里有好多人是重复的,真正做公众号推广的时候,其价值就不大。

第二个群规,每个人只能在物联网智库的一个群里而不能在多个群里。

严格执行群规

群规矩一定要严格执行,才能对群成员有影响力。这里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在工业4.0研究院官方群里,这个群是工业4.0研究院的院长胡权建立的,他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规矩,发链接就一定要发一百元钱的三十个红包。规矩出来之后,一开始很多人都反对。但是他坚持下来了,因为这个坚持,群里边的交流氛围非常好。

因为这个群没有链接(没有广告或者一些阅读性的推文链接),发的消息都是通过文字,其阅读效果非常好,交流的效果也非常好。虽然他的群规很严,但是渐渐有些人也开始接受并在他自己的群里也开始实施。

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在智能硬件这个圈子里有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群叫智能硬件生态圈。群主是张阳阳,他有一个特点,他对群规的执行非常严厉,他定了一套群规,其中一条是只有他能拉人进到这个群里。有一个圈内知名的大咖就拉了一个人进到群里。结果这位大咖就被张阳阳踢了出来,无论这位大咖怎么做工作,张阳阳都不让他回去。到最后张阳阳都没让他回去,但这位大咖却对张阳阳非常尊重,群规执行得越严,别人对你越尊重。

发布有价值的广告

群广告不一定是要严格禁止的,广告对有些人来说是真正需要的,发广告需要加一个条件,广告发布者最好是创始人,广告最好能够在群里创造一个讨论的环境,你为什么这样设计?产品有什么价值?这时你的广告对其他人也是一种借鉴和学习。

小技巧让群时刻保持活力

群还有一个特点,群刚建立的时候会很活跃,活跃一段时间就会慢慢衰退就没什么价值了,就变成了“死群”。

一个新群为什么活跃?因为每个群成员都想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所以每个人都在介绍自己,然后通过交流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是每个新人该做的事。

如果群的成员一成不变,那每个成员就慢慢知道了哪些人有什么特点,后期只有当他有什么需求的时候才到群里来。

在物联网智库中有四个群,每个群都有495个人,每个群的人都不一样,为什么这么设计呢?比如一群有一个大咖,二群的一个人特别想认识,想要换群,我就把他换到一群里,结果每个群就不断地更换新的人,不断地保持互动,让群保持活跃度。

巧用其他群扩大公众号影响力

当有人把我们拉近他们的群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群,比如我每天会发新闻三分钟给不同的群,发完之后我会观察哪个群的效果好,哪个群的效果不好。

在一个群非常活跃的情况下,如果是有一个专门的人维护的群,其效果会好,如果没有一个专门的人维护的群,这部分内容不会产生任何价值,这是效果最差的群。

在已经是“死群”的情况下,这个群可能还会有价值,如果你看到一个很久没信息的群,突然冒了出来,那样你会点开来看一看。

你真的会发朋友圈吗?

每天早上第一条是对前一天红包结果的呈现,第二条内容是抢红包,第三条内容是新闻三分钟,以上是一堆物联网智库的新闻,再上面就是我的小感受和想法。


为什么这么设计?与正常的思路不同,我朋友圈的信息非常多。

对于抢红包这个游戏,它有一个不确定性,大家都想试试手气,而且在很早的时候发出抢红包这个游戏,能让朋友圈的人一起来刷朋友圈就能看到红包游戏。

这个红包游戏给物联网智库和物联网头条的文章增加的很多阅读量,因为有很多人在找红包的过程中,就会扫到物联网智库和物联网头条的内容,如果遇到他感兴趣的内容就会点进去。

就光我的朋友圈就给物联网头条的阅读量带来了接近40%的提升,对于物联网智库的阅读量也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提升。我的信息量特别大,但是它能带来的信息量也特别多。

现在很多朋友已经养成习惯在我的朋友圈看物联网新闻。

抢红包最重要的是让更多人关注朋友圈,当我有影响力的文章出来,能影响到很多人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不会漏掉这篇文章,这也将成为我传播的一个通道。

小结

在运营公众号方面,首先用户基础量是一个公众号生存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以后,许老师找到了一个接受度较高的引子(新闻三分钟)来开拓大众用户,让这部分用户能够转变为爱好者。通过阅读更专业的文章,从而令这部分爱好者转化为从业者。

在运营微信群方面,许老师从提高门槛、线上授课、引起话题、制定群规、运用小技巧等方面阐述如何做好微信群的营销。

在发布朋友圈方面,许老师以自身为例子,解释如何运用朋友圈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物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0多万个微信公众号生存之现状!
重磅丨2020年11月中国典型房企微信公众号活跃度TOP100(第88期)
你的思维靠谱吗?——小孩喜欢争个对错,成年人只看利益
公众号获取第一批用户难吗?且听8位实战运营的分享
如何运营好一个微信公众号之四
可能是最接地气的微信公众号推广方案(拿去就可以直接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