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晓强: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7年9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修订了第三版深静脉血栓(DVT)诊治指南。在8月11日举办的第14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CVS 2018)上,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的李晓强教授,对三版指南中的变化及更新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



第一、二版指南变化

第一版指南

1、抗凝作为标准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2、未提血栓清除的重要,治疗方式有溶栓或取栓。系统溶栓作为主要方法,而当患者出现严重髂股血栓,采用CDT或者手术取栓。

3、未涉及髂静脉狭窄的处理。

4、未提及PTS的治疗。

第二版指南:急性期治疗,观点变化大

1、注重急性期血栓的清除:重要变化!

(1)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清除血栓!

(2)系统性溶栓:早期溶栓有效,多不能完全溶解血栓,可以降低PTS的发生。但效果有限!不推荐常规应用系统性溶栓治疗。

(3)导管溶栓:CDT,溶栓效率提高。对于急性中央型或混合型DVT,出血风险较小,条件允许,作为首选!如不具备导管溶栓的条件,可考虑系统性溶栓。

2、血栓清除后遗留髂静脉狭窄的处理

对于是否需要处理,以往争议很大。以往认为:静脉不能放支架、再阻塞发生率高。而现代观点认为:支架的通畅率高、能有效降低狭窄复发。

血栓清除后,髂静脉狭窄>50%,采用球扩支架术(或外科手术)。但是,对于支架的类型、放置的部位未予说明。

3、下腔静脉滤器

常规应用滤器的绝对指征,包括抗凝治疗有禁忌或有并发症;已发生PE、充分抗凝情况下反复发作VTE。

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提出滤器的相对指征:

(1)易栓症且反复发生PE者;

(2)髂、股、下腔静脉内有漂浮血栓;

(3)急性下肢DVT,拟CDT或手术等血栓清除;

(4)有PE高危因素、行腹、盆腔或下肢手术者。


第三版指南更新要点

一、抗凝药物的种类及时间

抗凝是基本治疗,贯穿DVT治疗的始终。与第二版相比:在药物种类、时间有变化。

1、新增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Xa因子抑制剂)

新型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已经被批准用于DVT的预防和治疗。传统抗凝方案是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EISTE研究(DVT、PE、EXT)中证实了安全性和有效性,无需因种族、年龄、性别或体重调整剂量,无需监测INR,无饮食限制,克服了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的局限性。

2、抗凝药物种类

早期DVT、非肿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双药桥接抗凝(低分子肝素+华法林:INR达标且稳定24小时,停低分子肝素)。

早期DVT、肿瘤患者:首选低分子肝素,其次可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3、抗凝治疗时间:根据原因、部位、肿瘤等,长期抗凝时间不同。

手术或一过性非手术因素:3个月抗凝治疗时间。

无诱因、复发、易栓症:3个月,延长抗凝治疗时间。

患有肿瘤和低中度出血患者:延长抗凝治疗时间。

高度出血风险:不延长抗凝治疗时间。

对于延长抗凝治疗的患者:低出血风险,定期评估,无停药时限。

二、清除血栓——地位重要、方法增多

1、降纤治疗:巴曲酶,安全性高。

2、新增血栓清除技术——机械血栓清除术。

机械血栓清除术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与CDT联合,提高效率、减少剂量。

3、新增强调CDT的药物——尿激酶

药物治疗是清除血栓的主要手段,新增了尿激酶的入路、剂量、给药方式、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等内容:

(1)关于入路

首选顺行入路,具体根据血栓部位、操作者的经验及患者的条件进行选择。如顺行入路失败或无条件时,可以考虑逆行入路。

顺行入路:顺静脉血流置管、瓣膜损伤小。可经患侧腘、股静脉,胫后、胫前、小隐、大隐静脉。

逆行入路:逆血流置管,易损伤深静脉瓣膜。可经对侧股、颈静脉。

(2)关于剂量、给药方式

一般首选4000 U/kg,30分钟静脉注射,继以60~120 万U/d,维持3~4天,必要时延至5~7天。每日剂量的给药方式有2种,快速:每天总量,分2~4次快速(1 h内)或者持续:每日总量,24 h持续均匀泵入。溶栓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无显著差异。

(3)关于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

适应证:急性近端DVT(髂、股、腘静脉);全身状况好;预期生命>1年、低出血。

禁忌证:溶栓药物过敏;近期(2~4周)活动性出血(严重的颅内、胃肠、泌尿系统)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近期接受过大手术、心肺复苏、存在不能压迫止血的穿刺部位;近期有严重的外伤;严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细菌性心内膜炎;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年龄>75岁和妊娠者慎用。

(4)关于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与剂量、方式和时间有关。按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微(穿刺点、皮下瘀斑、不需要特殊治疗)和严重(颅内、腹膜后、胃肠或泌尿系统,停溶栓,必要时输血)。

溶栓中主要的监测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 g/L需减量,低于1.0 g/L需停溶栓;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或较基础值降低20%出血风险大,低于50×109/L需要停溶栓、抗凝;D-二聚体:能够灵敏的反映溶栓治疗是否有效。

三、血栓清除后,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处理——新增了支架使用、定位等内容

1、新增支架的使用内容

对于非髂下静脉交界处的狭窄: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近端不进入下腔静脉。

对于髂下静脉交界处的狭窄:控制支架进入下腔静脉的长度(1 cm以内),因为支架进入IVC可导致对侧髂股静脉血栓。

支架类型:在观点上有所变化,推荐使用镍钛合金激光雕刻支架,而非之前的编织型支架。

2、新增支架的定位内容

支架植入部位:非髂下腔交界处病变推荐支架不进入IVC;髂下腔静脉交界处病变推荐以病变部位为中心,支架充分进入IVC 2~3 cm,控制进入IVC 1 cm。

3、新增不提倡支架使用内容

第三版指南中不提倡交叉支架的使用。

四、下腔静脉滤器

第三版指南中针对长期置入滤器建议首选可回收或临时性滤器,待发生PE的风险过后取出滤器。

五、慢性期的治疗

静脉活性药:黄酮、七叶皂甙类等,抗炎、促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从而改善症状。

类肝素抗栓药:舒洛地特,较强的抗血栓、保护内皮、抗血小板和抗炎作用。

间歇气压治疗(又称循环驱动治疗):促回流,减轻淤血和水肿,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的重要措施。

六、新增血栓后综合征(PTS)的诊治

症状和体征:一般在DVT发病六个月后做出诊断。

诊断评分选择:Villalta评分、Ginsberg评分、Brandhes评分等。

七、临床治疗

1、一般治疗

压力治疗:基础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包括弹力袜和间歇加压治疗。

药物治疗:静脉活性药,能在短期内改善PTS的症状,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评估。

2、传统外科手术

治疗方法:大隐静脉耻骨上交叉转流术(Palma手术)、人工血管搭桥(股、髂——下腔)—髂静脉闭塞。

由于大隐静脉的长度、直径,人工血管远期疗效,创伤大等问题,目前临床使用少。

3、腔内微创治疗

治疗方法:球扩支架。改善症状,无法恢复深静脉已被破坏的结构。但是,缺乏大样本10年以上远期疗效结果。对于年龄较小、预期寿命较长、Villalta评分为轻度或中度的患者,保守治疗。

指征:Villalta评分:重度或静脉性溃疡;造影或CT:髂、股总静脉狭窄或闭塞。而下腔静脉通畅,患侧股腘静脉主干形态正常或再通良好、血流通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晓强: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解读
2012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的专家共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陈忠 |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知变迁和现代治疗理念
述评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指南与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