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山箴言十四

不用悟无我,只要悟我不定,我在变化,没有持有固定观念的我,那就是无我,也是真性之我。

叹世诗一首

几多事世妄纠缠

终是渴鹿追阳焰

忽见枝头一滴露

旷劫不过刹那间

诸佛以寂灭为乐,在寂灭的土壤上开出常乐我净之花。

先成为那个对的人,所遇一切,自然良善。

人们总是什么都想要,瞻前而顾后,两者皆失。什么都想要,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选择一条路,认真坚定地走下去,好好经营自己,改变自己,多烂的牌,都能打赢。

有太多的人这一生都是在汉而思蜀,在东而望西,不能从一而终。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因为贪婪,连眼前所拥有的都失去了。

当你独立于天地间,万物自然环绕于你。

从宁静的心里才能绽放绚丽的烟花。

不要总是羡慕梧桐,好好做自己的杨柳。梧桐苍劲,杨柳婀娜。各有各的美。每天只顾艳羡别人,给别的树浇水,自己的这株宝树则干枯而亡。

众生情尽,方出轮回。亦不得止于情尽,住于解脱。转众生凡情,变大慈大悲,回入尘劳,度脱众生,方得圆满究竟。

夜坐小诗三首

暗夜坐水边,柔波击石岸。

声声述不尽,春音绕满天。

虫鸣并月光,风过花飞扬。

我与山对坐,中间隔一塘。

夜静唯天光,一袭素衣裳。

支腮若有思,不知思哪桩。

小诗

木阶与天际

水塘,木阶,树影,

我以你们为傲。

听多了自己的梦呓,

我便来这里与你们会合。

天际,微风,雾霭,

我以自己为愧,

你们羞赧的静默

我便来这里向你们仰止。

人的妄念停不下来,到哪里都是监狱。若能不被妄念所惑,监狱里亦是佛国。

愚人逃境以安心,不停地更换环境来寻求安心,最终还是空虚不安。智者心空境自安。智慧的人选择一个地方,静下心来,空掉心中所有的欲望和妄想,心自然安静下来。

故知安心不在境,而在心。

佛国不在外,而在内。

六祖大师说:常自见己过,即与道相当。

又说: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有的人三年能见己过,有的人十年能见己过,有的人一生都不见自己过失。

我们读坛经,看到这句话,总会错过。时间越久,越发现,能见己过,才是大修行人,是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

人非天生圣贤,孰能无过。能见自己过失,是名觉悟。

圆满之人看世间人无过失,那是圆满人的境界,并不是我们真的没有过失。

佛陀看不到有众生可度,并不是我们就不需要度脱了。

若将圣人的修行视为己有,只一句我本自圆满,我无过失,是自欺欺人,愚痴邪迷。

愿你我都能常自见己过,不见他人非,即得与道相应。

问:怎么才能做到在一个地方安静下来?

答:少欲知足,接受当下,满足现状。身先安静,心自随之。动作徐为,带有觉知,一切行动,放慢节奏。心不妄动,妄动即觉。觉即离之,回到眼前。

起身缓慢,走路缓慢,吃饭缓慢,做事缓慢。

起来与坐下觉知,拿物与放物觉知,开门与关门觉知。

说话缓慢,喝水缓慢,扫地做饭缓慢。

喝水觉知,看物觉知,收东西放东西觉知。

生活中一切从简,不与世争,虚心接物,谦让求输。步步向后,处低柔下,心自安宁。

尊重,是得到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所有人对你的爱都来自于你对他的尊重。

如果没有人爱你,只有一个原因,你没有尊重任何人。

尊重,不是讨好和奉承,而是出自真诚的理解和接纳,不管对方是什么样子,你都尊重,都欣赏。

爱也是这样。爱里如果没有了尊重,那只能是一种崇拜和迷恋,或者仅仅是一种控制和欲望。

你不快乐的原因,也只有一个,你没有尊重任何人。

没有尊重任何人,就没有人爱你。

那是你孤单、冷漠、不快乐的原因。

看看自己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是否都尊重,就知道你过得是否幸福和快乐。

你站在镜子前,你怎么对待镜子,镜子里的人就怎么对待你。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你怎么对他,他就怎么对你。

人心如镜,因果如镜,丝毫不差。

不要期待别人对你如何,就像不要期待镜子里的人对你怎么样。而是要考虑怎么对别人,别人自然就怎么对你。

这是生命的实相和真理。

当你感到别人对你不好、伤害你、针对你时,这时不要去想对方有什么问题,多么可恶,而是反思,自己是怎么对他的。

一旦能反观到自己的用心,一切问题不复存在。

只要你心用对了,一切都会如你所愿。

别急,慢慢等待因缘。

当你着急,因缘就会停在那里,或者拐个弯去走一段远路。

当你心平静下来,有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因缘又会回到正路上,很快地奔向你。

所以,做什么事不重要,做事时的用心才是根本。

所有的事中都蕴藏着一个心,都藏着一个真。

心用对了,一切就不会出错。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缘而聚,因情而暖
修心第三则:接受业果而创造业因
人与人,因缘而聚,因心而惜,因不惜而散!
优秀签约诗人逸风(王庆堂)《现代诗》12首(下)| 金宁《故宫雪照展》
外境就是自己内心的镜子!
222.清凉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