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李谷一唱了几十年,这一次听她讲讲朱逢博、《乡恋》和《难忘今宵》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这个冬天,李谷一来到上海唱起了《乡恋》,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四十年似一首老歌,情意悠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李谷一在1983年的春晚演唱《乡恋》

四十年前,她和她的歌是流行的先锋,四十年后,她和霍尊的《一念花开》依然在引领音乐的潮流。“(这首歌)对于我这个74岁的老太太来说,是比较难一点,因为它唱的是十七八岁的姑娘。”

李谷一说,“归根结底就是改革开放使我们敢于去创新、敢于去探索。”岁月如歌蝶恋花,新年朝阳艳如画。



青春不朽,拥抱朱逢博

这次来上海,李谷一是受邀参加“春满东方·2019东方卫视春节晚会”的录制。导演组还邀请到了一位神秘嘉宾——朱逢博。

曾经,“南朱北李”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艺界对朱逢博、李谷一两位歌唱家的合称。她们一南一北,同领风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首首传世的经典之作,更是时代进步的缩影。



朱逢博和李谷一在舞台上喜相逢

比朱逢博小九岁的李谷一曾说过,“我是朱逢博的崇拜者,当年我还为朱逢博拉过大幕。”所以,她每次来上海,只要时间允许一定要去看望朱逢博。

朱逢博每次看到李谷一也很欢乐,有时候会请李谷一去吃自己新发掘的西餐厅,若是遇上秋高气爽的节气,就干脆请到家里,大闸蟹蒸起来。因为常来常往,李谷一到了朱逢博家中甚至都能“点菜”了,譬如,朱逢博的一道冷冻杏仁豆腐——雪白的豆腐上点缀着鲜红的樱桃和金黄的桔子,这道色香味俱全的小菜是李谷一的最爱,与大闸蟹排名不分先后。



李谷一和朱逢博是多年老友

朱逢博依然记得第一次在北京见到李谷一的场景。“她来我们住处唱给施老师(施鸿鄂)听,她长着一付小巧玲珑的可爱模样,见到我们也丝毫不知紧张地唱了一首带花腔的《夜莺》,不知她从哪学来的,完全不是西洋方法,但她还‘嘎、嘎、嘎‘地用小巧的土嗓子跳着高音,我们全憋着不笑出来,因为她那种自信和勇气实在难得。”

从那一次见面,朱逢博就喜欢上了她,以后李谷一三天两头往中国艺术团跑,看排练,陪着朱逢博去演出,“还常常给我带点炒辣椒等吃食,先前称我作老师,后来熟起来了改口叫大姐。”



李谷一

岁月匆匆,风轻花落定,时光踏下轻盈的足迹,卷起昔日的美丽悠然长去。这两位歌唱家的音乐风格鲜明独特,她们的歌声引领了当时的音乐风潮,代表着民族音乐在一个新时代的崛起,撑起了中国歌坛的半壁江山。

如今多年未见的两位老艺术家在东方卫视春晚的舞台上再度相聚,那画面能够开启多少人对自己“青春芳华“的回忆。



李谷一

一念花开,向青年学习

这次来上海唱的两首歌,《乡恋》是1979年的作品,《一念花开》是2018年的作品,跨度40年。她身边的伙伴也从朱逢博,到如今孙子辈的霍尊。40年来,李谷一始终站在流行的前沿,也是难得。



一念花开

李谷一;霍尊 - 一念花开


李谷一和霍尊合唱的《一念花开》

“改革开放让我们文艺工作者解放了思想,可以勇敢地去探索、创新自己的演唱事业。”回想起当年的《乡恋》,李谷一记忆犹新:“改革开放之前,唱歌一定要唱很高音,要唱得很响,高强响硬。改革开放以后,就是以人为本,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突破了以往的那种模式,开始抒情、甜美、轻快。”



四十年,风华是一指流砂,纵然褪去青春与光芒,李谷一依然不改初心和真实。如今已经是74岁高龄的她,依旧活跃在乐坛之中。从参加综艺节目担任评委,到发布新的作品,李谷一仍旧发挥着她的影响力。

在去年接到《一念花开》的时候,尽管纵横江湖多年,可是她听到要把曲中的一段穿越千年的爱情故事用中国风演绎出来,依然感觉到了压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一念花开》这个歌,不是很容易唱,比较难一点。”此番,她将与霍尊合作,成为这台晚会上年龄差距最大的混搭,被网友称为“世纪组合”。


《一念花开》MV

“我们老艺术家也希望和年轻一代的艺术工作者合作,可以在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那么他们通过跟我们合作呢,在老同志身上也能够学到一些东西,这样不同时代的这种交流,对我们艺术上有很大的提高。”纵使前方荆棘密布,李谷一也无一丝彷徨畏惧。

在音乐的世界里,每个时代都会有一群人,像李谷一一样前赴后继,只为对音乐的那份初心。



李谷一

Q&A:记者对话李谷一

记:据说1984年《难忘今宵》出来的时候,黄一鹤总导演包括作者乔羽老先生也有很大的压力,可以讲一下吗?

李:其实这首歌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因为过去,晚会结尾的歌曲一贯就都是欢天喜地锣鼓喧天的,突然出现这么一首非常安静的、抒情的、优美的歌曲,比较少见。事实上,当时也有同志讲是不是太抒情了不太符合习惯,应该欢庆一点。1984年之所以有这首歌曲,最重要的是,我们请到了港台澳的一些艺术家们跟我们一起联欢,门户也打开了,不光是大陆观众在一起欢度春节,我们希望所有的华侨华人也是一块来欢度这个节日。



记:您自己对的春晚的感情,或者有哪一届春晚对你来说是特别有意义或者特别不一样的吗?

李:其实除了《难忘今宵》,我在春晚还唱了别的歌曲,1983年唱了九首歌,我也没认为自己很不得了,也没觉得很特殊,因为这是工作的需要,我们就是做这一行的。



1983年春晚,李谷一唱了九首歌

记:中国的流行音乐40年,你怎么看待新的歌手呢?

李:其实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到现在,应该讲比较繁荣,而且出来的人才、作品很多,挺不错的。年轻一代我觉得他们都挺用功的,也挺有实力的。我的观点就是,中国流行音乐模仿海外的阶段应该结束了,我们应该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鲜明风格的作品。我希望我们的音乐作品能够走向世界,这一点我觉得可以从现在开始。



李谷一

难忘今宵,时光不老

说起李谷一,中国人心中应该立刻能饱含深情地唱出来,“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历届的春晚,每次零点过后,伴着祖国上下一片欢腾,李谷一总会端庄地在荧幕前祝福祖国好。


李谷一在狗年春晚演唱《难忘今宵》

这次来到上海,在后台可以看到,李谷一虽然迈入古稀之年,但是外表声音保养得很好,性格也和年轻人一样,说话语速快,和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聊起来毫无代沟。她听说有人说自己是春晚“老面孔”,笑着说,“虽然我不喜欢‘老面孔’,但还是要说,上舞台为大家唱歌就是我的工作,上春晚也好,不上也好,我都服从工作的安排。”



在春晚的舞台上,李谷一唱了三十多年的难忘今宵,“其实《难忘今宵》也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1984年最早是我唱的。后来,很多届春晚既有合唱,也有乐器演奏,还有其他演员唱,并不是我32届都是我来唱的。”李谷一说,“40年来变化很大,我们在台上,每年都有不同的年轻一代的演员跟我在一起唱《难忘今宵》,你会看到我们人才辈出,不断地有年轻一代的歌唱家出来。”



李谷一在春晚演唱《难忘今宵》

每一次春晚,《难忘今宵》响起的时间段基本都在0:30-0:40之间。“等我上台,这个晚会就要结束了,所以我想我在台上的时候,不管怎么样,我还是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地上台,跟大家一起最后把旧年送过去迎来新的一年。”李谷一说。

吴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3年:李谷一《乡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当年曾被列为禁歌
《绒花》《乡恋》《太阳岛上》……1980年选出的15首歌,原来隐藏着这么多“秘密”……
清晨送你一首好听的歌,李谷一《乡恋》,被誉为中国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
引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先行者
流淌的歌声,盘点1980—2000年华语流行音乐史(一)——李谷一
李谷一《乡恋》1979版,非常经典非常动听的一首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