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万不要等到死时才闭眼

当年,我父亲骂我们时,我们通常会顶嘴,他老人家就烦,就骂,甚至打。他最经典的表达是:“老子两眼一闭,就什么也不管了……”
原来他要管,是因为他眼睛睁着,他不愿意闭眼,他无法闭眼,他闭不上眼,因此,他无法不管,也因此,他揪心多多、烦恼多多,直到后来他离开人间不得已闭眼,终于无法管了……
当年,如果我有现在的见识,我会建议他老人家,您为什么不可以适时闭眼呢?您为什么不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呢?您甚至完全可以闭眼不管。
原来,闭不上眼睛是烦恼和忧心的根源。
我现在也在为人父。我以为,不管面对什么事、什么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人,“睁只眼、闭只眼”适时闭眼,是一种最为智慧、最为美好的状态。

睡觉为什么必须闭眼?
瞑想为什么必须闭眼?
修炼为什么必须闭眼?
死后更是必须闭眼,死不瞑目的遗憾刺痛多少未亡人⋯⋯
瞑想、睡眠、修炼、死亡……闭眼的几种状态直白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状态和真谛。
闭眼,往小了说,关乎忧乐、健康,往大了说,关乎智慧、素质、素养,甚至关乎人生和事业成败。
天象万千,或阴雨连绵,或连连干旱,风雨雷霆,会令世上很多人不方便,有烦恼,甚至咒天骂地。这要多么糊涂才会沉眠不醒。不要说一己之力,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联合起来,有办法有力量改变天循之常吗?所谓“人定胜天”不过是狂人惑众的鬼话。睁大眼睛与自己无力抗衡的世态万象较劲,就如同跟人之生必有一死的自然规律较劲,当然不能说是智慧。
闭眼的奥妙之一是:与万千世相和解。
 


道家修炼中有“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之说。其关键处在于:眼。说是观,提示你眼光向下,其实,眼睛基本上是可以闭上的。强调“内视”、“内观”,所谓“意守丹田”。我一直对道家修炼中所谓“意守丹田”之说持怀疑态度。“意守丹田”有卵用?守丹田守肚脐守脚趾头有区别吗?如果说,人在内观过程中起到忘却周遭、平心静气、调理身心、增强体质的作用,那也是因为闭上眼睛拒绝了身外五色诸相的干扰,让身心尤其大脑集中精力指挥和协调身体各器官好好休息、调养,切实蓄精养锐。毕竟,身外五色诸相的诱惑、干扰才是肉眼凡胎之辈烦恼、纠结和疲惫的源头。
故,养生之妙,无论佛道,说到底是闭眼之道,闭得越彻底,内观越纯粹,效果越显著。
闭眼的奥妙之二是:与周遭五色诸相和解。

无论白天黑夜,思考的最佳状态,无疑是闭眼,“我闭眼想想”、“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这种表达是很到点到位的。闭上眼睛最方便最有利于思考,思考的质量也相对会比睁着眼睛高。
深夜时分,眼望天花板,大脑飞速运转,乃至发热,发昏,无数未竟之事纷至沓来,左不行、右不通,斩不断、理还乱,所谓翻来覆去不过是肉体寻求舒适的姿势,并不是睡不着的原因,睡不着的原因是闭不上眼,死活闭不上眼。那些嘴脸、那些颜色、那些姿色、那些纠结、那些麻烦、那些故事,、买那些五色诸相⋯⋯令不甘寂寞、不甘示弱、不甘平庸、不甘愚蠢的心思风狂雨骤,翻江倒海,难以平静。
失眠与闭不上眼是同步的。
闭眼的奥妙之三是:与自己和解。

 
话说,人在孕育之中直到出生之后的幼年、童年,眼睛从无到有,从有就闭,以闭为主。因此,幼年童年,天然纯净,无忧无虑,而一旦睁大眼睛,睁久了看多了,烦恼就来了,且逐渐多了。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逐步与世界、与周遭、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空空幻说到底是“空”的哲学,是“放下”的智慧。超凡脱俗之说,说到底,就是能不能闭眼、会不会闭眼、是否善于闭眼、能否真心实意闭眼。
老少两和尚过河,一女子求助,老和尚将女子背过河,小和尚有疑问:师傅,您教导我们不近女色,可您刚把一个女子背过了河。
师傅说:我早已放下了,你还背着。
这个小故事,说的就是闭眼之“空”。
故精修之术,无论佛道,都强调“闭眼”,“内观”。说白了,是管好自己的思想情绪,少介入周遭风云是非。通达之人,是因为参透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和所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原则,才不等大限到来,就提前适时把眼睛给闭了。
寿哥曰:千万不要等到死时才闭眼。
我正在学习闭眼之道。
与诸君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站桩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有讲究
初学站桩时闭眼好还是睁眼呢?
只要闭眼就做梦
- 闭眼见心- -
亲吻时,女人为什么喜欢闭眼睛?理由直白又明了
推杆练习时闭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