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总和彭总的红军生涯:朱总资历深得多,朱正彭副的格局就此形成
userphoto

2023.03.08 河南

关注

朱总和彭总的红军生涯:朱总资历深得多,朱正彭副的格局就此形成!

朱德和彭德怀,两位伟大的革命家,人民武装的正副总司令。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很多,一代一代口口相传。

巧的是,两人是同一个属相,都属狗,不过,朱德的年龄要大得多,两人差了整整一轮。朱德出生于1886年,彭德怀出生于1898年。

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我军最高领导层一直是朱正彭副,那么,这个格局是什么时候开始确定的呢?朱、彭二人经历了什么样的革命生涯,才形成这样格局的呢?

我们今天就把这两位伟人早期的革命生涯做一个横向的对比,看完之后,相信你就明白了。

朱德和彭德怀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甚至连他们的出身都出奇类似。

两人都出生于长江流域,不过,朱德出生于四川仪陇,是长江上游地带,彭德怀出生于湖南湘潭(没错,就是毛主席的小同乡),那里算是长江中游。

十大元帅当中,要数朱德和彭德怀的出身最苦,其余八人都没有这么困难,包括贺老总,也没有这么辛酸和悲惨的童年。

朱德家穷,孩子都养不起,以至于后来出生的孩子不得不溺死……但比起来彭德怀的家境更差,穷到什么程度,连唯一的铁锅都必须用破棉絮扎紧才能烧水。大年三十人家家里都张灯结彩其乐融融,彭德怀只能和年迈的奶奶、年幼的弟弟去讨饭,他最小的弟弟就是饿死的……

朱德的父母人穷志不短,咬牙借钱送他读书;而彭德怀家却连借钱都没处借,年纪小小的彭德怀只能自己出来讨生活,当过牧童(这可不是文豪笔下那种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牧童),当过堤工,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饱饭,拼死拼活干了两年堤工,结果包工头跑了!

出身的悲惨使朱德和彭德怀有着最朴素的阶段感情,他们一辈子都站在普通群众一边,不肯享受。

彷徨之际,朱德于1922年在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入党最早的元帅。

朱德最早曾经是高等师范的体育专修生,后来回乡办仪陇高级小学,因为受地主老财的排挤,不得不出走云南,进入著名的云南讲武堂学步兵,这是他弃文从武的开始,这是在1909年,这一年他23岁。

之后的几年,朱德走得比较顺利:加入同盟会,毕业,进入军界,参加辛亥革命,远征四川,最后革命成功,清帝退位。

到27岁的时候,朱德已经在蔡锷手下当到滇军团长。第二年,袁世凯称帝,朱德随蔡锷组织护国军,任第六支队长和旅长之职,这段时间比较稳定,一直当了四五年的旅长,到1920年他32岁的时候,还是混成旅旅长。

混成旅和一般的旅最大的区别是,在混成旅中,有多兵种,精英荟萃,一般的旅就没这么强了。

不过,朱德的内心是苦闷的,他虽然身居高位,已经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军阀,但他看到进入民国之后,人民生活还是那么困苦,他决定离开军界去各处看一看,经过游历,也许能发现不同的东西。

他离开云南,回过四川,到过北京和上海,也向陈独秀表达过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但陈独秀觉得朱德是军阀,婉拒了他的入党要求。

后来,朱德和好友孙炳文来到德国,在柏林认识了周恩来,在周恩来等人的介绍下,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在1922年,这一年朱德已经36岁了

在十大元帅中,朱德是最早入党的(彭德怀是最晚入党的),同时,也是入党时年龄最大的元帅。

朱德入党的时候,彭德怀还是湘军中的一名连长,刚开始倾向革命。

比起来,彭德怀的前期经历没有那么复杂,由于生活所迫,他在18岁那年进入湘军当兵。其实那时候他还不满18岁,是勉强收录的。

刚开始当兵时,彭德怀是二等兵,月饷五元五角,不久升为一等兵,每月军饷六元。

这对彭德怀来说已经是相当高了,他在部队每月只花不到二元,还能吃到肉,除了日常用度之外,他每月还有寄三元或三元五回家,家里有奶奶、父亲和三弟,每月有这三元,够他们三人生活了。

彭德怀就这么从普通士兵开始,在军阀的部队里一点一点向上升,三年之后,21岁的彭德怀已经深得上司的赏识,当上了代连长。

旧军队里的连长,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势力了。彭德怀在驻军注滋口的时候,就杀了当地恶霸欧盛钦。这个欧盛钦不是一般小地主,他哥哥是湖南督军的红人,官至少将高级参议——这样的人,彭德怀说杀就杀!

不过,因为杀了欧盛钦,彭德怀也没法在军队待了,他先逃亡到广东,后来辗转回了湖南。部队官长记得他的能力,让他进入湖南讲武堂学习。

虽然都是讲武堂,但朱德的云南讲武堂显然更胜一筹。甚至有人说在近代中国的三大军校中,就有云南讲武堂。另两个是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

就是在进入湖南讲武堂的这一年,世上才有了彭德怀(他原名彭得华)。同样是这一年,朱德在德国入党,朱德入党,比彭德怀早了近六年

1926年,全国革命形势高涨,彭德怀所在部队脱离军阀,转入国民革命军。这支队伍参加了北伐,曾和叶挺作战。这个时候,彭德怀认识了段德昌,开始倾向革命。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朱德逐渐成为人民武装的中流砥柱。

朱德在德国入党之后,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被德国当局驱逐出境。

大革命时期,朱德从欧洲回国,参与了北伐,之后进入了四川老乡杨森的部队中,想争取他加入革命队伍。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陈毅。

朱德在中国当时的军界有着很高的声望,曾在江西南昌帮老同学朱培德办过军团教育团。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各路军阀也开始站队。

朱培德本质上是反动的,不过他没有对共产党举起屠刀,只是把江西境内的共产党员“礼送出境”。不过,朱德和这位老同学感情比较深,因此得已在南昌立住脚跟——这是朱德能够参与领导南昌起义的最大“本钱”。

不过朱德当时实力有限,连皮连毛一共才500多人,而贺龙和叶挺动不动就有上万人。所以,南昌起义开始的时候,朱德只是个领导中的边缘角色。大家都尊重他是个老同志,但实际上权力很有限的。

起义军南下广东的时候,领导人决定由第9军军长朱德留下来指挥三河坝阻击战,这一战成为朱德的分水岭,他由幕后走向前台,开始了开挂人生。

南昌起义失败之后,朱德率领三河坝阻击战剩下的人马在湘粤边境转战,他和陈毅整顿队伍,使濒临散伙的部队重新凝聚起来,经过声势浩大的湘南起义之后,这支连正规军带农军足有一万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上了井冈山。

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

这一年是1928年,朱德42岁。

彭德怀入党最晚,在军中的起点却很高。

朱德在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合之后,中国第一支红军队伍诞生。

1928年5月4日,红4军诞生。

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参谋长王尔琢。

朱德作为中国第一支红军的军长,为之后成为“红军之父”奠定坚定的基础。

这个时候的彭德怀,才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按他的说法是由段德昌和南华安特委共同介绍的。具体时间他也记不清了,就写了1928年4月,实际入党时期估计比这个要略早一些。

有意思的是,在彭德怀的入党宣誓仪式上,身后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像,是由邓萍画的——邓萍很可惜,后来担任红3军团参谋长,如果不是过早牺牲的话,在1955年的授衔中至少是上将,甚至有可能是大将。

彭德怀是入党最晚的元帅,比叶剑英、刘伯承和贺龙这些1927年入党的元帅还要晚一年,更不要说同朱老总比了。

彭德怀4月入党,7月就发动平江起义,起义胜利后,他担任新成立的红5军军长兼13师师长,转战数月后也率部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朱德汇合。

彭德怀入党最晚,但在军中的起点却很高,一起义就担任红5军军长。成为我军当时仅有的两名军长之一,另一名就是红4军军长朱德。

井冈山是朱德和彭德怀两位伟人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两人从此结成了牢固而坚定的战斗组合。

从井冈山到赣南闽西苏区,朱正彭副的格局正式形成,以后再没有变过。

1929年,朱毛率红4军南下赣南和闽西,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彭德怀的红5军负责守卫井冈山。

这段时间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异常热烈,各地苏区纷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来。中央决定成立“军团”建制,以更好地管理各军。基本原则是一个军团下面至少要有两个军,但在实际中,有的有军,也有的军团下面只有师,数量也不一样。

在所有军团中,最先成立的是红3军团。

红3军团就是由彭德怀的红5军为基础扩编的,军团长彭德怀,政治滕代远(后来在瑞金改由聂荣臻担任政委)。

这是1930年6月的事,稍后一点,红1军团也成立了。军团长朱德,毛泽东任政委。

9月份,朱德担任红一方面军(也就是中央红军)总司令,并参与前三次反“围剿”的指挥。彭德怀是副总司令——这标志着朱正彭副的格局正式形成。

1931年11月,朱德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同时,彭德怀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

也就是说,朱德和彭德怀相识于井冈山,两人又先后参与开辟赣南和闽西根据地,正是在这里(即中央苏区时代),朱正彭副的格局才正式形成。

后来两人分别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和副主席,到这个时候,这个格局已经最后确定,无可撼动。

从长征到八路军成立,虽经一路坎坷,朱彭组合成为全军共识。

长征异常坎坷,特别是朱老总在懋功会师之后,后来有一年左右的时间随红军方面军行军,经历了一个先南下又北上的曲折。

在朱德不在军中的时期,毛泽东最可倚靠的人就是彭德怀。

在长征末期,红一方面军改编为陕甘支队,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毛泽东,副司令员林彪——这意味着彭德怀成为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代表。而朱德,则作为全军的最高军事主官,成为大家的共识。

在红四方面军那么困难和危险的境地里,全军对朱德的地位都没有任何怀疑和发难,这不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军中“吨位”了吗?

朱老总不在的日子里,彭德怀先后担任西北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其实就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和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并指挥直罗镇大捷,从此红军在大西北才算真正立稳脚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在阔别一年之后,朱德再次和老战友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见面了。

1937年,抗战爆发,在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不久改称第18集团军,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朱正彭副的领导格局进一步强化。

抗日战争结束,中国进入解放战争,朱德和彭德怀又分别担任解放军正副总司令。不过,有意思的是,朱德解放军总司令的正式任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任命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实际上在此之前,各地抗日武装都逐渐改称解放军,朱德和彭德怀也一直用解放军正副总司令的名义指挥战争。

为什么会形成朱正彭副的格局?最初的雏形出现在何时?

朱正彭副的部队领导格局已经是全军的共识,这个不容质疑。但朱正彭副这一格局是怎么产生的?

建军时期和后来的红军时期,优秀军事家有很多,除了朱德和彭德怀之外,还有广州起义的总指挥叶挺,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鄂豫皖苏区的曾中生、许继慎、旷继勋和徐向前,湘西的贺龙等,他们都称得上是军事天才,朱德和彭德怀能从这些将星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人民武装的正副统帅?

看起来历史线索很纷乱,但我们只要沿着一条主线摸索下来,很快就豁然开朗。

关键词是井冈山。

1927年三大起义之后,井冈山成为南昌、秋收和广州起义部队的汇聚地,也是我军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军中的地位自然不用说。

而作为红4军军长的朱德,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军拥戴的核心,他最早入党,在旧军队有很高的地位,军事能力强,宽厚大度,有一切成为最高军事主官的天赋和条件,再加上他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保存了南昌起义的800名火种,居功至伟。

综上所述,朱德成为红军军事统帅的不二人选。

那接下来,为什么一定是彭德怀而不是别人当朱德的副手呢?

这个问题也简单,答案仍然是井冈山。

红5军军长彭德怀率部上山会师,这个时候井冈山就有了两支基本队伍,一个是朱德的红4军,一个是彭德怀的红5军。那么,在朱德为主帅的前提下,彭德怀自然就成为副帅——这个副帅的位置,既不是陈毅,也不是林彪,也不是罗荣桓,或井冈山的别的将领。

到了中央苏区,情况大致没变,中央红军的主干力量仍是朱德的红1军团和彭德怀的红3军团,特别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彭德怀的红3军团本有希望升格成为红三方面军,但彭德怀高风亮节,没有接受。

这个时候,在朱德担任中央红军总司令和中革军委主席的情况下,由彭德怀担任副总司令和中革军委副主席,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在所有问题都得到答案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提一句,朱正彭副的格局最初雏形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就是在彭德怀率红5军上井冈山的时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国上将李聚奎回忆录里的宁冈朱毛和彭德怀会师
朱毛红军的“四骁将”,其中两位天妒英才出师未捷身先死
十大元帅:彭德怀参加革命最晚,为何高居第二?他起点太高
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鼎盛辉煌,并非只有朱、毛两支武装力量
八路军成立,为什么红一方面军的朱彭成了红二红四的贺、徐领导?
彭老总临终前的遗愿,为何屡遭拒绝?朱老总得知后泪流满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