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父母如何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做好家庭教育

父母岗位守则: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越来越被重视。但是,残酷的社会竞争和层出不穷的“家庭教育理念”,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陷入“看似爱孩子、实则害孩子”的教育误区。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为了能在各方面都实现超越,为了帮助孩子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太多的父母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权利,忽略了孩子真实的感受,忘记了孩子内心的需求。他们拼命努力,在代替孩子完成各项事务的同时,也同时极力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需求,前提是——孩子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

一部分孩子很听话,完全成为“学习机器”,但同时也成为“生活白痴”。即使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亦离不开父母的照顾。他们无法独立生活,更无法正常工作,因为他们只会学习、只会考试。他们能够独立飞翔的翅膀,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慢慢弱化,直至完全消失。

一部分孩子想要做自己,做不到如此听话,却又受到来自父母的不断控制,无法突破障碍。这些孩子可能会有两种结局:一部分孩子被迫压抑自己,直到成年后独立生活,才发现来自原生家庭的各种心理问题;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在求学期间的某个阶段就忍无可忍,而爆发出种种心理问题。

但是,除非孩子出现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父母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那些到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做心理咨询的孩子,基本都是因为产生的问题已经严重到影响了学习。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父母咨询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厌学、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却很少有父母真正关注到孩子本身的情绪状态。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理解这句话,就会发现——它是一个提醒、一种警示。作为父母,学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的引领者而不是替代者,才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好自己亦成就孩子。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其中说明了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五个层次。在个体的五个需求层次中,低层需求层次的满足是上层需求层次出现的基础和前提。

把需求层次运用在家庭教育中,就是为人父母需要遵守的“岗位守则”。

父母岗位守则一: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

个体需求层次的第一层是生存需求,也就是基本的生理需求。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重量需求,才会产生其他需求,也才能完成其他需求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这一层需求的满足基本不存在任何问题。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都能做到满足这一需求层次。

父母岗位守则二:满足孩子安全的需求

安全需求是个体需求层次的第二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外在安全需求,二是内在安全需求。对于孩子来说,外在安全需求主要包括身体安全、外出安全及场所安全,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孩子这方面的安全需求都能予以满足;而内在安全需求则主要指亲子关系、亲子沟通及家庭相处模式营造的内在安全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感”。

大量的咨询案例表明:成年后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多来自于童年创伤,或者幼年时家庭安全感的缺失。所以,如何和谐亲子关系、顺畅亲子沟通,如何调整夫妻关系以营造安全温暖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父母岗位守则三:满足孩子爱和归属的需求

每个人都需要爱和被爱,也需要拥有归属感,这是个体的第三层需求层次。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从父母爱自己的过程中去学习爱,并从父母爱自己的方式中去体验归属感。因此,在这一需求层次,父母需要懂得爱自己,才能帮助孩子学会爱自己;父母需要知道怎样去爱孩子,并以其能接受的方式去予以孩子充足的归属感,才能让孩子从小培养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健康良好的相处模式,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父母岗位守则四:满足孩子尊重的需求

尊重是个体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重要需求。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否能够有足够强大的自尊,以及是否能充分地尊重自己,是孩子能否具备高自尊和高他尊的前提。高自尊是孩子内部尊重的需求,而高他尊则是孩子外部尊重的需求。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障。父母如果无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满足孩子尊重的需求,会导致孩子的自我认可度和自我评价值过低,而无法正常融入社会。

父母岗位守则五:陪伴孩子共同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个体需求层次的顶端,是每个人在满足了前面四项需求后的最佳状态。对孩子来说,学习就是自我实现的部分;而对于父母来说,陪孩子共同成长就是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的关键。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着无穷的能力和无限的潜力。如果父母能摆脱错误家庭教育理念的束缚,运用好以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的“父母岗位守则”,就能真正成为孩子人生旅途中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孩子的成长正如“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父母岗位守则内的关注和爱,就是孩子飞向未来的“东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生家庭糟糕透顶,却能成为顶尖的心理学家,凭什么他能逆袭?
心理学家马斯洛: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并不是一个人的宿命!
原生家庭,不是你的宿命!
马斯洛理论,人是一种有欲求的动物
终生未与母亲和解 却是顶级心理专家:自我实现比与人和解更重要
全职妈妈更容易造成教育失败的心理学原因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