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控制情绪?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申滨(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30342593/

要想控制它,你得先认识它。情绪的本质是我们对于外界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种所谓的“外界”,是经过我们的认知加工过的。

情绪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对于外界刺激的身体反应,当我们为了应对外界的刺激,而分泌了各种激素的时候,就是情绪出现的时候。当然我们有另外的一种说法,认为平静也是一种情绪,那时候我们的各种荷尔蒙可能处于一种相对较低的时刻。当然它也是对于外界刺激水平比较低的时候的反应。

如果说这个反应像动物,我想确实是这样,情绪的反应,是在人类作为动物的一份子,在自然中生存所需要的。举个例子,林中的一头小鹿在觅食,忽然看到一只老虎。它的身体立刻就会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肾上腺皮脂激素就好象是兴奋剂一样,刺激它的肌肉,骨骼,神经做出超出常态的表现,那种状态是瞬间爆发出来的,这便于它逃命。我们常说的“兔子急了也咬人”“狗急了能跳墙”都是这个道理。情绪在它爆发的那一刻似乎是没有征兆的,非常突然,来的特别快,它的作用就是在那一刻要保证个体的生存。

如果说情绪对我们是有用的,那么为什么有的时候情绪让我们如此的痛苦?我记得有一本书里面说过,我们之所以有思想上的痛苦,是因为我们区别于动物,开始有理智的思想了。这种痛苦的根源是因为我们人类进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急速发展的人类社会。我们当代人的DNA和原始人的DNA没有太大的差异,而我们的社会却与那时候有了天壤之别,我们的社会的发展是爆炸式的。这种落差,引起了人类个体的痛苦。

为什么人类的社会发展快,反倒会引发人类的一些问题?人类最近这几千年的发展是爆发式的,人类的文明在几千年之内就膨胀成当前的样子,这和整个人类的进化时间来比,是很短很短的一小段。而我们的DNA的进化速度是缓慢的,跟不上社会文明的变化。比如,我们对于糖,对于脂肪的喜好。在远古时期,人类如果想要吃口糖,那是十分困难的,那时候人类最直接的能够摄取糖的方式,例如能够找到蜂巢,吃上一口蜂蜜,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的DNA修订的习性是:对糖有着执着的向往。至今这个偏好还没有做出适应变化的修改。我们现实生活中,获取糖的摄入简直已经到了易如反掌的状态,无处不在的方便。而我们的基因依然要求我们多摄入糖,就产生了人类的某些健康问题。(对于脂肪也是如此。)这实际上就产生了很多矛盾和令人困惑的地方。

那么理智的出现,又引发了我们人类的哪些心理问题那?那就是理智本身可能会引发不理智。人类理智的出现,是源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突然进化出一种认知能力,那就是我们的认知系统忽然能够将对象客体化。所谓客体化,它能将某种对象区别于主体的“我”进行认知。当然这里的“我”是和客体同时诞生的。这种客体化,是带有理性之光的,逻辑之心的。而过去的那种应激的反射,是没有这种因果判断的思维模式的。但为什么说理智却引发了一些不理智哪?

那就是理性思维在操作客体的时候,必须首先要进行概念化。概念化就是将某种事件或者物体通过抽离出共有的或特有的特征进行区分和归类。比如我们提到玻璃杯,,每个人都会有个形象浮现,大家浮现的形象具有一些共有的特质,比如玻璃,容器,不是很大,等等。但是我敢肯定大家浮现的玻璃杯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想到的是一个高脚杯,有的人想到的是茶杯,有的人甚至可能浮现不是玻璃的、装奶茶的杯子。这是因为大家对于同一个概念理解的深度是不同的。由于这种概念化严重的依赖个体的经验,所以导致了巨大的差异化。而个体的经验实际上就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无数次概念化的集合。这样的偏差,会在面对相同的境遇的时候,产生超出理性范围的判断。而这种差异会让我们在情绪的反应上,有大相径庭的反应。

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停一下,需要先看看另一个东西,阈值。这里要解释一下“阈值”这个概念,有的朋友把“阈”值经常念成“阀”值。这是有道理的,它的意思是说,到了那个点,某些事情就像打开了一个阀门,进入到另外一个状态。大家对阈值的感受,平时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如果你从温水中把脚拿出来,再放到更热的水中时候,和你把冰水中拿出来的脚放在相同的更热的水中的时候,你的感受不一样,后者会感觉更烫一些,这是因为这两中情况下,你的感受阈值是不同的。这个实验也提醒了我们,一个人对于某种感受的阈值是可以变化的。

我们出现某种情绪,是因为我们受到的某种刺激累积到了某个感受阈值,我们身体就会采取相应的策略,分泌荷尔蒙,受荷尔蒙的影响,我们进入到了某种情绪当中。(而这种刺激并不是指的实际的刺激强度,而是经过我们经验加工的,它的强弱值,取决于我们处理后的结果。由于处理过程本身就是拿着不同的素材,所以得到的结果是有差异的,所以不同的事件不同人的反应也会不同。)

大家看,如何不触碰这个阈值,不引发情绪,如何让自己不进入到失控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控制情绪。对!当你已经出现情绪控制你的时候,你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等情绪逐渐的消退,也就是说,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有在情绪不出现的时候,才能进行,才能进行控制,在它出现的时候,你没法控制它,那时候是它控制你了。那么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吗?也不是,那时候我们还是可以调节一下的,叫调节情绪。

了解了以上概念,我们接着说情绪被引爆的事情。当你对事件的理解超出了某个阈值,你的情绪就被引爆,从而进入到情绪控制你的失控状态,那么如何不进入这个状态?那就是在平时的时候,你要调整你的阈值,把阈值尽量的“升高”,这样就不容易被情绪控制了,不容易发脾气了。大家看到,我这里用的“升高”阈值,用了一个引号,因为这个阈值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越宽越好。因为实际上它是两个方向的,也就是当你的阈值太低的时候,也会引发情绪。比如那种低落的沮丧和飘逸的亢奋就是两个方向。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就是这样的例子。当你在愉快这个方向上的阈值很低时候,就很容突破愉快的界限,进入到狂躁的部分。如果你的状态从愉快向下滑,下滑过了平静,进入到了沮丧,你就可能变得抑郁。所以,这个健康的阈值实际上是个宽度,两边都有极限,超过了,也就进入了不良状态。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他们提出的中庸之路,实际上就是不希望我们过于倾向两端,而是在于适中的平衡。实际上我们越是有宽的阈值限度,我们就越不容易进入到情绪的状态,不断的扩大我们的阈值,也就是在做控制我们的情绪的工作了。

调整阈值,和我们的日常修养、培养更好的认知。今天介绍一个在你遇到某件具体事情的时候,临时使用的阔达你的阈值的办法,从“理性思维是从人类能够客体化事件”来介绍一个办法。叫“偶像客体化”。大家知道了,我们的理性思维实际上是在客体化过程中产生的。而我们接下来的这个方法,就是让你客体化自己的偶像这个过程,进入到理智的状态。也就是伴随着你客体化你心中的偶像这个过程,产生了理智的思考。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偶像。孔子的偶像是周公,柏拉图的偶像是苏格拉底,基督徒的偶像是耶稣,佛教徒的偶像是释迦摩尼。当作为了一佛教徒,它行事的时候,如果能想到,佛此刻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哪?那么他心中的那个佛的形象就会有了行动的标准,实际上我们并不是求一个行动的标准,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进入到理性的思考,这种客体化的过程就是理性的,这种思考模式就是理性本身。那么你就进入到了理性的模式。现实生活中可能我们不一定是佛教徒,没有经过虔诚的修炼过程,无法内化释迦摩尼的形象。但是我们可能有很多身边的人成为偶像。比如我有个好朋友的为人处世之道就非常圆润,我就会在遇到人际关系困难的时候想到,如果这个时候他会怎么做哪?这对我很有帮助。我也时常把“萨提亚”“艾瑞克森”作为我的偶像,经常做这种客体化,受益匪浅。

题外话,今天长篇累牍的讲了一些道理,但最后只给了一个方法。其实是想让我们通过道理摸索更多适合自己的办法,来扩大自己的阈值的宽度,这还需要很多工作,比如提高自我修养,各种能力,甚至体力都是需要的。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一个只凭借某个办法,或者一个支点就可以做到的,因为本身这样的一劳永逸的想法就很不理性。

另:当情绪来了,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并不是,不过那就不是控制情绪的内容了,而是调节情绪。关于调节情绪,我们以后再讲。谢谢你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就是管不住我的脾气?3个诀窍成为情绪管理高手
别逗了,你以为你的欲望会因压制而消失吗?
情绪,理智的天敌
从脑科学来对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进行解释
生而为人,为什么不要活得太理智?
男女吵架的背后,竟隐藏着人类几千年的发展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