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招贤榜”出引英才 “微”风助力攀高峰


伴您炎炎夏日



该论坛由来自微课程小组的“金牌主持人”汪卓君老师主持,组长顾艳青老师的演讲《乘风起帆 航行远方——记我们的微课之旅》介绍了学校微课程小组的探索之路。小组成员代表孙域、胡海涛、张计林、顾秋虹等教师分别就《基于几何画板的图形运动辅助教学——旋转运动中的计算问题》、《找重点,求突破——如何正确绘制力的示意图》、《聚沙成塔,集腋成裘——“5 1”阅读法在词语语境义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性学习 还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二次函数的图像课程整合》等微课程与教师们进行分享。他们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出发,借助微课这一理念,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既展现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运用,又将微课的功能拓展到了课堂外的方方面面。小组成员们还就个人对微课程的感受与理解相互进行交流研讨,纷纷表示从与同伴们思维的碰撞中受到启发,将对微课的应用进行进一步探索。最后,小组成员还从学生学习、班主任工作、教师教研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为在座教师们拓宽了微课在课堂内外的运用思路,令他们受益匪浅。

三林中学北校微课程小组的组建源于三年前杨正家校长的一张“招贤榜”。当时,杨校长意识到微课无论对学生主动学习,还是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便尝试着在校园网上发布了“招贤榜”,想组建一支对微课感兴趣的教师团队。2014年1月,微课程小组正式成立,目前共有成员11人,均为学校青年教师,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美术、思想品德等学科。成员们出于共同的兴趣,自发走到一起,在杨校长的带领和指导下,定期以沙龙的形式开展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将微课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碎片化其实是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筛选、整合和分割,微课既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顾艳青老师说道:“基于对碎片化学习的理解,微课在三林北校呈现四层意思:一堂课最精华部分的高度概括,称为课程灵魂;一堂课的精彩环节,比如开头、小结;一个精彩的主题展示,清晰生动地讲清楚一件事情,比如一个概念、一个难点;一项专业技能的展示,体现教师特殊的个人素养。”

正是这四个“一”,让小组成员在探索微课的道路上克服种种困难,通过每一次小组活动的反思总结,不断成长。在小组起步阶段,教师们自己定主题,写脚本,用简易的设备拍摄视频。2015年11月,刘颖奇老师利用录制的微视频作为预习作业,成功开设了《循环小数化分数》的拓展课。2016年上半年,学校启用云系统结合surface平板电脑技术,突破了微课程制作技术上的壁垒。两个校区都配有云教室,可以供小组成员就近学习、操作、使用。结合云系统,小组成员对微课程的设计与研究渐入佳境。2016年下半年,小组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微课程主题研究。蒋效斌老师利用surface平板电脑,使用photoshop中的功能演示色彩三个要素的变化,使学生对美术有更直观的感受。朱瑜虹和顾秋虹两位老师利用数学软件Matlab和Desmos数学函数计算器让学生在学习概率和二次函数性质时,自己操作软件、提升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从最初的微视频制作实践,到如今的微课课堂教学,小组成员们凝聚在一起,经过两年多的积累,打破学科壁垒,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丰富了各自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拓展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进步,初步构建了符合三北师生教学特色的微课程体系。

短小精炼的微课有着巨大的能量,让学生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吸引着教师不断开发教学资源,引导着学生不断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大量的微课也可建立微课校园平台,供学生使用,成为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微课小组的成员们通过对信息技术、数字资源的运用,基于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掌握,针对学生在各学科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教材的重新组织与整合。更重要的是,小组成员们将自己的批判性思考纳入“微课”的设计与研究中,在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能力增加的同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将每一门学科中最有价值的核心片段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从而在打造最符合知识逻辑结构的课堂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这是杨校长对微课程小组的期望。

微课小组的成员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加入他们的队伍,在微课程教学理念和课内外的应用领域中,做出更多积极有效的尝试,拓宽微课程的实践范围,让三林北校的课堂内外更加精彩。


公众号ID:ddjyz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课题结题报告(附开题报告)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英语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施
影响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1
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
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