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讲:起笔的变化

我们把前面学过的回顾一下,主要有几个知识点,一个是中锋,另一个是八面出锋,然后是提案和转折,如果把他们联系起来,就是从任何一个方向出去,都要中锋行笔,要保持中锋行笔,那么起笔和转折都要调锋,要调锋就要有提案介入,又因为笔锋的不同状态产生了方与圆的变化,这些就是笔法的一些基本内容。下面我们讲的各种变化,其实都是由这些因素组合而成的。

第一因素【笔画的各种变化】

我们先写两个点看他们的基本动作变了吗?是不是没变啊?还是有轻到重压下来在有重到轻提起来。什么变了?方向变了1、是从右下方下笔收到左下方,2、是从左下方下笔收到右下方,再看更多的点

根本动作都没变,就是方向变了,也可以有长短的变化。

方是折出来的,圆是转出来,把这些点放到笔画上去看看。

再比如两个横,一个直切一个逆锋。

再比如点是竖着:如张迁碑、爨宝子碑鲜于璜碑等,们的起笔都是方的,还有清代赵之谦的篆书也是用这种方笔。

还有一种古人叫裹锋:在隶书篆书里常用。

横画起笔常见有两种,一种侧势,一种逆势。之前我们讲起笔为什么要“一点”,就像我们跳起来时先要蹲下再发力上挑,也叫借力,专业术语叫取势,取势有两种,一种叫逆势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第二种叫側势,欲横先竖欲竖先横。

竖:

竖也是同样道理:起笔点下来换锋往下走,还可以往上逆势裹锋再下来,篆书、隶书常用,其实像怀素、颜真卿,他们的行草书里边也很多。

如果竖画起笔再斜一点,这个方向角度可以有很多种变化。

笔画也可以平口,这种在爨宝子碑、张千碑和鲜玉皇碑等里面常见,

撇和提:

再看这些撇的形态一样吗?不一样是不是?但是笔法动作没变,都是一个点换锋。

我们前边一直在讲,入笔点的方向变化,这是影响笔画形态最明显的一个因素。

第二因素【点出峰的位置】

一个点可以从上面出锋,从中间出锋,从下面出锋,因为出锋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形态不一样。

动作没变,点个点换锋方向不同而已,

也是同样的道理,

撇:也是

看这几个形态一样吗?又不一样。

也是同样道理:

这是第二个因素,出锋的位置,

第三个因素:入笔的顺和逆【露锋和藏锋】

竖:

前边我们说方是折出来的,圆是转出来的,再看这两个笔画

其他笔画大家可以试着去组合,开始我们说过教的是一种方法,方法掌握了以后,我们从一就可以写出千千万万,其他都会了,否则这么多变化,一个一个学,我们学的过来吗。

下节课讲:【收笔和转折处的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颜家庙碑》最美的90个字
到底什么是“中锋用笔”?今天带你一探究竟
学写隶书,从基本笔画开始
每日练字:怎样学习隶书
教学|你那么方,要怎样写?《张迁碑》:点钩得这样写。
陈钝之:汉隶雁尾的形态与中实用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