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咀嚼的机理】 在新生儿时期锻炼咀嚼能力

本文为作者原创

 冯晓谈翻译 kuma校对

这是 [咀嚼的机理] 的第18篇文章

本文大概

900

阅读预计

2

分钟

咬住反射

新生婴儿的非条件反射中有一项叫“咬住反射”。

用手指触摸口腔内的牙龈部分时,新生儿会反射性的将下颌咬住。另外,在哺乳时也会发生新生儿下意识咬紧的情况。这在“婴儿咽下”中似乎没有必要,但是为了使上颌和舌头能够牢牢固定乳头,下颌就必须要好好的固定住。

这个“咬住”的行为是新生儿必须要牢牢掌握的。

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婴儿口腔功能。

关于使用母乳还是奶瓶的区别,我们先抛开成分不说,单从机能这方面来谈谈母乳喂养的效果。

使用奶瓶喂养对于新生儿来说是件非常轻松的事,不仅仅因为奶瓶本身容易咬住的设计构造,更大的原因在于无论喂乳姿势如何变化新生儿都能轻松应对。

但是和母乳喂养不同,这就造成了新生儿不再需要为了喝到奶水而努力“咬住”了。

请注意,会造成新生儿哺乳环境不稳定,母乳喂养更能提高新生儿口腔功能。

为了“咬住”而存在的肌肉。

我们人体的肌肉中,有骨骼肌,有构成内脏壁的平滑肌,还有构成心脏壁的心肌等。

婴儿在“咬住”的时候所要用到的是附着在下颌骨上的骨骼肌。大面积附着在下颌骨最后下方的是“咬肌”,大面积附着在耳朵前上方的是“侧头肌”(图1)。

图1 在“咬住”动作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咬肌和侧头肌

这两者我们都可以用手摸到。

请用手撑在下颌骨的后方和耳朵的前上方的位置,大幅度用手掌推开然后用力咬住。这时您一定能感受到肌肉明显的收缩。这属于咀嚼肌的一类,在帮助我们咀嚼上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新生儿在锻炼好这两块肌肉后,对断奶以后发挥咀嚼咽下机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构成肌纤维的肌原纤维来自以肌动蛋白和稍粗一点的肌球蛋白为中心的蛋白质。肌肉收缩是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这两种纤维的滑动产生(图2)。

图2 肌肉收缩的机械装置

肌肉收缩的原理。

骨骼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收缩的“随意肌”。

根据大脑的命令,也就是自己的意愿通过神经传达到肌纤维,从而肌肉开始收缩。然后根据命令,肌纤维的膜开始做出反应,产生了被称之为“动作电位”的电流。

然后根据这一信号肌纤维会释放钙质。最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会对钙质做出滑动反应,形成肌肉收缩的机械装置(图2)。

哺乳时咬肌和侧头肌等咬合用肌的负担如果加重,会产生更多的肌球蛋白等蛋白质,使得肌肉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
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ACTrainer
科普篇 | 天天健身练肌肉,你真的了解肌肉吗?
组织学与病理学:肌组织1(横纹肌:①骨骼肌)
骨骼肌的构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