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尿蛋白不转阴就会得尿毒症?只要达到这个值就很完美

尿蛋白作为威胁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自然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防止肾衰竭的重点“打击”对象。

在临床中,每一位肾病患者都希望自己的尿蛋白能够转阴,害怕尿蛋白不转阴会发展成尿毒症。

那么,尿蛋白转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肾友一定要让尿蛋白转阴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尿蛋白的神秘面纱。

一、何为尿蛋白转阴?

尿液中的蛋白质叫做尿蛋白。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尿蛋白化验结果为阴性,也就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5g,如果尿蛋白大于这个数值,就可以定义为阳性。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为“轻、中、重”3个程度的蛋白尿:

l 小于1g/24小时为轻度蛋白尿;

l 1g-3.5g/24小时为中度蛋白尿;

l 大于3.5g/24小时为重度蛋白尿。

尿蛋白是肾病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一般来说,尿蛋白越多,则表明肾脏病变越严重。

如果尿蛋白迟迟降不下来,不仅会使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引起低蛋白血症,还会加重病变肾小球的损伤,损害肾功能,加速肾衰竭,让尿毒症早早到来。

所以,降低尿蛋白成为肾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果尿蛋白降到了0.15g/24h以下,则代表着尿蛋白转阴了,即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二、肾病患者一定要追求尿蛋白转阴吗?

诚然,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尿蛋白转阴是肾病好转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志,但是肾友真的没有必要过分追求尿蛋白转阴。

实际上,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治疗目标并非0.15g/24h,而是0.5g/24h,这是肾病临床治愈的标准,也就是说,大部分患者只需要把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至0.5g以下就可以,没必要非得追求“完美转阴”。

为什么是0.5g呢?我们来看看相关研究。

2011年《肾脏与透析肾移植杂志》发表的关于1126例中国汉族IgA肾病患者的跟踪数据,不同的尿蛋白水平,在20年后的结果为:

l 在尿蛋白高于1g的患者中,仅有30%的患者没有进入肾衰竭和尿毒症期;

l 尿蛋白在0.5-1g之间的患者,约有80%的患者没有进入肾衰竭和尿毒症期;

l 尿蛋白低于0.5g的患者,几乎没有人进入肾衰竭和尿毒症期。

从这项研究可以看出,肾友如果能将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5g以内,就能很好地保护肾脏,使得肾功能长期保持稳定,有效预防肾衰竭。

对于部分患者,如果过分追求尿蛋白转阴,势必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或者是增加药物种类。

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都会使得药物副作用明显增加,甚至会伤害肾脏,而且尿蛋白能不能转阴还是一个未知数。很显然,过分追求尿蛋白转阴是得不偿失的。

三、理性看待尿蛋白“小尾巴”

尿蛋白转阴的的确确是好事,但是不要过分追求转阴,大部分患者只要能达标就已经很好了。

而对于部分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难治性肾病,也不必要求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到0.5g以下,如果尿蛋白能部分缓解(比尿蛋白高峰值下降50%且小于3.5g)降低也是成功的,预示着肾功能下降速度能明显减缓,尿毒症发生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肾友们应该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不要因尿蛋白没有达到“完美转阴”状态就过分焦虑和恐慌,治病从来都不是只看报告单上的数字,而是要从大处着眼,权衡利弊,以最大获益目标。

尿蛋白有“小尾巴”并不妨碍肾友健康生活,要试着接受它,包容它,与其和平相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步练习 真题回顾(22):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
肾炎、肾综、肾衰竭尿毒症,你想知道的肾病知识,全在这里!
尿蛋白/血压与血肌酐是什么关系?原来,影响肾功能的并非血肌酐
问康复师:蛋白尿和肾功能是什么关系?蛋白尿控制好了,还会尿毒症吗?
给糖尿病者提个醒:身上三个症状再不重视,小心尿毒症找上门!
尿毒症有3个风向标,全占的人太难救回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