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指宽带鱼 一毛四分钱一斤



  打开渔俗馆的大门,郑信根点了灯,不大的地方,记录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嵊山渔场曾经的辉煌。74岁嵊山老渔民郑信根是这里的讲解员,开了腔,便收不住话匣子。


  这是六省二市渔船集结嵊山渔港,万艘渔船,十万渔民,蓄势待发;那是捕鱼归来的千担带鱼铺满了整个码头,即便是隔着半个世纪的黑白照片,都能感受渔民打心底里的高兴;乌贼随便捡,黄鱼一毛七分钱1斤,梭子蟹是没人要吃的……


  百年嵊泗渔场追忆,老渔民说起来都是沉醉的表情,因为那些辉煌,不可复制,唯有追忆。


万艘渔船汇嵊山 十万渔民下渔场
在街上只管拎牢东西 人潮会带着你前进


  说起百年渔场曾经的辉煌,不得不说十万渔民汇嵊山的宏伟场景。郑信根指着档案说,当年香港文汇报、新加坡报纸都有过报道。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天津等六省二市都在嵊山设立了渔业指挥部,指挥生产。


  尤其是每年冬季带鱼汛,嵊山渔场是东南沿海规模最大的海洋捕捞生产基地。郑信根记得,只要一刮风,所有的渔民都回到嵊山,那场景可比现在春运夸张多了,街上都是人。只要上了岸,都不用自己走,人潮会推着你往前走,渔民要做的就是拎好手里的东西不被挤掉就行。


  到底有多少人?相关数据记载,1963年冬汛,来嵊山的渔船达到了16366艘,渔民108206人,最多的一年,渔民人数达到了155413人。嵊山的陆域面积仅4.22平方公里,那场面何等壮观你可以想象。


  每年更是有冬汛誓师大会,舟山地委书记亲自来到嵊山开会。越剧团也以嵊山为据点进行慰问演出。小小的嵊山,本应该因为位置偏远而闭塞,却因为渔场、渔民,成了海上繁华之地。



海面船灯五彩缤纷 天上夜空繁星点点
一晚上一千担带鱼 那是他经历过最美的夜晚


  62岁的沈士开曾是渔民,后到嵊泗多个乡镇政府工作。他16岁开始和大海打交道,如今年过半百,依然离不开大海。在他的回忆里,十八九岁时捕带鱼的那些夜晚,美得不像话。


  “夜晚的洋面,不仅仅停着我们一艘船,是几百艘、几千艘,彼此之间只能看到信号灯,洋面上红黄相间、五彩缤纷。抬头看,又是星星缀满夜幕,月光皎洁无瑕。要是那时候有电影,拍出来的画面肯定漂亮。”沈士开回忆起来,仿佛眼里都带着星星。


  1973年冬季带鱼汛是沈士开印象最深的,在花鸟岛背面一处海域,晚上9点多钟收网,不得了,每个网眼上都是带鱼,一眼望去,都要被满网的带鱼晃了神,白鳞如同白月光。


  带鱼不同于其他鱼会上浮,它只会往下沉,那一网拉得船上20来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实在是太多太沉了。账单是沈士开去水产公司结的,将近一千担,一担一百斤,这可不得了。


  1970年至1979年的10年中,嵊山渔场捕获带鱼占东海区同期全部产量的67.4%,为全海区渔场之冠。带鱼也着实便宜,四指宽的带鱼一毛四分钱1斤。


 1973年的一网大黄鱼 多到至今都不知道有几斤
黄鱼多到人跳到海里 站在鱼上如履平地


  沈士开的爷爷、爸爸都是捕鱼人,于是他早早地接过父亲的棒子。


   “那年头的鱼多的,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信。”沈士开点燃一支烟,细细道来,儿子听他说以前的故事,总觉得父亲喝点酒发大兴。


  1973年的那一网鱼是沈士开捕过的最多的一次,多到他现在还是说不清这一网到底有多少大黄鱼。


  那次沈士开前往东海渔场捕鱼,一网上来装了整整两船,网内还有一大半多余。带不过怎么办?正好旁边有位相熟的岱山大衢船老大,就把渔网整个丢给他了,“里面的鱼你拿走,回头把网还给我就行。”沈士开对他说。


  后来那位船老大将剩下的鱼又装了两船,网内还有许多,他接着送了人。所以到最后,沈士开都不知道那一网到底有多少鱼。


   “那年头的鱼是真的多啊,大黄鱼、小黄鱼,一网围起来,人直接跳下海去在鱼上走,完全不会沉下去,如履平地。现在小孩子听起来,好像我们在说天书一样。”沈士开说到这儿,眼睛亮亮的。



渔业季节明显 这个季节该是小黄鱼、鲳鱼
鱼是有叫声的 船老大听声音就能辨别鱼种


  以往,渔业的季节总是很明显的。沈士开回忆说,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小黄鱼、鲳鱼丰收的季节。


  知道吗?鱼是有叫声的。有经验的渔老大能通过鱼的叫声分辨出海底是什么鱼。


   “当然了,不同的鱼叫起来声音还不一样的,鮸鱼个头大,叫声爆发力足,黄鱼叫起来就是一层一层的。”沈士开说。


  到了季节,黄鱼排着队来产卵,队伍从外海一直到内海,渔民大老远就能听见它们的声音,也叫它们“叫鱼”,那叫声听起来有点“咕咕”的。


  “不过这也得六七十岁的人才听过了,要发出叫声,那鱼可是多得不得了,现在50多岁的人都不一定见过。”郑信根可惜地摇摇头。



当了18年带头老大 曾带领全村渔船出征外海
顶好的红膏梭子蟹只取其膏,蟹子用来喂鱼


  如今72岁的叶永祥居住在枸杞乡龙泉社区里西村靠海的半山腰,30年前,他这幢楼房是村里最好的房子,如今依旧紧挨着贻贝养殖基地,渔村味道十足。


  1964年当兵,1970年退伍从事捕鱼,因为生产能力强、人缘好,叶永祥1977年便当上了船老大,开的是1号带头船,当了18年枸杞乡带头船老大。


  1982年的一网大黄鱼,一共1600担,叶永祥带领的两只张网船加起来都装不下。


  叶永祥是枸杞乡第一个去外海捕带鱼的船老大。1975年,当时舟山一家大型渔业公司老总对叶永祥说:外海资源相当丰富,15到20个小时就能开到。叶永祥开着带头船,村里的16艘船浩浩荡荡跟上出征外海,回来带鱼大丰收,开启了嵊泗赴外海捕捞的新时代。


  当时的梭子蟹是大家不爱捕的,卖得极其便宜,只是在捕带鱼的时候总会带上一些来,没办法,蟹钳咬住了网,掰又掰不开,只能一只只全敲了。都是顶好的红膏梭子蟹,渔民只吃鲜美的红膏,吃不完的就收集起来,晒成蟹膏当味精用,客人来了,切下一块,做出来的菜透骨鲜。至于如今视若珍宝的蟹子,渔民兄弟根本不爱吃,统统拿去喂了金鱼。


  回想起曾经的故事,叶永祥若有所思:“我大概一辈子就是离不开大海了,孩子们住在本岛,我一年最多去个三四天,待不住。”他还在为渔民兄弟的利益奔忙着,宛如还是当年的带头船老大。


来源:舟山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渔业资源枯竭致渔村衰败 渔民弃村贷款城里买房
“东海无鱼”影响市民餐桌 难题如何破解
虞兵科丨在荒海深处
舟山渔业谚语
一起来了解“渔汛”
省级非遗名录——“舟山渔业谚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