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出伦勃朗之后,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赵孟頫和王羲之?丨画事


画事君说




春拍之时,我一直很想写一篇关于AI的文章,想了三个多月。本想借着柯洁惜败阿尔法狗的新闻,结果一直拖到这个热点无人再提。😂


还好,AI不是一个热点,而是一条极热的赛道,时不时就爆出大新闻,因而没人忘记它。在这几个月中,我不断思考,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会是你看过的一篇完全不一样的,对艺术生和文科生来说,略有点烧脑的文章。


首先说一下,AI,就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大家肯定很纳闷,画事君难道不是应该研究王羲之赵孟頫这些艺术史上不可超越的大师么。

但AI出现后,王羲之和赵孟頫,很有可能被超越。


王羲之与赵孟頫



Chapter 1


柯洁败给阿尔法狗之后,泪洒赛场,痛哭失声。朋友圈里有人转发这条消息时,评论说,行啦,那不过是机器。

让柯洁痛哭的原因,恰恰是:阿尔法狗不是机器。


柯洁哭了


人工智能在表现形式上是机器,但在行为上,是一个脑力强大,且精力无限的超级“人类”。


我们怎么定义人和动物的区别?人类有发达的大脑。那么,假如AI的“大脑”,比人类还强大,怎么定义AI和人类的区别呢?

AI“大脑”的强大,是一步步表现出来的。在象棋上打败人类后,尚不足恐惧,但是在361个点产生无数种变化的围棋上打败人类,则说明,AI“大脑”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运算这件事,能够并且已经超过了人类颇为自豪的直觉。


其实,以计算机的世界观看来,一切都是运算,计算机的01二进制,通过数据的运算,产生了无数结果。


后来到了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可以被认为是数据,你输入搜索框的关键字是数据,你多点了喜欢的歌曲一个赞也是数据,包括你们今天看到的这篇文章中所有的配图和文字呈现,都是数据。


而组织这些数据的方式,是运算方法。



如果所有的东西都能算出来,那人类还有什么不可取代?重复的机械劳动早已被取代。重复的脑力劳动也将会被取代而且是完美取代:财务分析可以被取代,文件处理可以被取代,甚至模式化的新闻写作也可以被取代。

很多人想到,人剩下的还有创造性。而最有创造性的工作是什么?文艺工作,尤其是艺术家。于是艺术圈长出一口气,还好我们暂时不会失业了。



Chapter 2


我中学时最爱读刘慈欣写的科幻,当时没想到他会红到今天这样。刘慈欣最擅长的不但是硬科幻的写作,更多的是在科幻基础上,写出对人类、世界、宇宙的思考和关怀。这种触动人心,使他成为最优秀的科幻作家。

他写过一个故事,叫做《诗云》。

这个故事讲得是地球被高级生物吞食者帝国统治,人类被当做宠物豢养。


这种故事模式,在科幻中并不稀奇,其实有人怀疑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就像是楚门的世界,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一个高级生物的玩具场而已,我觉得,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但这个故事特别的是,高级生物之上,还有更高级的生物——能组合原子来制造物体,相当于上帝,他被称为“神”。



“神”出现在地球上,问被豢养的其中一个人类,你的职业是什么?

那个人类保存最后一丝骄傲,我是诗人。
诗人是干嘛的?

写诗。

诗是什么?

……

无法回答。

“神”觉得很好玩,于是想要写诗。他造出一张书桌,笔墨纸砚,在太空中悬浮着,冥思苦想,写诗。


半天写不出来。于是神去查,李白怎么写诗。他查到李白的写诗习惯是喝酒,于是变出一坛酒。然后神醉了。

诗还是没写出来。

神生气了,他想出了超越李白的两条路:一、把超越他的那些诗写出来;二、把所有的诗都写出来!


第二种方法,其实不是写,而是计算。所有的汉字,五言、七言、律诗、绝句、所有的文字组合,统统算出来。

“神”用巨大的量子计算机计算所有的诗,粗略估算,人类所有汉字组合出的符合“诗”的形式的文字组合,有10的271次幂种,比整个宇宙的原子数量还多得多。

而把这些存储下来,需要的存储空间是10的57次幂个原子,正好是整个太阳系的物质量。

于是“神”把整个太阳系毁灭了,用来当所有“诗”的存储器。


量子计算机启动了“终极吟诗”的软件,太阳系变成了巨大的诗的存贮器。神出于对诗的尊敬,把地球转移到太阳系附近,没有毁灭。

浩大的吟诗工程完成后,整个南半球的天空都被这片存储器覆盖,人们叫它诗云。



但最后,“神”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他算出了所有的诗,但是没办法把超越李白的那些诗挑出来……

这是人类面对机器的骄傲。



Chapter 3


然而,真的像是《诗云》里那样,智慧生命的精华和本质,是技术所无法触及的吗?

回到还没毁灭的太阳系第四颗行星地球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机器。它可以写书法,不需要训练,只要输入原帖数据,他就可以写的和原帖几乎一模一样。




在电脑复刻技术应用到印章领域之后,鉴定时,印章的可信度和参考度就大大降低了,因为很简单,人手临摹时,走刀痕迹无法保证一模一样,而机器复刻,则可以一模一样。

这个一模一样,就打掉了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临摹的意义。


临摹是人们通过摹仿形状而掌握技巧的过程。不断的重复中,训练大脑和肌肉双重的记忆力。书画技巧的临摹练习,往往要耗费人类非常多非常多的时间,所以好的画家,一般要活的比较长,以及从小就开始训练童子功,这样你才不至于刚刚练会了技能,却没时间进一步超越。


因而我们对于那些少年天才,比如18岁就画出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总说他们是谪仙人。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当技术可以快速复刻模仿能力时,人类花费数十年如一日的临摹能力中“临的像”的这个部分,被轻而易举攻克了。


当然,人还有后手,我能通过临摹,而发展出新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艺术样貌,也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人工智能没有创作能力,这是人类的必杀技。

但作为悲观主义的我,还是想要冷静梳理一下,人类的创作过程是什么样的,是不是真的无法超越。

比方说,专业人士有时候评价一个人的字,会说这种术语:王字的底,米字的骨,加一点儿赵孟頫的肉。没错我说的不是做饭。

这其实说的是,被评价的字,吸取了几个传统书法家不同的优秀质素,并且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


赵孟頫临摹《兰亭序》版本


不排除大师们忽然间从自然中领悟到屋漏痕,死蛇挂树,高崖落石这样的书写道理,但是大部分的创作,说一句狠话,其实就是临摹,拆分,重组,再结合的一个过程,并非神秘莫测,也并非不可复制。

譬如张大千的字体,对于AI来说,最好学习:北碑筋骨,参以南帖俊秀,学习黄山谷结体,中宫紧收,两翼开张,兼有瘗鹤铭风神。只要输入给他北碑南帖黄山谷瘗鹤铭的全部数据,输入指令,排列组合无数次,总会试出更好的那种组合。


但弘一的字体,对AI可能就比较难——他可能比较难以领悟,什么叫做火气褪尽?


弘一法师晚年书体



Chapter 4


模糊而主观,个性且创意,这些特点,是人所具有的。人可以胜出机器的。但是人工智能不是机器。


多年前,考大学时,我的好闺蜜考上了数学系,有一次闲聊,我问她你们最近在学什么,她说最近在学模糊数学。当时我一下愣住了,数学怎么能是模糊的?

闺蜜说,数学的好处是精确,但坏处也是太精确。人脑可以在低准确度的情况下进行模糊判断,比如看一眼就大概知道大小,大概估算出来一个范围,模糊数学这门科学,就是在模拟人脑的数学。通过降低精确度,可以很快提高判断效率。计算机使用模糊数学,就能大大提高模式识别能力,可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活动。

这样的计算机,和人脑越来越像了。



对模糊事物进行快速判断,即便是人脑,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模糊度高出一定范围,人脑也很难判断,比如“火气退尽”的弘一,是鉴定中公认比较难判断的。而各种部件组合的张大千,是比较好鉴定的。

这番对话发生在十年前,我们仅仅上大二,当时谈及模糊数学,压根没往人工智能的方向去想。然而科技的发展速度往往超出人类想象,今年年初,人工智能,已经画出了伦勃朗的作品。


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的产物“下一个伦勃朗“


这是一幅人工智能用数据分析和算法“画”出来的伦勃朗作品。不是临摹,而是全新创作。

计算机对伦勃朗的346幅作品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复制了他的作品材料和风格,然后算法决定创作一幅新作品:一位高加索男性的肖像画,年龄30到40岁,穿着深色外套,戴着帽子,稍稍右斜,面向窗户。

对伦勃朗作品进行了面部分析,眼部分析,各种细节分析,然后人工智能确定好了自己的算法。这时3D打印出场,该团队用装载着独特的基于绘画的紫外线墨水的3D打印机,层层打印。


计算机对伦勃朗的346幅作品进行了数据分析


在用真正的油画材料打印了13层颜料之后,最后的肖像结合了伦勃朗作品的168263个部分,呈1.48亿像素。 所有的元素都效仿了伦勃朗知名的光影效果。

在国博伦勃朗展览的最后一天,我挤破头去看了原作,伦勃朗画派中诸多艺术家,画家与画家之间的区分度真的很小很小,在古典绘画看不见笔触的特征里,个性也被很好的修饰和隐藏。


所以伦勃朗最先被AI画出来。


“下一个伦勃朗“中对于一些特殊部分的几何分析


AI能画出伦勃朗,那么可以想见,绝大部分的工笔画,都不费他吹灰之力。

人类又丢一大片城池,当然,我们还有用来抵御的武器。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伦勃朗,但成为不了伦勃朗。它只能模仿已有的,但不能成为新的大师,创造新的巨作。

这观点,一开始我是认可的。人工智能靠的是投喂给它的数据来学习的,进入什么样的数据,出来的也是加工数据的结果。如果没有新数据,就不会产生新结果。

但仅此一项,就可以让所有目鉴者失业,更让那些在拷贝台上的造假者汗颜,你们作为人类,造假时却只有照本临摹能力,而无照本创作能力。

但人类还有胜算。



Chapter 5


拖延症也有好处,本想就在上一个观点处结尾的思路,忽然被新的新闻打了脸。

扎克伯格宣布关闭人工智能系统,因为他们发现两个人工智能开始用人类不懂的语言交流。

艺术需要多样性,多样性来自于不同的艺术家个性。但我们认为人工智能都是一样的,有阿尔法狗,并没有阿尔法猫。人工智能没有星座血型属相之分,没有内向外向性格区别,他们创造的世界一定很雷同。

然而他们开始交流了。

如果他们是一样的,那就不用交流。交流,说明他们不一样。


2017年8月2日新闻报道

《人工智能无视指令自创外星语言 扎克伯格懵了》


这个事情有点吓到我了。但这个世界上的人工智能研究是不会停下的。这是人类自掘坟墓吗?我也很难判断。万一AI只会让人类未来变得更好呢?万一我们可以掌控它们呢?

元素周期表里,碳原子是6,而硅原子是14。他们位于同一主族,碳下面紧接着就是硅。世界上仅有的两种可称为智慧生命的形态,一种是基于碳原子的有机生命,人类;一种大概就是基于硅原子的无机生命,机器人。


也许,碳基生命被硅基生命的替代,是从低价原子向高价原子的生命形态改变?

一切都会消亡,人类也一样。

好像结论很悲观,但我们不妨往好的方面想一想,至少,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无可逆转的悲观方向,自己平时面对的那些缺钱啊,单身狗啊,领导穿小鞋啊,鸡毛蒜皮,芝麻利益,是不是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你仔细想,好好想,现实的世界,是不是无足轻重。

我也仔细想了想,答案是:其实并没有😂。


现实还是很强大的,所以画事君思考了一圈宇宙洪荒之后,还是要给我们的微店打个吆喝,扫码买点书,让我养团队。

对啦,今天我们迁移成功啦,今后可以玩更多好玩的东西咯!晚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I将加入新的医患关系 ~读《超越想象的GPT医疗》
什么是人工智能(AI)?
易有料
霍金警告:人工智能或令人类灭绝
你将会在哪一天被人工智能代替?
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幸福-访谈1-我眼中的AI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