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山寺问道


     当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原本迷离的一切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我抬头寻找那新鲜的日出,不经意间却发现,那一抹日光已经悄悄地倾洒在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林海之上,没有丝毫的张扬,没有丝毫的不羁,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静谧与无争。

雾霭终于被日光彻彻底底地冲淡了,在群山之中,一座古老的寺庙赫然伫立在其中,如果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在这茂密的森林中竟然还坐落着这么一座安宁的庙宇。它是如此的安静地立在林海之中,完全没有一丝的不和谐,完全不会因为它是人造的而显得突兀,而显得破坏自然的美感。也许是佛家的灵性,将这座庙宇同四周的万物融合为一了吧。就是那么的出其不意,一阵悠扬空灵的钟声摄住了我的神经,钟声回荡在清晨的群山之间,看似打破了这一方宁静,实然只是钟鸣山更幽,这空灵的钟声总是让人感觉是群山苏醒的前奏,暗示着该从一夜的好眠中清醒了。我打探着钟声的方向,呼吸着山中清晨独有的凉气,踏着湿润的山间小路,寻觅着这山中那低调的古寺。我沿着山中僧人走出的蜿蜒小路仔细的行走着,生怕地上那潮湿的小路让我不小心一个趔趄就摔了一脸的泥巴。山中的凉意还未散去,身上的外衣也渐渐被空气中的水汽沾上湿意,贴在身上,虽然不是很舒服,却无法阻挡我迫切找寻古寺的心情。

走了许久,还未看到小路有尽头的迹象,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看山跑死马?脸上微微有了汗意,我驻足停歇,环顾四周,阳光越来越热烈,穿过层层树叶,直接映射在地上,地上那略带湿意的泥巴,反射了日光,散射出点点光亮,甚是美丽。我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找到那座古寺,不知道要行多少步才能到达我的目的地,我只是相信佛说的话,佛渡有缘人,假若我是这个有缘人,最终我一定会找到古寺的。布谷,布谷,一只布谷鸟突然吸引我的注意力,闯入我的视线,它不停地在枝头跳跃,在日光一束束打下来的树干间跳跃,它不时打开双翼扑棱几下,不时对着太阳的方向鸣叫几声。布谷鸟在阳光的光束下穿梭来去,甚是自在。人总是反反复复迂回地走着,从一个因走向一个果,然后又从一个果去寻另一个因,经过年岁的颠簸,最终还是要回到最后的中点,不是吗?何不趁此时还可以得到自在,洒脱地抛下三千烦恼丝,莫等到再也无法找寻自在的那时,再来追悔。布谷鸟突然停在我最近的枝头,向我低鸣,仿佛在指引我前行的方向,随着布谷鸟的方向,没有迟疑的,我加紧步伐,生怕跟掉了它。前方貌似有一片空地,显得附近的树林特别的光亮,果不其然,一潭清水豁然出现的身前不远处。呵,好一片清潭!我不禁在心里赞叹道。眼前这一清潭,仿佛从开天辟地之初就存在了这里,潭中鱼可有百许头?都像在空中浮动似的,没有任何依靠。阳光直射在潭底,没有任何阻碍,一束光恰好打在停在一块石头上的鱼儿身上,鱼儿呆呆的动也不动,好像在接受阳光的洗礼一般,倏尔,又向远处溜去,甚是可爱。潭外各种形状的石头嵌入地上,我上前,踩住一块儿稍微平滑的大石头,探出身去,潭中的我,在一尘不染的蓝天下显得格外澄清。我们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现某些美丽的存在,而当我们刻意去追求的时候,那些美丽的存在,却又隐藏的毫无痕迹可寻。看着潭中的自己,眉目之间淡化了几分急躁,多了几分淡然,我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感谢上苍赐予我们这蕴藏着无尽美丽的自然,能让我们在心灵寻求避所的时候,回到自然,回到人类最初始的环境,去接受洗礼,去净化,去反思。

潭水的西面有许多竹子,密密丛丛的掩盖了竹林中间那条不起眼的小道。如果不仔细看,来人就会以为这后面会是一大片竹林,没有任何的前路可去。我轻轻地拨了拨竹子的枝干,发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不停地向竹林深处延伸,小路上还有前人留下的脚印的泥巴痕迹,

我心头一喜,莫非我寻找了这么久的古寺,就在前方不远处?好不高兴,于是,我便继续往前行,顿时感觉神清气爽了好多,脚步也变得轻快了好多,路途上的疲劳也渐渐消失。我大步地向前走,原本茂密的竹林逐渐稀疏了起来,一座寺庙赫然出现在我眼前,一阵阵清脆的木鱼声从不远处传来,还有那僧人早读的喃喃诵经声。我深深吐了口气,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寻到了。

正当我欣喜之余,寺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位年老的僧人拿着笤帚从门内走出来,黄色的僧袍随着山风轻轻地摆动,我站在寺庙的不远处,静静凝视着这一切。施主,是否来我寺上香?老僧人慢慢的走到我面前,对我行了佛家的礼问道。大师,可否求见方丈?僧人将目光停留在我身上一下,然后退后一步说;施主,请跟我来。我随着僧人走进寺庙,走过几道回廊,穿过一间间禅房,禅房的窗户半掩着,透过窗户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里面一些上了年纪的僧人打坐诵经,禅房前的空地上,小沙弥们正在随着师兄学着功夫,小小的年纪,却是满脸的认真。施主,仔细脚下。老僧人提醒我。横亘在我眼前的是一条小溪,小溪两旁的石头上布满了青苔,我源着溪流的上游望去,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泄于石隙之下。小溪的那一面是一座简陋的竹屋,竹屋背靠着一片竹林,屋内传出阵阵的木鱼之声,施主,方丈就在此屋之内,请。僧人把我领到竹屋前,便转身离开。我不知道该不该敲一下门,求见方丈,踌躇间,屋内响起方丈苍老的声音:施主,请进吧。求佛之人,不必拘礼。恭敬不如从命,我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屋内青灯一盏,佛经几本,佛像一尊。佛像前,一位年迈的僧人正盘坐于前。

方丈。我轻轻开口。

世间人一心念什么?一心念贪嗔痴慢,一心念财色名食睡。一切皆为虚幻。施主,请坐。方丈指了指身边的软垫,示意他同他一样盘坐于佛像前。

方丈,屈子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逃离这一苦海,为什么人人都是如此的随波逐流,而不能独善其身呢?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佛颜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你说举世皆渚,众人皆醉,唯独尔清,尔醒。倘若不是自视过高,又怎可发出如此之叹?难道施主与众生不同否?方丈看着我,笑着说。霎时,我感觉脸颊绯红。不待我开口,方丈又说:

佛曰:一切皆空。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间人都有烦心之事,有的很难了却,总是心上的一个结,不去了却这些事情,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让它随着时间的流逝,归于寂静。就像这世间本无一定的法则,然后知道无法便是最好的法则一样。

从方丈的一席话中,我听到了我心底的声音,是不是我过于计较了?是不是我不懂如何解脱自我?是不是我放不下,挣不脱?总是徘徊在某个羁绊上,迟迟不肯离开?人总是这样,守着自己的一套法则,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的,无误的,无法忍受别人同你的法则有所出入,不符合你的法则,就是错的,就是违背了你。难道每个人天生就是至高无上的吗?不是,我们总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与众人不同,其实恰恰相反,我们总会跟众人或多或少的相似。

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存在着善恶两面,没有一面是可以独树一帜的。我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面,总是把自己的位置摆的过高,没有真正的好好的审视过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怪别人怎么样,最终的原因还是在自己的身上。原来。一直都是自己的问题。

     我问方丈: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寻找自我。方丈转回身,闭眼说道。

     寻找自我,我默默地在心中念道。每个人都有着自我过于肯定的一面,最后,受到了伤,才会直面这个问题,然后开始扪心自问,然后开始自我反省,然后在不断地自我矛盾中解决这个问题。如此的循环往复,慢慢的看清自己,寻找到自己。

多谢方丈。我轻轻的走出竹屋,关上门。

在我踏出门的那一刹那,突然发现竹屋前的视野是如此之开阔,远山背后隐藏的落日的光芒霎那间是如此的美丽,晚霞的光映在我微笑的脸上,古寺的晚钟悠远的钟声回荡在山林间,惊得山间鸟儿突然间中林海中飞起。我心中的结也随着鸟儿们越飞越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在下山的路上,我在心中默默地念出了这首诗。

                                  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轩岭仰山寺轶闻录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意境
161 破山寺后禅院
古琴《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如果你累了,就学唐朝诗人,去古寺、山间走一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