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话详解《皇极经世》,元会运世日月星辰,12:30的比例切分时间

河冰白话详解《皇极经世》第一课——元会运世日月星辰,12:30的比例切分时间,解读邵雍以“日月星辰”对时间的划分。

《皇极经世》的一大半内容就是在做两件事,排列时间、记载历史

《皇极经世》为宋朝邵雍(邵康节)所著。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关于其他介绍,百度即可。咱们直接开始,给大家白话解读《皇极经世》。有的朋友看《皇极经世》都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反正就是看不懂,然后买的书吧又没有解读,就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全书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就是在做两件事,一件事是排列时间,一件事是在排列的时间中记载每一年邵雍所知道的发生的历史事件,因为有的年份并没有写到历史事件。

例如,在书中的第一个历史事件,在“经世之未2156”的甲辰中记载“唐帝尧肇位于平阳,命義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从这里可以看出,应该就是天干地支的诞生缘由了。

​《皇极经世》对时间的排列不仅和我们现代计时不一样,更和传统干支计时的排列还有区别,比如我们熟悉的六十甲子,但其实本质还是在依据天干地支来进行时间排列,只不过换了个排列方法。所以如果你懂天干地支的话,我这篇文章会看得很轻松,如果不会的话,可以移步我写的奇门遁甲课程,里面有讲到天干地支,相信大家仔细阅读都会明白,都是大白话。

初识四个时间单位,元、会、运、世

我们来看《皇极经世》,出现了“以元经会1”,一直到“以元经会12”的大篇文字(此处换成阿拉伯数字方便大家理解),其实是在干嘛?就是在排列时间。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元和会其实就是2个时间单位,元是最大的时间单位,会是第二个大的时间单位。举个例子,年是不是比月大,年是月的12倍,1年包含12个月,就是这么简单。那么大家可能还有疑问?排列时间有什么意义?只要持续阅读我的文章,你会懂得,它能延伸出很多很多。而邵雍为什么在《皇极经世》中一大半的内容都是在排列时间,记载历史事件,就是为了后面篇幅不多,但都是干货的内容。

大家这么理解,元就是邵雍认为的整个世界,就跟《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差不多。“以元经会”为什么从1到12?很简单,12个会就是1个元。大家注意到没,是不是就是12地支?大家这时有疑问?1个元代表多少时间?1个会又代表多少时间?我先告诉大家方便理解,至于为什么这节课先不讲。1元=12会=360运=4302世=129600年。

这里我们先理解到元和会代表的是时间就好了。往后看《皇极经世》,又出现了“以会经运1”到12,什么意思?很明显,运就是比会小的时间单位。再往后看,出现了“以运经世1”到10,什么意思?很明显,世是比运再小的单位。这里大家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以运经世”只写到10?难道1个运等于10个世么?不是,1个运肯定是12世,只不过在邵雍的那个年代,历史只写到了唐朝,如果再写是宋朝和未来的事了,所以打住没写。为什么没写宋朝历史,想一想,你会懂得。

好,现在出现了元、会、运、世共4个时间单位。上面也讲到了1元=12会=360运=4302世=129600年。可以看出,这个年份远远超过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此时大家都不用理解为什么这么划分,这节课的内容是讲“日月星辰”,我在下节课再讲元会运世。到现在为止,至少大家已经知道这本书的一大半是干嘛了吧?就是排列时间。然后除了排列时间,还记载每一年的历史。

详细解读日、月、星、辰对时间的划分

好,我们继续,在书中罗列的时间中,我们发现了新的时间单位。日甲1,月子1,星甲1,辰子1,抛开数字不看,我们发现了“日月星辰”这四个字。仔细看看就发现就是个时间规律。仔细看看,其实就是以10天干和12地支来进行排列的。

我们发现星什么什么数字,比如星甲1,星乙2……里面包含了12个辰。邵雍把时间划分为四个单位——“日月星辰”。邵雍把年定为“辰”,这个“辰”不是“辰时”,而是1年。每12年定为1个“星”,360年定为1个“月”,4320年定为1个“日”。大家注意,这个比例其实就是12:30。我们平时所说的“日月星辰”就是代表时间的流动。下面我们倒着来分析,不说日月星辰,而说辰星月日。下面大家要时刻注意“辰”和“年”的关系,很容易看晕,因为辰不是时辰这个单位,而1个“辰”又等于1个年。

“以元经会1-12”一共多少年呢?最笨的方法,数一数么。每一个以元经会是360个,12个以元经会就是4320年。这个4320年特别有意思,往后的课程中可以拿这个4320推出很多东西,其实大家想想人类文明有记载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字吧?例如从公元前2000多年到现在2020年。好,我们继续。

“辰”是最小的单位,1个辰等于1年,是最小的单位。需要12辰才能是1个“星”。那1个辰有多少天呢?当然天这个单位在并不在邵雍的《皇极经世》中,这本书记载的历史事件全部是按照最小单位年来讲的。每个辰等于是1年,不是12个辰才是1个星么?所以邵雍这么划分辰,辰子1,辰丑2,辰寅3……辰亥12,是不是就是12地支?也就是说1个星里包含了辰子1,辰丑2,辰寅3……辰亥12,共12个。但其实大家都能明白,1年不就是12地支的月么,邵雍这么划分是对的。

“星”,12个辰(年)为1个星,星的排列是按照10天干来数的。在邵雍的分割中,第1个12年称为星甲1,第2个12年称为星乙2,第3个12年称为星丙3,以此类推。也就是说1个星包含了12辰(年)。比如星甲1包含——辰子1,辰丑2……辰亥12。那么星乙2应该包含什么?是不是该数到辰子13了?其实还是12个。辰子13到辰亥24,还是12个。

我们继续说这个星,按照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推到癸时有多少辰(年)?星甲1,星乙2……到星癸10时,我们发现其实是过了120辰(年)。按照比例来看,“星”对“辰”来说就是12这个比例。“以元经会1”多少年?回顾一下,是不是数到星癸30,就是360年。所以我们发现,“以元经会1”的开始写到月子1,到“以元经会2”时写到月丑2?是不是月的单位也就知道了?

“月”,30个星为1个月。1个星是12个辰,30个星就是360个辰,也就是360年。360年是一个“月”。然后这里该出现月子1、月丑2、月寅3了,什么意思?1个月子等于30个星,到星癸30就结束了,也就是说1个月子包含了360辰(年)。那么到30癸的时候,算总量就是30乘以12辰,经历了360个辰(年)。所以,1个月=30星=360辰(年)。这里我们发现月子一包含了星甲1、星乙2……直到星癸30,就是过了360辰(年)。“月”对于“星”来说,就是30的比例。

我们再说下“辰”,在1个月里,有360个辰,按照12地支数的话,辰子1开始,辰亥360是结束。但我们又发现邵雍不是按照循环来计数的,比如月子1里最后是辰亥360么?好,该月丑2了,月丑2也该下一个星了,月丑1的结尾是星癸30,月丑2的第一个星是星甲31,而第一个辰是辰子361。好,按照这个发展,到月亥12的时候,到底经历了多少年?12乘以360得出4320辰(年)。最小的单位辰的最后一个就是辰亥4320。那么其实这里也把日的单位也说出来了。

“日”是最大的单位,1个日应该等于12月。每个月是30星,那么1个日就等于360星。每个星是12辰(年),那么360乘以12就得出4320辰(年)。1个“日”等于4320年。大家注意《皇极经世》的第一页就出现了日甲1。我们回想下在星的划分中,第1个12年称为星甲1,第2个12年称为星乙2,第3个12年称为星丙3……同理,日甲1就是第一个4320年,下一个该出现的应该就是日乙2,但是日乙2并没有在书中出现。为什么呢?

因为日乙2对于当时的宋朝来说,还是遥远的未来,对我们来说目前是真的快了。不过我这辈子是活不到那个时候,还有80多年。公元前2217年——公元2103这4320年,是日甲1,也就是说公元2104年是新的一个4320年,大家肯定想知道,你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后面我会一一告诉大家。至于2104年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算到2104年肯定是新的一圈4320年的起点。

所以这么一解读,大家是不是马上明白全书一大半的意思了?也明白了日甲1其实就是最大的一个范围是4320年。在4320年里又出现了12个月,就是12次360年。每一个月里又有30个星,1个星里有12个辰(年)。

在《皇极经世》观物篇的60写到“元之元1,元之会12,元之运360,元之世4320”(此处我写成阿拉伯数字是方便大家理解),所以我们看出邵雍是对时间又进行了个说法。也就是“元会运世”。下节课详细再讲元会运世,再见。

建议大家配合喜马拉雅音频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James Leung Metaphysics
皇极经世的时间周期
我们现在都把“日月星辰”总是相提并论
邵雍提出元会运世和年月日时的数字
日月星辰,“日”是太阳,“月”是月亮,“星”是星星,那“辰”是什么?
邵雍《皇极经世书》有关表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