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一下呼和浩特的焙子夹一切,看完彻底被折服了

▨ 69篇原创    ▨ 编 辑:巨呼君    ▨ 来 源:巨呼市

关注巨呼市,句句说呼市。大饼卷一切?在呼和浩特的焙子面前只能算个青铜。本期《玉泉故事汇》,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焙子的前世今生。

(视频时长3分49秒▼)


焙子由来的传说


焙子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是下面的说法比较普遍。


  几千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张骞将“胡食”引进了中国,其中见诸记载的就有胡饼、胡饭、胡羹、胡炮肉等。胡饼后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演变出了不同的食品,比如新疆的烤馕、老北京的芝麻烧饼、西安的馍馍等,到了归化城就成了“焙子”。

至于“焙子”是如何叫焙子的,则要追溯到明朝隆庆年间。当时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模仿元大都破土建城,无数能工巧匠耗时三年竣工,起名“呼和浩特”,意思为青色的城,后来明朝廷赐名“归化城”,这也就是呼和浩特的旧城。当时阿拉坦汗已年老多病,城池主要由夫人三娘子主持建造,三娘子善良谦和,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因此呼和浩特又叫做“三娘子城”。


建造城池动用了大量的民夫工匠,吃饭成了当时的首要问题。三娘子把工匠的伙食工作委派给了从宁夏逃难来的回民部族,因为回族人擅长制作各种面点。


  可是当时明朝廷一直不允许草原通商,导致草原上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甚至连做饭的锅都不够用。负责饮食的回族首领就用平整的两块大石片夹住面团,在篝火上焙烤。由于是在篝火上焙烤而成,所以大家都管这种面饼叫做“焙子”,这就是现在白焙子的来历。

独一无二的“焙子”


全世界,大概只有呼和浩特人管这种面食叫做'焙子',巨呼君曾经就因此闹过一次笑话。十几年前,巨呼君在北京,指着橱窗里面的面食要买一个“焙子”,结果把服务员搞得丈二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原来人家卖的那是“烧饼”。

焙子外干脆内暄软,有浓浓的小麦面香味儿,是早点中最广泛的主流食品,与烧麦、羊杂碎并称为“呼市早三宝”。许多离家多年的老呼市人,直到现在每次回乡,和老友相约“吃早点”还成了一项重要活动,乐此不疲。


种类繁多的焙子


焙子有白焙子、咸焙子、甜焙子等,又衍生出油旋儿、炉饼、玫瑰饼等。形状有圆的、方的、三角的和牛舌形的等等。


传统的焙子如肉油旋儿、糖酥沫儿、干佃儿等,目前已经在市面上很难见到了。

▲为了配合拍摄,来自韩老二土炉焙子铺的韩师傅特意为我们制作了目前已经在市面上绝迹了的传统焙子——糖酥沫儿。


▲由于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庆春源所销售的肉油旋儿如今也更像是“肉焙子”。


▲油旋儿应该是焙子当中制作工艺最复杂的类别了。


▲鸡蛋焙子如今只有在旧城一带可以买到。


▲“牛舌头”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焙子,因为可以用来“夹一切”。


▲焙子不光有咸口,还有红糖焙子、白糖焙子、糖三角等甜口。


虽然一些最传统的焙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诸如辣焙子这样年轻人喜爱的“时尚焙子”,甚至有人将辣焙子做成了产业。


在天津等地有着“大饼卷一切”的说法,但是呼和浩特同样有“焙子夹一切”。酱豆腐、辣串、稍麦、咸菜、油条,甚至有焙子夹雪糕这样的“暗黑料理”。这也代表着呼和浩特人包容一切的宽广胸怀。


玉泉故事汇,每周一期


出品: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区委宣传部

策划制作:巨呼市

本期主创团队:田金有、王惠捷、王志强、赵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和浩特名小吃——焙子
焙子
焙子、稀果羹......呼市这条满是老味道的街变样了
寻找老呼市——美食系列之焙子
您不知道的呼和浩特古城
佛照青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