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城镇
    郑城镇位于平邑县南部,新枣路与地庞路交汇处,面积88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4.1万人。郑城镇因郑玄于此地注释《孝经》而得名。
    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汉代经学大师,杰出的文献学家、教育家,有“经神”之称。
    康成石室遗迹位于今平邑县南武城故城西南南城山,为一石灰岩溶洞,面积约5平方米。
    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郑玄避乱与徐州南城一带。今平邑县郑城镇、魏庄乡等地时属徐州东海郡南城县。《齐乘?卷四》载:“汉末黄巾之乱,郑康成避难此山,有注经石室。”《中国古代地名大辞典》:“南城山,又名毓秀山,《论衡》所谓南城之冢也。山有康成石室,郑康成遭黄巾之乱,客地徐州,注《孝经》于此。”至清末石室尚存。
    郑玄衣冠冢位于境内康成村。郑玄病逝后,南城人将其书简衣物收葬于今郑城镇驻地北约1.5公里处。此墓封土高3米,直径10米,系黄沙土堆筑。当地村民称为“郑玄坟”,村名亦改为“郑玄坟村”,后讹传为“郑仙坟村”。1980年代,以郑玄之字将村庄命名为“康成村”。相传,郑玄病故后,门弟子数人在郑玄衣冠墓前搭棚守孝三年,并植柳种松,以松树示送别先师,用柳表对恩师之念。当地民众也多植松以表达人们对郑玄的尊敬和思念。后衣冠冢周围形成了大片松林,衣冠冢西的村庄就改名为“松林村”。
    注经台。《费邑古迹考》载:“注经台在蒙山前武安村之东南。”清朝时期,注经台上曾建有行宫。光绪《费县志》载:“乾隆三十年,圣驾南巡,二月初三日,驻注经台行宫。”注经台及行宫遗迹现已不存,尚存碑刻一通。碑呈长方体,平首,高1.8米,宽0.7米,厚0.2米,阴刻隶书“注经台”三字,字径0.3米。此碑现保存于平邑县博物馆。
    晒书台。郑城镇西南4公里处有一山崮,名“晒书台”,海拔460.4米。其崮顶平整,岩石平铺,山下有一石洞,名“释经洞”,传此为郑玄当年注释经书的场所。
    讲经台。郑城镇政府前广场,原来为一大土台,高2~3米,面积500多平方米,当地居民称之为“讲经台”,传此为郑玄当年聚徒讲学的场所。
    近年来,郑城镇政府为弘扬历史文化,开工建设了郑玄广场,雕塑了高3.6米的郑玄像,并按照原貌修复了郑玄坟。
康成石室

郑康成墓附近出土的汉砖

晒梳台释经洞

注经台石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汉经学家郑玄与山东地名平邑“郑城”的历史渊源
励志 | 小山村家家卖煎饼年入几十万人均收入超上海
卖煎饼开上豪车揭秘:上海人均年收入为何只有油篓村三分之一
平邑一伙村民为牟利 非法采挖奇石
村民上海卖煎饼年收入几十万住别墅开豪车(图)
美丽乡村——郑台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