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惯技巧】期中考试后,孩子成绩差的,作为父母即便要批评“找茬”,也要讲究艺术,这里有“套路”

期中考试后,孩子成绩较差,不少家长看见孩子这里“不顺”,那里“不好”,没事找茬。固然,恰当的批评能够引起学生重视,推促他们认真学习;但是很多时候,不注重批评策略,反而很容易激发孩子反感?

怎样进行恰当的批评呢?这里有“套路”可言。下面给家长提供几个“批评公式”,让您熟练掌握批评技巧!

01

对于孩子的行为,有一些所谓的“错事”是不应该被指责的,家长要针对具体行为具体衡量。

如果孩子事先没有被教导或没有被警告,那么他做了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所谓的“错事”,是不应该被指责的。

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错误,那么你批评他,他会不服而产生逆反心理,以后正确的话他也听不进去了;或者把他批傻了,下次什么也不敢做了,变得唯唯诺诺,自卑怯懦。

所以对孩子进行批评的场合是:

(1)孩子对其所犯的错误是明知故犯;

(2)该错误行为是初犯,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形成了稳定的坏习惯,批评这个工具就失效了,并且会越批越严重。

02

批评的矛头只能针对“行为”而不能指向“人本身”,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不应该做出“撒谎的行为”,而不能说孩子因此就是一个“撒谎的人”。我们必须了解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当我们批评孩子的行为时,那意味着只要他不再做此“行为”就可以了,他还可以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而当我们说孩子是撒谎的“人”时,那就意味着今后他无论怎么做没有用了,都无法成为一个诚实的人了。这等于给他判了“死刑”,使他感觉彻底没希望了。

并且当我们破坏性地批评孩子时,扼杀的是孩子精神人格,伤害的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贬损的是他的自我价值,使他失去改掉缺点把事情做好的动力。

03

批评公式:批评=陈述事实 确认可罚性 表达感受(痛苦) 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 期望。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要实施一次有效的批评,必须做到:

(1)陈述事实。就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这是批评他的前提。

(2)确认可罚性。这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伤害性,给出批评的理由。

(3)表达感受。主要是表达痛苦与愤怒的感受,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让孩子找到痛苦,让他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

(4)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这是说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并没有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在你心中,他的“行为”虽然出了错误,但是他的“人”还是个好人。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5)表达期望。这是告诉孩子,尽管他犯了错误,但是你依然对他有信心,并且你还期望他能够好起来。这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源泉。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升学宝(ID: shengxuebao001)


【习惯技巧】1-6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汇总

【习惯技巧】孩子出不出色,与母亲的性格关系太大了!

【习惯技巧】小学数学考试审题失误?抓住这几个关键词很重要

【习惯技巧】这样解完形填空,期中考想不拿满分都难,必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握批评教育的心理艺术
批评孩子的五种技巧
批评孩子的五大技巧
教育孩子的五个“一分钟
批评孩子的技巧
教育孩子的三多三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