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球带着人类在宇宙中“奔跑”,一天5200万公里,有目的地吗?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叫:“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是用天体力学来对生活中的种种难题进行调侃,仿佛量子力学就能修复一切难言的人生bug。

还有一句话叫:“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意思就是在地球上即使不运动,也能像乘坐超级特快那样,一天行走八万里。其实很多人都以为宇宙是静止不动的,而实际上它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即便是人类也感受不到它的任何运动, 可宇宙的运动速度一点也不慢呢。

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之后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人们终于发现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每天都在带领人们在宇宙中“奔跑”,即使我们在玩手机或者坐在电脑前打字,感觉不痛不痒,但这并不妨碍地球每天带我们旅游。

于是有人质疑了,这不就是高中地理课上说的地球自转公转么?但是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怎么来的呢?地球带领人类在宇宙中奔跑,目的地又是哪里呢?再讨论个最根本的问题,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呢?

关于宇宙的遐想无穷无尽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有关地球“日行八万里”那些事儿,顺便再从宇宙的诞生起源开始,说一说有关天体星球的美丽奥秘。

八万里?其实是5200万公里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家都知道,因为这已经是一个常识性的知识点。“坐地日行八万里”其实是写诗的艺术化表达手法,而地球真正的行速是一天5200万公里。这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着自转轴转动时,也就是像手指转篮球一样,此时被称为“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从北极的天空看,会发现这是逆时针旋转的。像我们日常看到的太阳的东升西落,以及地球上的白天黑夜等现象,就是地球自转产生的规律和效果。地球自转一周大约用时23小时56分,被称为一个恒星日

地球自转

地球绕着太阳转动,被称作“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同样是自西向东。那么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用人类计时单位计算是一年。我们以为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是一个圆,而实际上它是一个椭圆。所以会产生近日点远日点。两者之间相差五百万公里左右,地球每年到达近日点的时间是一月,而到远日点的具体时间是七月。

地球公转

而且地球也不是直着身子转动的,而是歪着身子转动的,所以形成了黄赤交角。也让地球在一年的时间里,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阳光照耀最充足的半球是夏季,而阳光照耀比较稀少的就是冬季,而偏离照射最多和最少的状态下,就是过渡季节,春秋二季。

有关春秋二季,春分点和秋分点就是黄赤交角的交点。当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前后,太阳光照的直射点从赤道以南的方向移动至赤道以北的方向时,就是我们熟知的春分时节,这个时候南半球是秋天,而北半球会是气温适宜的春天。如果阳光直射点继续向北边移动,北半球会感觉越来越热,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黑夜的时间越来越短。

春分点与秋分点

而当每年六月二十二号前后阳光直接照耀在北回归线上的时候,就变成了夏至,北半球就迎来了白天最长的一天,与此相反的是南半球却变成了严寒冬季,这一天夜晚最长。

夏至之后,太阳光线直射向南移动到赤道附近,就变成了秋分,北半球此时开始进入秋季,南半球则是温暖的春天。每年十二月二十二号时,阳光直接照耀南回归线,此时就变成了冬至,这时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寒冬。冬至以后,阳光照耀的直射点又重新向北边转移,直到又回到赤道附近时,就形成了一个轮回。

地球公转轨迹

以上就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形成一年四季的原因了。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地球自转和公转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太阳系了。

太阳系的起源和结构

其实无论是自转还是公转,能让地球运动的根本还是和转动惯性以及角动量有关。那么角动量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需要从太阳系的起源说起。在太阳系还没有太阳的时候,它是一团尘埃和星云,星云由非常多的粒子构成,而粒子始终在不断的运动,粒子互相作用又产生了力矩,所以角动量就这么出现了。

绚丽的星云

与此同时,星云可能是恒星爆炸而出现的,也可能在这其中诞生新星。按照万有引力定律,星云由于彼此的质量分布不是很均匀,角动量也不可能等于0,所以在此时整个星云体系会发生旋转,并且不断的运动向内收缩,于是形成了质量很大的太阳、行星和其他小型星体。

除了太阳是星云向内收缩的产物,地球同样也是。所以形成了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小型星体构成。而作为星云最中心的太阳,它决定了其他自转星球的方向。可以说是地球继承了来自星云和太阳的角动力,刨除天王星和金星,可以说其他行星的自转公转方向全都一致。

太阳系行星转动

那么什么时候能迫使它们改变公转方向呢?除非遇到了比太阳质量更大星体的吸引,或者有力矩迫使它们改变目前的状态,比如说天王星以及金星就是由于有其他外部力量的干预,才让它们的角动量有了明显的改变,否者它们永远都会围绕太阳旋转。

有人问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和公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结局当然是人类无法生存。这时空气会不受影响,然后以一场每个小时一千七百公里的速度进行突然风暴,非常壮观。

地球风暴

目前,我们通过太阳系了解到了地球为什么会产生自转和公转,那么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地球日行5200万公里,哪里是个头?这就不得不谈银河系以及宇宙的起源了。

5200万公里后的目的地在哪儿?

在说地球日行5200万公里的目的地之前,我们不得不先聊一下宇宙的诞生,这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地球到底要去哪。

关于宇宙的起源,这就不得不提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了,就是它解开了宇宙神秘的一角。当时科学家都觉得这个非常精妙的回答怎么就让这位神人给找到了呢?因此有很多科学家也加入了这个与广义相对引力场公式有关的研究当中去。

这其中最出名研究还需要看前前苏联科学家,他们两位分别是弗里德曼和勒梅特,他们发现了广义相对论引力场之下,宇宙是动态而非静态的,在很久很久之前,宇宙可能在一个特别小的范围内诞生了,刚刚好这时哈勃望远镜也有看到宇宙的膨胀,还总结得出了非常出名的哈勃常数

宇宙膨胀

加莫夫以及他的同事们,对宇宙爆炸刚刚诞生时的原始初始物质丰度,和余晖进行大量的计算,后来被极速发展起来的射电天体望远镜加以证实,60年代也发现了这个大爆炸理论的余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在彭罗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论证了黑洞以及奇点之后,霍金又在此基础上把理论扩展到了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理论。科学家阿兰古斯就论证了宇宙大爆炸最开始时期的暴涨理论,如此说来,宇宙大爆炸理论才被人们广泛地接受。

宇宙大爆炸

说了这么多,宇宙的起源理论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场大爆炸中诞生了宇宙,而宇宙大爆炸理论同时也认为,宇宙诞生之前是一个密度很高的奇点,后来奇点膨胀爆炸了,所以这场大爆炸诞生了物质、时间还有空间

把它简单来说就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更没有各种物质,而奇点的膨胀和爆炸,诞生了一个浩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我们的宇宙,至于它膨胀的边界在哪里,我们宇宙的边界就在哪里

说完宇宙的边界,我们就要来聊一聊银河系了。因为银河系存在于宇宙中,而太阳系存在于银河系中,那么我们的地球就存在于太阳系中,就是这么个层层套娃的关系,这也有助于我们后续的理解。

银河系构想图

银河系是一个包含太阳系的棒旋星系,直径范围大约是十万光年到十八万光年之间。银河系拥有一千亿到四千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也可能拥有1000亿颗行星。太阳系距离银河系大约是两万六千光年,有着非常浓密的气体和尘埃。

银河系当中有很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恒星星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就像星云收缩时地球绕着太阳运动,而实际上太阳系也在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进行运动。

那么我们范围再扩大一点,其实银河系也在不停的旋转,它在和木星系群一起围绕着室女座超星进行运动,像银河系这种星系在室女座超星系内存在100多个。而且银河系的旋转特别漫长,银河系绕室女座超星系转一周大约需要一千亿年的时间。

室女座超星系

现在我们明白了,宇宙是由奇点膨胀产生,然后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小行星围绕着恒星形成类似太阳系的星系,而众多星系又会形成类似于银河系一样的星系群,那么星系群又能组建成超星星系。它们不停的收紧围绕着一个中心旋转。

至于地球日行5200万里到底要带我们去哪里,答案就非常显而易见了。这是因为宇宙最中心的巨引源在拽着地球向前狂奔。这里并不是说地球自己在加速赛跑,而是所处的银河系,甚至所有星系群都在进行加速赛跑。没错,它们正在跑向宇宙中心的巨引源

宇宙中最大的引力——巨引源

所以很有可能当我们的地球到达巨引源的尽头时,面临的就是爆炸毁灭或者诞生一颗新星。不过我们也根本不用担心这件事,因为很有可能几千亿光年都到达不了巨引源

结语

我们终于知道了这片神秘浩瀚的宇宙和星系以及星系群是怎样一环套一环的形成,也了解到了地球日奔5200万公里正是要跑向巨引源。这片美丽的星体像钻石一样散落在宇宙中,形成浩瀚而壮观的点缀。正如宇宙孤独而美丽,浩瀚而神秘。

请继续对宇宙抱有好奇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会在宇宙中坠落吗?不!它似乎正在上升!
几十亿年不停息,是什么动力让地球一直旋转下去的?
地球自转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地球悬在空中为何不会坠落?
存在宇宙旋风,太阳系属于第二类恒星,第一类恒星角动量很小或没
一年之间,宇宙竟发生了这些变化,你造吗?
智慧的灵光 010503 银河系中散布着百万个栖息生物的行星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