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焦到底是什么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三十七难》曰: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但是后人对经文理解产生分歧,“有形”“无形”争论不休。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也有人为三焦是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要明白三焦是什么,需要符合以下几点:
你必须明白扁鹊所称“无形”是什么意思
扁鹊是针对腑脏之有形来讲的,三焦连接五脏六腑,随之而形,没有固形,如同水势之无形也。《难经》的论述其实和《黄帝外经》的论述是一致的,《外经》也说“少师曰:三焦无形,其火安生乎?岐伯曰:三焦称腑,虚腑也。无腑而称腑,有随寓为家之义。故逢木则生、逢火则旺。即逢金,逢土亦不相仇而相得。总欲窃各脏腑之气以自旺也”所谓“逢木则生、逢火则旺,即逢金,逢土亦不相仇而相得”就是指随五脏而形,既然随脏腑之形,那么必然不是一个单独脏器,因此不是有些人认为的胰腺,中医把胰腺是归于脾脏的。
2.
三焦位置是在膈下之腹腔内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很显然首先上焦、中焦、下焦都在膈肌以下的地方,是有实际位置的腑,根本不是一些专家想当然理解为仅仅是区域概念,认为“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这是错误的。
3.
三焦是运行津液的水道
三焦是决渎之官,《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中医讲腑脏都是气形同讲的,三焦也是如此。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是水谷运行的道路,就是沟渠。运行水液的作用必然有其物质层面的管道存在,因此它不会是弥散性的组织液,也不会是神经,更不会是胸腹空腔。
这种水道分布于腹腔内膈之下,联通肝脾肾胃大小肠膀胱胆,能够运送水谷精微贯膈入心肺化血,这是什么水管呢?它就是腑脏内的血管!现代研究腹积水产生是血管通透性的失常造成血管内液体渗出,其实从这个研究已经可以看出三焦到底是什么了。三焦功能的失常会导致沟渠-血管约束水的功能溃散,造成河水泛滥表现为腹积水的产生。人体五脏六腑内的水液都是从血管内渗出产生的,以此润泽脏腑。古人认为汗、溺、唾、泪、髓是受食水谷所化生的津液,三焦血管中运行的血液包含了水谷精华,因此会通过五脏而化五液显现。
我们知道现代研究血管分动静脉管,但是三焦的上升性运动表明其不是动脉管只是静脉血管。符合这种条件的血管大致包括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但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中西医两者的认知体系不同造成的。
门静脉系统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在胰颈后方汇成,斜向右上行,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游离缘内,居于胆总管和肝固有动脉的后方,上行至第一肝门,分为左、右二支入肝,在肝内反复分支,最后形成小叶间静脉,与肝动脉的分支小叶间动脉共同汇入肝血窦与腔静脉系统相比,在机能和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1、门静脉是肝的机能血管,收集了消化道、脾、胰、胆囊的血液,携带丰富的营养物质输送入肝脏,除作为肝本身的代谢能原外,还合成新的物质,供给全身组织的需要。
2、其起止端均为毛细血管,起始于胃、肠、胰、脾的毛细血管网,终端为肝血窦状隙。且门静脉主干及较大的属支均无瓣膜结构。3、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存在较多的交通支,在门静脉高压时,为了使淤滞在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这些交通支大量开放,而建立侧支循环。
(一)肠系膜上静脉,位于同名动脉的右侧并与之伴行,除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液外,还收纳胃十二肠动脉分布区的血液。
(二)脾静脉,由脾的数支静脉全盛,在胰腺后方走行,除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液外,还接受肠系膜下静脉的汇入。
(三)肠系膜下静脉,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液,居于同名动脉的左侧,在胰腺后面汇入脾静脉,有时汇入肠系膜上静脉或直接汇入门静脉(在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的交角处)。
(四)胃左静脉,胃冠状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并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液,沿胃小弯左行再转向右后汇入门静脉干。在贲门处食管静脉丛有小支汇入胃左静脉,其主支食管静脉汇入奇静脉或半奇静脉,从而使门静脉系和上腔静脉系沟通。
(五)胃右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门静脉干。胃右静脉常接受幽门前静脉的汇入,该静脉在手术中常用以做为确定幽门的标志。
(六)胆囊静脉,收集胆囊壁的血液,汇入门静脉干或其右支。
(七)附脐静脉,为数条细小的静脉,起于脐周静脉网,沿肝圆韧带走行,汇入门静脉或其左支。
下腔静脉系包括膀胱静脉丛,肾静脉、肾上腺静脉、左中右肝静脉。

古人定义三焦腑,其功能是上输原气(原气的概念参见博文如何理解三十六难“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和津液,分为三个段来划分,俱在膈之下。
1.
上焦在胃上口附近,在贲门处食管静脉丛有小支汇入胃左静脉,其主支食管静脉汇入奇静脉或半奇静脉,从而使门静脉系和上腔静脉系沟通。古人谓“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在门脉高压时,门静脉和上腔静脉之间侧枝循环形成。造成食管静脉曲张,往往提示是肝硬化或者肝功能检验有异常。在肝硬化腹水的病人肚子上能看得出来那些像水蛇一样的蓝色的很粗的血管。这是三焦运化失调的表现,肝木不能生相火。
2.
中焦位于胃右静脉与幽门前静脉的汇入处,该静脉在手术中常用以做为确定幽门的标志。古人谓“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

3.
《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下焦是膀胱上口附近的静脉汇入髂内静脉,其汲取水液及命门原气。中医把中焦以下的静脉血管定为下焦,因为其中的水谷精华是渗下的,产生的是卫气。营卫其实同源一体,只不过以清浊分出营卫。我们知道门静脉主干及较大的属支均无瓣膜结构的,因此水谷精华可上行为营,也可以下行为卫。水谷精华通过回肠(内经把现代解剖定义的回场归做大肠)毛细血管送到肾脏,提供骨髓造血的养分,剩余水液形成尿液通过输尿管汇入膀胱。水谷精微润下后经过肾脏运行产生了卫气,注入膀胱,卫气行膀胱经于寅时出于目内眦,所以谓“出(自)下焦”。

西医认为静脉内的血液来自于动脉血循环,汇入门静脉的血液通过肝静脉上升进入心肺,经过氧气交换又变成动脉血循环,血液运转环首无端。这样的理解是见不到人体运作的真相的。西医无法分出血液循环阴阳,如同老鼠拉龟无法下手,这与西医无法分出呼吸阴阳一样。
中医认为三焦中含有的是水谷精微和诸气并非什么“动脉血循环而来”的。中医把血脉分出阴阳,其以膈为天地分阴阳,吸入时,肝脾肾静脉血上升入膈上之心肺,所谓“吸入肝与肾也”,因此为静脉系为阴为地气。呼出是动脉血从心肺泵出流向膈下肝脾肾,所谓“呼出心与肺也”
,天气下降者为阳为动脉系。吸入时,地气上升,此“地气”包含水谷之营气和卫气,还有下焦提取的肾中原气-命门火,历中焦,至上焦汇总通过肝门静脉贯膈升至心室,再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然后进行呼吸交换变成红色的血液,由动脉输送出去灌溉全身,其元气从手太阴肺经云门出行十二经脉,常与营五十周全身,而卫气则上行至目内訾,日行于阳经夜行于阴经。
《灵枢·营卫生会》说:“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就是说中医里面认为的血是指肺部变化后生成的鲜红的由心脏泵出的动脉血,这种“血”是尊贵的,因此“独行遂内”即动脉血管内。在入肺交换之前的静脉血,中医注重的是从其含有的水谷“精微”及五脏所藏之“气”的层面描述,称为“营气”,营气与动脉血两者合称为营血,但是同中有异。因此“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也?岐伯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毋汗,夺(营卫)气者无血”。
最近英国时间3月22日发表于《自然》期刊的论文显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Mark
R. Looney教授领导的团队发现,小鼠骨髓生成的巨核细胞会流向肺脏,而这些巨核细胞会每小时生成1000多万个血小板。这意味着小鼠体内超过一半的血小板生成于肺。血小板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在凝血止血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前,科学家们认为,骨髓是生产血小板的主力部位。更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的肺还是一个巨核祖细胞(生成巨核细胞、红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储藏池”,大约有100万个各种各样的巨核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静静地“待命”于肺血管之外,并被证实可用于修复小鼠骨髓受损的造血能力。研究人员则发现,骨髓的巨核细胞会流向肺部之外,还有反向互动。研究人员将供体小鼠肺部所有的细胞标记为荧光,并植入到骨髓缺少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受体小鼠中。在对受体小鼠的骨髓进行分析后发现,来自供体肺部的荧光细胞很快流向骨髓,除了帮助骨髓生成血小板之外,还生成了各种免疫细胞,比如中性白细胞、B细胞、T细胞.。这就是最新研究为我们深刻理解古人论述提供了材料。《灵枢。本输》亦云:“(手)少阳(三焦)属肾,肾上连肺,故(三焦)将两脏。”这些造血细胞就是通过三焦血管通道联通肺与肾的。中医不需要了解具体分子层面血液如何产生的,只需要把握脏象就能治病了。
经云“清阳(上升)为天,浊阴(下降)为地;地气上(天)为云,天气下(地)为雨,(故而说)雨出(于)地,气出(于)天,故清阳出上窍(营气上升,故而为清为营也),浊阴出下窍(卫气下降,故而为浊为卫也)”,这段经文的三焦含有区域的概念。理解三焦升降的概念,你就能理解《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吸入肝与肾之血入肺部毛细血管和肺泡,古人形象的以水汽上天成云雾来描述),三十一难说:“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指的就是静脉血进入肺泡毛细血管内。中焦如沤(形容肠胃中食物浸泡在各种消化液中分解),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如渎(地上的水汇聚入水库膀胱)。难经·三十一难》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所谓分“清浊”就是营卫,水谷精华中润下而产生的称为“卫”,为浊,出于下焦,水液润下也,汇入膀胱而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不通各是什么样的表现?
三焦用药经验(朱进忠)
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可以简单理解是:呼吸、运化、排泄 这样的
【中医教你辨三焦,学会辨别好调理】在中...
三焦不调百病生,清上焦、通中焦、补下焦,远离疾病困扰
手少阳三焦经 上焦、中焦与下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