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思聪访谈录】好多人都说我失败了,我说就是失败也不能按原来的办法


周思聪访谈录

摘自《江苏画刊》1991年第1


 

关于访谈录:

九一年第一期《江苏画刊》你能看到吗?里面有对我的评论(他们还没有寄给我,但文章我早看过了),你看后告诉我感想如何。还有一个访谈录,我好像什么也没说清楚。《江苏画刊》是自去年以后保留下来的极少的美术刊物之一,一向比较活泼,曾刊过李小山的文章,现在处境也很微妙,但仍顽强的存在着。

春天又悄悄向我们走近了。这回能留驻几天吗?或许。

戏谈:有人说,人生就是匆匆忙忙向墓地奔去。我不想这样生活。

1991.2.5

——周思聪致友人信:

 



时间:19901016日下午

地点:北京  中央美院周思聪家中

采访人:《江苏画刊》编辑顾丞峰



 

问:这些年,先是新潮艺术,继尔是“新文人画”风行画坛,而您却一直坚持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中,您是怎样把握的?

答:我并不是想坚持什么,只不过是顺其自然。我所走过的路造就了我这样的人,对我来说紧跟青年的潮流也不可能,我缺少那种因素、素质。我们这一代人是经过那样的教育过来的,禁锢这么多年,象裹过脚的人一旦放开脚,也走不出“天足”那样的步伐。我们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是年轻人所不能具备的,应该说大家各有千秋。

 

问:能不能具备说说是什么“特质”?

答:我的画中,经常有人说能看出一种压抑感、忧郁,直到现在仍然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东西并不是我有意要表现的,这和个人经历有关,我后来生病的几年中很想回避一些烦躁的东西,画面上自然也就有了超脱的感觉。

 

问:有人说您的画中强烈地体现出一种对人的同情、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劳动者的一种自然贴近,您以为如何?

答:其实我也说不清楚,我上中学时就有人说我老爱看阴暗面,这话是我从别人对我的批判中得知。我画画也是这样,大概这是读书的缘故,我喜欢悲剧,喜欢揭示人生苦难的作品,也许这就是一种“特质”。

 

问:您的彝族题材作品比较独特。画画的许多人把兴趣放在他们的服饰上及一些奇特的方面,您又是怎样涉足这一题材的呢?

答:许多人对彝族的表现是欢快的,载歌载舞、火把节什么的。我是一次偶然到彝族地区,在那里我看到的感觉和原先想的完全不一样:我觉得那里地球转得特别慢,人们自生自灭,像植物一样,他们没有文化,但人与人之间却很干净,比较原始,这就很入画。

 

问:但感觉却和陈丹青《西藏组画》的味道很不一样,差别在哪里?

答:他的作品味道很浓、很稠,我的是淡淡的。好像我干什么都是淡淡的。我交朋友,很要好的但都淡如水,来往不多却很默契。实际上我并不是在表现彝民,而是表现我自己,我到了那里就有一种共鸣,好像在上一世的梦中曾经相见,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融洽。后来有人问我,你老画背东西的,看上去很劳累,连靠在树上休息时背上的柴也不肯放下,是不是在表现你自己的心境?别人一提醒,我觉得还真是,这是一种潜意识,确实觉得很累,我们这一代中年人过来很不容易:政治运动的压力,家庭生活的操劳、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种种东西都让人感到很累,所以既便在休息时也放不下包袱。

 

问:那么从人物画到写意的墨荷系列,您又是什么心境,为什么选择荷花呢?

答:墨荷基本是在生病以后画的。我并没有想到荷花本身代表什么,如果说要画“出淤泥而不染”的话,那么与其画荷花不如画淤泥更好。我只是感觉画荷花时水和墨的痕迹使人很愉快,在生病的时候给我许多安慰。荷花本身就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它不像牡丹那么雍容,也不象野花那么活泼,特别是一两朵荷花,残枝败叶也和我心境比较吻合。我这个人比较愿意顺其自然,家里也是这样,甚至包括猫,它想上饭桌也可以。不要非得按什么模式,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人为搞的东西不行,大自然就是一种规律,任何人不能逾越。当时任其自然也不是放任自流,放任自流其实也不符合规律。

 

问:有人说,从美院严格的基本训练过渡到注重内在气质、对内在精神的把握,但又不同于非学院画家的表现。您在这方面是比较好、有代表性的,是这样吗?

答:我觉得从学院出来的人都有一个弊病,那就是每走一步都有许多规范,这里利弊不一:如李可染先生说画画要慢,只有慢你的线的味道才留得住,我就牢牢记住一点。但实际上这也不应该是个死的东西,有的先生则说需要快,快才出旋律。我看过郭味蕖先生画画,他点花骨朵极快,没那个速度活泼劲就出不来。我是认准李先生的,这种认准也常给我启示,但这之中也会有束缚;没有受过学院训练的人就比较自由,但也容易走弯路。说实话,从学院中走出来也真难,首先你要做一个叛逆,我就被人指责过。我搞过一些变形,其实还只是夸张,算不上变形,这与我受珂勒惠支的影响有关。我说过要否定过去,不然出不来。有人认为我说这话否定传统,认为我是糊涂虫,说你周思聪有那么好的基础还要否定,这家伙是“从人到猿”,大倒退,本来很有美化的能力却把人画得那么丑,不知什么意思。说那话时已是八十年代初。那时搞这些的确不是什么时髦,是要顶着压力。

 

问:那时你是什么想法?

答:我就觉得我需要这个。我那时正在画《矿工图》。本来我在画总理那张画时就感觉到这一点,我要画的你说它是呻吟也好,呼喊也好,反正不是唱歌。用唱歌、歌颂的办法不行,甚至有点声嘶力竭才合适?我就感觉以前惯用的办法不行,软弱无力,但画总理时我还不敢变,怕人说是丑化领袖。后来画矿工时情绪已到了绝对受不了的地步,用我画过的《背井离乡》的办法不行,必须变,把人扭曲,不扭曲就表达不出压抑的感觉。光变形还不够,在画面组合上也不能用过去那种一瞬间的关系处理,当时的这一切完全出自内心的需要。好多人都说我失败了,我说就是失败也不能按原来的办法画。当时也很怪,支持我的大都是画油画的,后来作品展出后两年人们也习惯了,现在看真觉得没什么。所以我的感觉是,有时也不能怪学院,有的人在美院呆了很多年,技巧不错,但对什么都不动情,他本身就不适合画画。象李先生那样对大自然的热爱,那才是艺术家的气质,这种东西不是靠美术学院能学到的。

 



作品欣赏:

21岁,周思聪创作水墨写生《颐和园一角》

在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获银质奖。她喜欢山水,跟随李可染先生学习,后来却分到人物画班,所谓阴差阳错。


蒋兆和对周思聪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在技艺上,更是人格上对人性的悲悯和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获一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周思聪创作这幅作品时已压抑不住地想改变,这种写实已无法与她内心合拍。





1984年油画作品《正午》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油画一样出色,这种通变能力也证明了周思聪的艺术天赋和能力。




广岛 1986年 172×243cm

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屈辱历史的正视,是周思聪压抑中绽放的光芒。



蓸雪芹的苦学精神和李可染的苦功,在周思聪的创作中是一以贯之的。



1996年58岁,用中指夹笔为《李可染画集》作《李可染先生像》,此为她最后一件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寂静清凉——周思聪的荷花界
当代美术史上杰出女画家周思聪四十一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卢沉 | 荷的一生
周思聪荷花作品精选集(1)
周思聪先生荷花作品赏读
周思聪荷花作品精选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