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时间】品鉴历史,寻根道德经

秦隋之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个崔颢当真庸陋!钩沉一段陈年往事罢。

华夏历史上,有两个瑰丽的朝代,一曰秦二曰隋,分别一统了两个最著名的乱世,汉人纷争的春秋,和胡人乱华的南北朝,可谓功莫大焉。可叹的是,这又是两个最短命的王朝,华丽丽的嫁衣白白留给了后来者。汉随秦规、唐袭隋制,华夏文明史上最璀璨的两个盛世,分明镂刻着前朝的影子。秦、隋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秦亡于二世胡亥只是表面,实衰于始皇帝嬴政大兴土木。修长城、驰道、灵渠泽被后世情有可原,但砌筑巍峨奢靡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则彻底断送了大秦江山。雷同的狗血桥段,隋亦亡于炀帝热衷基建。修运河、固长城造福千秋不假,但同时营东都、建御道,终因过度透支民力,为不堪重负的王朝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秦隋俱往矣。无论国内大兴土木,还是四海刁买人心,透支民脂民膏乃历代大忌。君不见雄才大略如汉武帝,晚年亦发诏罪己乎?纵观王朝末世,其通病有二。一曰土地兼并,致使耕者失其田;二曰横征暴敛苛捐杂税,终至民不堪重负而暴走。

土地毋庸多言,单论赋税。道德经有云,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诚哉斯言!

从纳税群体来看,自古神州有四民,士农工商按序排列,士为后备干部,后三类人群才是纳税主体。按照生产力发展和职业分工,从最初的农业税、手工业税、商业税,发展到最高级的铸币税。铸币税属于「普惠」税种,人头之下皆无幸免,而其实施手段依托于铸币权。铸币税发展到极致,就是民众无法承受的通货膨胀。

从土地兼并到通胀失控,生民最终失去活路,一代又一代的王朝更迭轮番登台谢幕,演绎出一幕幕悲壮的轮回大剧,而自掘坟墓推动轮回的,恰是王朝的施政者

施政之鉴

道德经有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段话讲什么意思呢?

讲施政者的四个等级。最好的施政者国民不知其存在;次等国民亲近他、称誉他;再次等国民害怕他;最末等国民轻视他,因为信用不足,他不值得信任。好的施政者悠哉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好后,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最好的施政标杆,莫过于三皇中的尧帝。传说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乐业,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有何哉?

谁当国君与我无关!歌词朴素、古拙,却直透人心,吟之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声情并茂的动画。最好的施政者是从不以政事扰民的,国民衣食无忧怡然自得,以至于忘了圣君尧帝的存在,这是一种境界!尧帝的千古光辉何曾因此黯淡半分?

好的施政者深谙民心思定,政令皆从安民而出。相反,下等施政者总不忘刻意美化、拔高自身,动辄沐猴而冠,强迫国民做什么不做什么,说什么不说什么,统一口径美化、仇恨某人某国,甚至人为洗脑统一思想……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幻想自己受膜拜,岂不知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只是畏惧他们尸位素餐的尻尾而已。

乱世之鉴

无道昏君,若再任用奸佞贼臣,乱世必接踵而至。道德经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段又是讲什么呢?

圣君推行的王道被荒废,退而求其次才会满口仁义;崇尚智慧必然伴随虚伪;父子、兄弟、夫妇六亲不睦,才会讲求孝顺慈爱;国家混乱动荡,才会显现出忠臣。

民间有云,没什么才想起要什么,国家是同一个道理,缺少什么才会讲求什么。

王道荒废,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的乱世降临,儒家子弟出面治世,倡导仁义道德。大道废是因,倡仁义是果,倡仁义只为复大道。也正是从这点来讲,儒家倡导仁义道德和道家推崇大道,其实完全并不对立。儒道在此相逢!

崇尚智慧是人类适应自然的必然结果。但是,智慧用于正途称之为智慧,而用于旁门左道那就是狡诈了。譬如那些飘着浓浓朽棺气息的‘为官之道、厚黑之道……’老子批驳的是这种所谓的智慧,满口‘为人民如何如之何’,其实满腹一己之私。

当利益、金钱充斥了世人的灵魂,家庭最起码的伦理道德终将被践踏殆尽,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夫妻离异……别的不说,‘假离婚’不是一度盛行于房事吗?这种荒诞的亲情伦理关系下,才迫切需要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唱妇随……

没有人喜欢杀人越货、兵荒马乱的乱世,但昏君奸臣当道,发展到乱世又是必然。一旦社稷倾颓,朝廷、民众就呼唤忠臣挺身而出救自身于水火。但功成之后呢?国人又是健忘甚至是冷酷的。纵观青史,即使在父子相传的家天下时代,忠臣完成历史使命后也终将沦为牺牲。远的不说,一部大明史,王守仁,于谦,袁崇焕……

诗酒田园

道德经成书于乱世,而后世包括秦隋在内的王朝更迭演变,无一不深合书中的天道、王道、人道……思想,大道一旦被荒废,就必须从量变积累到质变加以恢复。

避免轮回只能依靠民主制度,推动一个民族在不断扬弃中波浪式前进,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反观任何家天下、集团天下制度,说到底只为谋一家之私、只为谋集团之私,家族、集团利益公然凌驾于公众利益和国家法度之上。如此,便只配在一圈又一圈的轮回中原地踏步,成为外族嘲弄、欺凌的对象。惜哉,痛哉

笔者说的当然是历史上被外族蹂躏的王朝,始自犬戎灭西周,终于西洋欺辱满清。

华夏传统文臣武士,受儒家入世思想熏陶占绝对主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最高追求。即使出身卑微的布衣寒士如笔者之流,在壮岁旌旗拥万夫的壮年时代,也是满腔家国梦的呵。奈何不懂屈节、不合时宜、不入流,终被大浪淘沙……

无花无酒锄作田吧。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当鲜衣怒马的少年,被岁月蹉跎成了满脸胡须的大叔后,开始醉心于陶潜的归园田居、嵇康的四言诗、唐寅的桃花庵,开始喜欢起南怀瑾老先生的这副名联……抛却了打小习学的格致修齐,又不习来自异邦的释道,自然而然转向了老庄道学。

入世有为的梦想已经烟消云散,复谈老庄的为政之道颇觉乏味,幸而老庄之菁华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功夫。功利之余,一杯清茶一本古卷,寄心其中不亦乐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在什么时候需要大力倡导?
《道德经》第18章 大忠大义 原文和翻译
赵妙果连载:道是宇宙发展进化的一种规则
道德经第18章翻译
道德经 第十八章
《道德经》四有章第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